seraph088
没有一个好的作文啊! 
论流行与永恒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流行,也不会存在绝对的永恒。 ——题记 这个世界上遍布了数不尽的文学作品,我们也在不同的时代阅读着不一的文字,因为对于读者,没有永恒不厌的文章,但是,对于作者,却总有挥之不去的永恒的情感。 我们时常穿梭于书店,购买或阅读着各种书籍,但是,作为读者最关注的还是最新出炉的新作品,最流行的文学类别。或许是一年,一个月,或者只是一星期,某本书卖得相当火爆,须臾间化作风暴袭卷了每个角落,这是流行,当然只是对于我们而言,是我们对新事物的尝试与追捧,是具有时代性的,在不同的时刻我们可以随意地变换自己的看法。因为作为一名局外人,对于一篇别人的文章并不会寄予过多感情,不会长久地,或者说永恒地去品读,就如流水,会无止息得流淌,而不会因为喜欢某处而停滞不前,这是流行的趋势,不变的定理。 尽管对于读者只有流行的作品,但对于作者却存有永恒的文字。每一篇作品都有着它背后的故事,它的每一个字都是作者用情感堆积起来的,即使它饱受读者的争议,却仍会对里面的文字有不一样的感觉,说不清,也道不明,是一种扑朔迷离的影象,这是永恒,当然,也仅仅局限于作者自己,即便是知己也不能体会这种感受。这样的感情是最真实的,就如游离于山间的自然之气,永恒地存在直至自然消失不见,它抽象却也具体,总之,对于作者,它是个活物,是过去的自己的影子,包含了作者的心,这或许就是永恒的美好与奇特吧。 的确,流行与永恒有着太多的差别,但并不存在绝对的分界,它们都是相对而言的,就是说,对于同一事物,流行与永恒是可以同时存在的,且并不矛盾。因为我们是不同的人,所以对于同一件事,感情是不一的,这也决定了流行与永恒在我们心中的取决。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流行,也不存在绝对的永恒,改变了角度或态度,事物的性质也常随之变动。就拿余秋雨先生来说吧,他是个公众人物,当然也是一个饱受争议的作家。当他的新书出版,无数的读者也开始了对他的议论,有褒有贬,于是,他的作品流行起来,传阅在不同的人手中,而时间久了,呼声与争议也越来越小,直至,这一流行的秋雨热散去。但是,余秋雨写这东西仅仅是给读者看看,或者赚些稿费的吗?不然吧,想必是他心中的真实情感的涌动与迸发,即便是遭受指责,也会继续书写,不会搁浅。对于自己的文字,他的感受是永恒的,难以被外物影响或改变。这是流行与永恒的交融,也是一个例证。 有关流行与永恒的关系是很复杂的,交错相通,不只是局限在文学作品,而是充盈在生活的各个角落与细节,人哪,就是这样,站的地方不一样,感觉也就不一样了,总之,我想告诉大家的是,这个世界上还不会存在绝对的流行,亦或绝对的永恒,不要把事物分得那么清楚,仅此而已
被冻醒的滋味真难受(苦)第一天,因为冷空气来临,夜晚,我们睡在硬硬的木床上,因为垫被很薄,我异常的寒冷,整个晚上,我双脚冰冷,怎么也捂不热,深夜,我被冻醒后,我悄悄地爬进我的同床候皓深的被窝里,抱住他,正当我感觉暖和一些时,他可能被我冰冷的身体冻醒,赶紧身子一滚,躲走了。唉!这位仁兄真不够朋友!我无可奈何地咬紧牙关钻进我那又冷又硬的被窝。心里可真叫苦啊!快乐的挖山芋(酸)第二天,我们实践活动是挖山芋,我们手拿小铁铲排着队,浩浩荡荡来到山脚下的菜地里,我被乱七八糟的山芋藤绕得眼花缭乱,看着旁边得伙伴忙得热火朝天,我也赶快开辟了一块芋地,开始“动工”,我一眼就看到一块露出地面一点儿的“千年大山芋”,我想着它那大大的模样,心中一阵激动,拼命地刨啊刨啊!也许芋皮被泥土包裹得太紧,也许我太怕伤害到山芋,也许是我手劲儿太小……那“千年大山芋”就是不露面。我改变了战术,狠狠地将铲子插入泥土深处,并旋转铲子,泥土被挖走了,但是“千年大山芋”仍旧在泥土里睡觉,我急红了眼抛开铲子用手去抓山芋藤,我猛得一提,“啪”的一声藤断了,挖掘工作更加艰难,这时,“大力士”丁恩来了,我像看到了救星一样央求他帮帮我,只见他抓紧仅剩的那点山芋头,像开车人挂挡一样左右摇晃了几下,再使劲一拽,“千年大山芋”总算被拽出来了,我走近一瞧:傻眼了,“千年大山芋”变成了“半年小山芋”。我摇了摇头,叹息了一声“唉!”心里那个酸呀!老师帮忙整床铺(甜)晚上,我们都关灯准备睡觉了,这时门口有个身影子在晃动,像是姚老师,我心里想,连忙追问了一句:“是谁呀?”“是姚老师哎!”好亲切的声音,我一个鲤鱼打挺,迅速坐起,其他同学也都坐了起来,姚老师问:“被子都整理好了吗?”突然,她发现了张星宇的被子嗔怪了一声:“这被子怎么搞的,像麻花一样?!”这时同学们都叽叽喳喳地说张星宇一早就抱怨盖被子就像盖被套。姚老师耐心的帮他重新整理,又挨个床铺检查,查到我的床铺,一边抖动被子一边说:“哎哟,你的好像也不对唉。”我连忙委曲地说:“是啊,昨晚,我被冻醒2次!”姚老师二话没说,立刻把我的被子重新整理的舒适又温暖。我一头钻进被窝,这一夜,我睡得很甜。这次实践活动,苦是那么的难受,酸是那么的值得回味,甜是那么的令人感动。正是有了这么多的苦、酸、甜,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才更加多姿多彩
社区老人服务之感想 我们两个人都很远,奶奶的子女和孙辈周末都会到她家,他们不需要周末两个小时的陪护,可能我们陪他们聊聊天,多少可以解解闷,可能这只是我们一方面的想法 奶奶和老伴的身体都不是很好,而且年纪很大了,当儿女上班不在身边的时候,能够买药,到医院排队挂号,才是他们急切需要的而这些我们做不到这些需要社区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而非我们所能及 目前有个想法,如果还是每次这样过去,只能变成例行公事老人身体不是很好,可否有医学组的义工和我们一起过去,定期为老人检查身体,有个毛病的,给予一定的药物和居家养护指导 虽然其他组的情况不是很了解,但是我觉得这个项目的落实,光靠我们义工的力量是不够的,其实社区才是主角现在社区的规模突然增大,但社区服务却没有跟上特别是空巢老人的问题虽然苏州有些社区做的很好,但是照顾的面毕竟有限所以有必要和社区沟通,形成社区内的互助 老龄化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或者已经遇到让老人颐养天年,是每个子女的责任,同时也是社会责任 我们组会一直坚持下去,但是我们希望能够给老人做更多实际的事情目前有这样的困境,拿出来和大家讨论希望能够更好的把这个项目进行下去 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带给我们的是欣喜,是得到成果的喜悦在实践活动中我们感受到自己的微薄,体会到整个社会强大的凝聚力一方面,我们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在实践中成长,在实践中学习,充实了自我,增强了口头表述能力,与人交流,真正地走出课堂去义务地帮助别人,让别人享受自己的成果,使自己陶醉在喜悦之中,有时会很累,但更多的感觉是我在成长,我在有意义地成长,在这之后,我明显地发现自己变开朗了,虽然我自己的力量不足以改变一些东西,但如果再多一些人 呢,整个社会共同努力,这才是动力之根本,动力之源泉,使国家繁荣富强的途径,提高国民素质的实践活动另一方面,我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没有经验,没有与人交流的口才,有些东西以前没有尝试过,难免会出差错,如果我还一成不变的话,以后很有可能没有立足之地,现在的社会不仅要有知识,还要拥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以及一些应辨能力,光靠在学校汲取知识,远远不够,从现在开始,就要培养自己的能力 走向社会,走上了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到社会的大课堂上去见识世面、施展才华、增长才干、磨练意志,在实践中检验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