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45

中国凌霄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继承传统工艺的议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xiaoyue0453

已采纳
吹糖人“叮叮、铛铛、铛铛、叮叮……”我们来到河坊街啦!一进去就看见眼花缭乱的商店和各式各样的小摊,干什么的都有,街上行人川流不息,一个个都喜洋洋的。街上有的人挺着大肚子,正悠闲地散步;有的人在疯狂地跑着,头发都被他甩到了后面;还有的人真是土豪,左右手都在试戴着闪闪发亮的金银珠宝,正准备把它们全都买下来呢!当然不止这些,再走进里面看一看,就更多了!给人画面的、大声吆喝的,边玩边卖玩具的、吹糖人的……到底有多少人呢,真是多得数也数不清。街道两旁、中间,各个店面、小摊子五颜六色,商品琳琅满目。佟小曼、泰芒之星、绿豆酥、定胜糕……居然还有哈尔滨的马迭尔冰棍;张小泉、胡庆余堂、江南铜屋;抖空竹、画糖画、吹糖人……,杭州年味儿全都集中在这条街上了。我一路逛,一路吃,真是吃得合不拢嘴、玩得不亦乐乎。我最喜欢的就是吹糖人了,这次我还自己吹了一个呢。吹糖人铺子前挤满了小朋友们,大家都很喜欢,一个个跃跃欲试。只见吹糖人师傅非常熟练地从锅里挑出一团粉色麦芽糖,揉搓几下一拉,就变成长长的一条,他凑到嘴边用力一吹,咦,里面难道是空的?!啊!糖肚子鼓起来了!他边吹边捏,一个鸡的雏形出来了,师傅再挑了一小团红色麦芽糖,一揉一搓,再用剪刀一剪,啊,原来是一个大红鸡冠!师傅拿糖一粘、小棒一插,一个神气的大公鸡做好了!真神奇啊!小朋友来试试了,排在最前面的小妹妹鼓起腮帮子向糖人的孔里使劲吹气,可糖人鼓了一点之后再也没鼓起来,反而还慢慢地瘪了下去,那小妹妹赶紧从众多的人群里拉出了她姐姐,叫她帮自己吹,姐姐一吹,糖人就渐渐地鼓了起来,小妹妹哇哇直叫,高兴地跳了起来。终于轮到我了,我迫不及待地往里吹,哇!葫芦变大了!我高兴得不得了,一使劲小葫芦飞快地胖起来,最后大得和我的手掌一样大了。我拿起小葫芦,在杆子上添上一点咖啡色的糖霜,在葫芦的底部快速插进去,一只可爱又漂亮的小葫芦就做好了。我带着它在街上走,心里别提多美了,比吃了糖人还要甜一百倍呢。吹糖人太好玩了!我们的中国年真有意思呀!

继承传统工艺的议论文

117 评论(9)

laneige

中国传统手工艺——风车今天,是星期四,我们要去劳技中心了。同学们早早来到教室,热烈的,猜疑的,讨论着,今天我们会做些什么东西?过了一会儿,老师叫我们排队下楼。我们出发了!走在路上,行人用疑惑的目光看着我们,好像在想:这些小学生们要去哪?去哪干什么?而天上的小鸟,好像回应他们一样,叽叽喳喳的叫着,告诉他们我们要去劳技中心了。我们到了劳技中心,进行分班。我们的第一节课是电锯木艺,这个我们已经做过了,但是上次我们做的是笔筒,而这次老师给我们加大难度,这次我们要做的是拼插餐桌,老师没有讲些什么,就让我们做了。我先把示意图画出来,给老师看了以后,我就开锯了。我先锯出桌面,再举出桌腿,拼插一下,粘一下,就做出来了。中午,我们吃过午饭后,看了一会儿电视,就要上第二节课了。第二节课的教室在二楼,从外面看,他与别的教室没什么区别,但是当你走进去以后,一阵浓浓的中国风,就会向你吹来。用相框装着的皮影,被挂在墙上,它们神采各异,穿着不同,身份不同,但是每个皮影都有惹人喜爱的地方。教室后面摆着陶制的老虎,猴子……各式各样,让人眼花缭乱。教室最前端,紧挨着黑板两侧,摆放着两个天安门的缩小版泥塑。还有那桌桌椅椅全部是用木头做的,桌子上,椅子上,那些深深浅浅的纹路,雕刻的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一段段辉煌的历史。接着老师告诉我们,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做风车。说道风车,小时候我可是最喜欢玩风车的,但是我从来就没做过。老师先发给我们一个完整的风车轮,一打纸,一个圆环。老师想让我们自己做一个风车轮,老师提醒我们,注意风车轮的方向,两个风车轮方向不一样,风车就转不起来。我本来就不适合观察细致的东西,这可把我难坏了。我的双眼不停的在两个风车轮上来回的看,直到把眼睛看晕了,我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老师看见了,就过来帮我做。只见,老师也在两个风车轮上来回看,原来老师也要认真的去看,才能做出来。老师帮我做好了第一个,剩下的只能我自己做。10分钟过去了,我终于把所有的风车轮都贴好了。老师又发给我们一个竹棍做的风车杆,让我们先把老师刚刚发的两个小纸片上贴满双面胶,再把牙签贴上去。让后把这个东东插到风车杆上。然后再按上小鼓,最后把风车轮插上去。风车就做好了,只要风轻轻一吹,小鼓就会发出愉快的响声。 看着欢歌的风车,我开心的笑了,小时候玩风车时的快乐全都回来了。以前在商店里卖的,可能比我做的精美别致,但是它带给我的快乐远不及这个简陋的风车。因为,这个风车是我自己做的,我在做风车时遇到的困难,全部都变成这个风车的风彩。这个风车让我明白了,有时候,别人做的再好,也不及你自己做的不好的,因为,是自己用酸甜苦辣汇聚而成德风车还在欢歌笑语,而我则在思念小时候的快乐时光,和风车带给我的启示。
328 评论(14)

lcc6823

手艺人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手艺与文化正走的无声无息,“手艺人”这一称呼也离我们愈来愈远。 曾经也问过妹妹,我问她是否知道爆米花时这么做的,她居然告诉我是用豆子敲裂了炸的,真是让我哭笑不得。我费尽口舌的向她展示我童年看到的爆米花的做法,而她却无法理解。 或许是深秋,或许已入冬,我在阳台上写作业。已是旁晚时分了,忽听得“嘭”的一声,抬头,顺声而望,只见夕阳已落,晚霞已红,在楼下一棵正落叶的树边是一位爆爆米花的老人。现如今想想,那是何等的意境!便丢下笔,兴冲冲的去找妈妈,妈妈便找来了个袋子,装上几把大米,我在一旁却嫌不够。人们三五成群的围在老人的小摊子边上,每一次响声过后,那还算恬静的树下便有了各种声响:小孩子的欢笑声,塑料袋的声音,妇女付钱砍价的声音。一会儿又静下来,那样的乐此不疲,繁中生乐。 好不容易轮到我了,我在一旁小心地看着,在我看来,把硬邦邦磕牙的米粒变成又香又脆的爆米花实在是件奇事!那老人把米倒进炉子里,又从旁边黑乎乎的盒子中挖了勺白糖,我多希望他能多放点,他便一次又一次的摇动手柄,炉下的煤炭烧得通红,我喜欢站的近些,那老人便会和我说话,有的没的我们聊着。一会儿,他便会高声一呼:“要爆喽——”我便捂着耳朵跑向妈妈,“嘭——”如一声闷雷,在我看来,这比一样烟花还要精彩。 米粒与白糖的结合成了我童年的滋味,空气也变得如此香甜,我喜欢用手把爆米花刨出来,满满两大袋,如同堆沙子般有趣。付完钱,妈妈一手拎一袋,袋口冒着热气,我总伸手去抓一把,先是一粒一粒的吃,一把一把的吃,最后将整个嘴巴塞了个满,满足与喜悦充溢着整个口腔。若换成什么稀罕物,像是巧克力,一次只有那样的一小块,哪能带来如此的满足感。 回家后,解了袋子,索性将整个脸埋进爆米花里,乱嚼几口,还带着些温热,鼻间香气正浓,妈妈见了便呵斥一声:“干什么呢!”我一抬头,嘴上,鼻尖上,睫毛上如点点白雪,妈妈便会笑个不停。 现在回忆起这些童年乐事,手中执笔依旧,楼下越是另一番风景,怎叫人不心生伤痛。
299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