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之路
应该主要研究的就是下面这些了。l 旧石器时代的分期一、旧石器时代早期1、时间:人类诞生——距今20万年前2、重要技术发明:①打制石器;②用火。二、旧石器时代中期1、时间:距今20万年-4万年之间;人类史-旧石器时代中期;早期智人;地质时代-中更新世晚期到晚更新世早期2、典型器物:刮削器、尖状器、凹缺器3、艺术品萌芽三、旧石器时代晚期1、时间:距今4万-1万年之间;晚期智人2、工具:石核、石片3、特点:非生产性的工艺装饰品、彩色岩画、壁画、时刻图案。4、活动:墓葬、宗教活动、多人墓葬l 旧石器时代古人类的类型(一)能人:距今260万年-150万年前,生活在非洲的古人类,是最早制造使用工具的人类,演化成为直立人。(二)直立人(旧称猿人)1、时间:距今180/200万年-20万年生活在非洲、欧洲和亚洲的古人类。一般认为直立人起源于非洲,然后向亚洲和欧洲扩散。直立人能够使用工具、用火、甚至狩猎。2、地质时代:属于中更新世,相当于考古学的旧石器时代初期。3、发现:1929年,北京周口店遗址发现相似的猿人化石,被确认为“从猿到人”进化序列的中间环节。国际人类学界一致同意把各地发现的猿人化石定名为“直立人”。4、特征:①直立人已具备了人的特征,直立行走,并能制造和使用工具。②头骨扁平、骨壁厚、眶上脊粗壮、鼻骨宽阔;和能人相比,脑容量明显增大,800-1200毫升的脑量;牙齿比南方古猿小,比智人大。面部扁平,平均身高达到1米6。③长期生活在洞穴中,是最早会使用火的人。④以打制的砾石石器为主要工具,以狩猎、采集为主要的生活方式。(三)早期智人(又称为“古人”)1、时间:通常指距今20万-5万年前生活在中更新世晚期的形态上介于直立人和晚期智人之间的人类。相当于旧石器时代中期。2、体质特征:体质形态比直立人进步,脑容量较大,平均为1400毫升,但前脑部分较小,后脑发达,沟回比现代人简单,仍保留了一些较原始的性状,眉脊发达,前额倾斜,枕部突出,鼻部宽阔,颌部前突。3、典型代表:中国的广东马坝人、湖北长阳人、陕西大荔人、山西丁村人、山西许家窑人。(四)晚期智人(又称“新人”)1、时间:一般指生活在距今5万年-1万年的更新世晚期人类,相当于旧石器时代晚期。主要解剖学特性与现代人类接近。2、特征:①体质特征:和早期智人相比,体质形态更接近今人。眉脊减弱,颅骨增大;前部牙齿和面部减小。身体较高,脑容量大,已经分化并形成不同人种,出现明显的人种差异和地区性差异。3、典型代表:中国柳江人、山顶洞人。②技术方面:发生细石器革命。③文化方面:出现雕刻和绘画艺术以及装饰品。3、中国晚期智人具有明显的蒙古人种特质:①上颌骨颧突,②矢状骨,③印加骨,④下颌骨圆枕明显,⑤铲形门齿显著(五)金牛山人1984年发现于辽宁营口金牛山,距今约28万年。属于晚期直立人和早期智人的“过渡类型”。化石为一个头骨、五个脊椎化石骨、二根肋骨以及其他部位的骨头,全部属于一个成年女性个体,年龄为30-40岁,脑量为1390毫升。金牛山发现的这批化石资料之完整,在我国尚属首次。使用的石器有刮削器和尖状器。除石器、骨器外,金牛山文化遗存中较重要的是发现大量烧土、烧骨和灰烬层等用火遗迹,说明当时的人类不仅会用火而且懂得控制火。l 中国旧石器时代文化一、直立人与早期文化(一)北京人及其文化(旧石器时代早期考古学文化)1、时间:距今75万年-25万年2、发现:北京直立人遗址,位于房山周口店镇的龙骨山,是一个很大的洞穴遗址。1921年安特生在龙骨山发现石英碎块和动物化石。1927年,发现一颗人牙化石,将人种命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或中国北京猿人,后更名为北京直立人,简称北京人。到1937年,陆续发现了5颗较为完整的头骨及大量文化遗物。1949年后,发掘工作回复,经过几次大型的发掘,丰富的人类化石、石制品和用火遗迹,使得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称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之一。北京人的发现,是20世纪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最重要的事件之一。3、体质特征:共发现属于40多个个体的直立人化石200余件,体质特征如下,(1)头骨化石表现出许多原始性状:①脑量小②头骨壁较厚,平均厚度约为现代人的2倍③眉脊粗壮④下颌骨特别发达;(2)牙齿比现代人的大,门齿呈铲形;(3)肢体的大小、形状、肌肉附着点都与现代人相似;(4)整体来看,北京人骨骼的各部分发展是不平衡的。4、文化遗存:石制品、骨角器、用火遗迹。共发现石制品10万件以上,工具7万多件。5、打制石片的方法:砸击法,锤击法,碰砧法6、工具:刮削器(最多)、尖状器(精致)、砍砸器。7、掌握人工用火:木炭、烧骨、灰烬层的发现,被认为是人类控制用火的证据。(二)蓝田人及其文化(旧石器时代早期考古学文化)1、时间:距今115万年-110万年(公王岭);距今65万年(陈家窝)。2、发现:1964年,陕西蓝田县公王岭发现了直立人头盖骨化石,后来在陈家窝下颌骨化石,二者合称为“蓝田人”,是目前华北与西北地区时代最早的古人类化石。3、石器:共发现200多件4、石器类型:三棱大尖状器,刮削器,砍砸器,石球,有用火遗迹。(三)元谋人及其文化(旧石器时代早期考古学文化)1、时间:距今170万年2、发现:1965年夏天,云南元谋县两颗早期人类上门齿,属于成年个体,呈现出明显的原始特征。铲形上门齿,具有蒙古人种的特征。3、石器:出土3件石英质刮削器——石核、石片、尖状器。4、发现大量炭屑、哺乳动物化石,部分骨化石有人工痕迹。5、是中国境内最早发现的直立人(四)西侯度文化(旧石器时代早期考古学文化)1、时间:距今180万年2、发现:1960年山西省芮城县西侯度村附近,1961-1962年进行2次初步发掘。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旧石器时代遗存之一。3、石制品:32件,类型:石片、石核、刮削器、砍砸器、1件三棱大尖状器。发现共生哺乳动物化石,属于早更新世动物群。(五)郧(yún)县人(六)巫山人二、早期智人和中期文化(一)丁村人及其文化(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1、时间:2、发现:1953年,山西省襄汾县丁村遗址3、出土:3枚人牙化石,铲形门齿4、体质特征显示,丁村人比北京人进步,属于早期智人,是介于北京人与现代黄种人之间的一个过渡类型。5、石制品:石片和石核数量最多。采用碰砧法,摔击法,锤击法生产。6、石器类型:砍砸器、三棱大尖状器(最具特色,又名“丁村尖状器”),小尖状器,刮削器,石球。 
未发现文物在建设中的补救(目前各地建设部门与考古部门缺少沟通)城市化建设日益扩大,在开发建设中,施工单位缺乏考古常识,因此,有很多未发现遗迹极可能被永久破坏。如何补救成为焦点。供参考。
个人觉得没什么必要,当工具用,没人会把报告当故事书看。
首先我觉得不妨说出是国外哪位考古学家说此番话。其次考古报告因其学术性而显得严谨,并有着独特的术语体系,因此也有别于大众读物。我没有读过国外的考古报告,并且很有兴趣看看国外的考古报告是如何不无聊的
第3个题目可以考虑。原因如下: 1、先否定2、3两个。唐代帝陵已有很多研究,你再搞初步就是画蛇添足;非中原是什么概念?这么大的范围怕是搞不了吧。除非是一个遗址的,或者说是个别的几个或一组青铜器。 2、再说第1个,已有的夏商遗存怕是发掘报告和调查报告都发了,你若做个综合性的研究,难以写出新意,也是初写文章的大忌。 3、做第3个题目因为地域限制可以有所突破,但同时要掌握整个陶瓷发展的历史和占有已有的发掘资料,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已有研究成果作出自己的推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