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zhu
一篇SCI发表在影响因子为1的期刊和发表在影响因子为5的期刊对于每个科研工作者而言都是差距甚大的。想要你的文章能在高分值的期刊上顺利见刊,那么我们在写作上自然少不了一些技巧。1、内容精简 很多时候大家对结果的陈述过于繁琐,有凑字数之嫌。多数期刊要求投稿者如图表能表达的意思,则不需要在文中进行赘述,图文结合是最佳表达方式。大家要善于积累相关素材,使你的文章语言更加professional。 2、准确表述 节标题的拼写一定要准确,另外小节,不建议用一个单词,而建议用一个短语或句子。经常看见的错误就是Conclusions,Acknowledgments不带s。这两个标题估计99%的人都要用到,而且孤零零就那么一个词,字号比一般的字还要大那么几倍,写错了话还真是着实扎眼。如实验结果一段,如western blot,有人在小标题就western blot,让人不知道什么意思,这不是方法学一段。在结果中应该是XXX expression by western blot。 3、切忌超长段落 一般一个段落以3到5个句子为宜,千万不要追求一气呵成的感觉而堆在一起,那种动辄一页纸的大段落任谁看了都眼晕。如果要表达的内容确实多,可以适当的使用enumerate和itemize,可以让文章看起来简洁清爽。 4、思路清晰的摘要 Abstract里不要充斥大量数字。我们知道,人对数字是最不敏感的。Abstract需要的是清晰的逻辑思路,引着编辑思路。切记,做实验的一些朋友有时候可能非常得意自己测出的某些最新数据,于是乎恨不得都塞到Abstract中以示强调,殊不知在审稿人眼中这些仅仅是一串串毫无意义的阿拉伯数字而已。在摘要的写作中,我们还应该注意: (1)摘要中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切忌把应在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一般也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评论(尤其是自我评价)。 (2)结构严谨,表达简明,语义确切。摘要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要按逻辑顺序来安排。句子之间要上下连贯,互相呼应。摘要慎用长句,句型应力求简单。每句话要表意明白,无空泛、笼统、含混之词,但摘要毕竟是一篇完整的短文,电报式的写法亦不足取。摘要不分段。 (3)用第三人称。建议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了……调查”等记述方法标明一次文献的性质和文献主题,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 (4)要使用规范化的名词术语,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新术语或尚无合适汉文术语的,可用原文或译出后加括号注明原文。 (5)除了实在无法变通以外,一般不用数学公式和化学结构式,不出现插图、表格。 (6)不用引文,除非该文献证实或否定了他人已出版的著作。 (7)缩略语、略称、代号,除了相邻专业的读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现时必须加以说明。科技论文写作时应注意的其他事项,如采用法定计量单位、正确使用语言文字和标点符号等,也同样适用于摘要的编写。目前摘要编写中的主要问题有:要素不全,或缺目的,或缺方法;出现引文,无独立性与自明性;繁简失当。 5、讨论深度 将与本研究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加工,找出其需要改善或者与本文相衔接的部分,进行讨论。而不是自己去针对结果内容造句子。将别的研究进行加工后,你会发现会有不少适合的讨论点值得去写,这就是一篇文章的新意所在。鉴于此,建议大家一定平时要多积累相关的文献。不读文献是很难写出SCI论文的。 
研究方向、论文大纲、文献综述以及选题分析,这几个都是十分重要的,关于选题分析你可以看看笔杆网的选题分析功能以及在线写作功能,希望可以带给你帮助。
根据学术堂了解,结论是SCI论文的组成部分之一,需要对研究结果有进一步的认识。有些作者对结论写作认识不清,不是把结论写出结果,就是把结论写成摘要、引言。在写SCI结论的时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写作内容 结论的内容应着重反映研究结果的理论价值、实用价值及其适用范围,并可提出建议或展望。也可指出有待进一步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和今后研究的设想。因此,在结论中一般应阐述; (1)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及所揭示的原理和规律(理论价值)。 (2)在实际应用上的意义和作用(实用价值)。 (3)与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有哪些异同,作了哪些修正、补充和发展。 (4)本研究的遗留问题及建议和展望。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结论写作都要具备上述内容。作者可根据研究结果的具体情况而定但这点应是必不可少的。 二、注意事项 在对结论的内容进行阐述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不能模棱两可,含糊其词 用语应斩钉截铁,数据准确可靠,不用“大概”“也许”“可能是”这类词语,以免有似是而非的感觉,怀疑论文的真正价值。 不能用抽象和笼统语言 一般不单用量符号,靠谱SCI论文润色,而宜用量名称,比如,不说“T与p呈正比关系”而说“××温度与××压力呈正比关系”。 结论不能写成对文中各段小结的简单重复 如果得出的结果的要点在正文没有明确给出,可在结论部分以最简洁易懂的文字写出。 不要轻率否定或批评别人的结论,也不必自我评价 如用“本研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本研究结果属国内首创”“本研究结果填补了国内空白”等语句来作自我评价。成果到底属何种水平,读者自会评说,不必由论文作者把它写在结论里。 不要出现“通过上述分析,得出如下结论”这样的行文 总的来说,作者在写结论时,要记得把握好写作内容和注意事项。另外,在写作格式上,要严格按照内容要求分层来写并给以编号,如(1)(2)(3)等,每条成一段。如果结论段内容较少,可以整个为一段,用几句话说明 三、检查修改 由于SCI对论文质量要求很高,所以在投稿前对论文进行检查修改是必不可少的。不少作者对论文的检查停留在看语病错字上,其实,论文检查修改远不止这些。一般来说,作者检查修改论文可以从文章结构、文章数据、文章材料和文章语病出发。 文章结构 我们要调整文章的结构,结构的条理要清楚,但是要尊重文章的原有结构,否则可能越改越乱。结构的修改我们要从三个方面去考虑。 (1)层次是否清楚,思路是否通畅。考虑SCI论文修改时,通常可以先从主副标题之间的关系来看论文的思路和层次。如果论文没设副标题,则就需要从内容去判断。如论文在内容上是否符合“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联系;全文的布局、层次和段落的安排是否合乎条理;层次的脉络是否分明、顺畅;各段的分论点是否明确、协调;对杂乱无章的阐述要疏理通顺;删去重复和矛盾的地方,补上缺少的部分,达到全文意思上连贯通畅。 (2)完整的结构。每一篇论文都会有一个完整的结构。一篇论文要有绪论、本论、结论三大部分,协调一致,既要有引人入胜的开头,有材料有分析的论证,有鲜明有力的结尾,同时还要审视各个部分的主次、详略得当。 (3)严密的结构。一篇论文分为论点与论据,大论点与小论点之间有严密的逻辑性。如果论文结构松散,要加以紧缩,删去那些多余的材料,删去添枝加叶、离题太远或无关紧要的句段。为使结构严谨和谐,对全文各部分的过渡和照应、结构的衔接、语气的连贯等方面,也要认真地考虑和修改。 文章数据 我们要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对那些表述模糊的数据和案例要进行适当的删减,如果数据不充分的话,需要寻找相关的数据进行补充。对于SCI论文而言,在论文数据中实验数据更是一个重要的内容,那么对实验数据应该如何处理呢? (1)做实验前,尤其是新实验(哪怕是实验室其他人已经做了N遍的实验)先尽可能的写清楚实验步骤(protocol),这个protocol最好用英文写,并且做成电子版,存在自己的电脑中,打印一份贴在自己的笔记本中,以后再用该protocol, 只需写明:参见xx页(referPxx。这样到时候写论文时,就很方便了)。 (2)新的实验结果一旦得到,要将数据尽快整理成图表,用Powerpoint做成PPT格式,质量和格式就和准备发表一样,哪怕是隐性结果,并且将实验的相关信息和参数尽量详细列出,这样以后无论是开会做presentation还是撰写论文都会方便很多。 (3)如果是阴性结果,和预测的不同,分析问题的可能原因,有无别的替代方法?是否要修改原来实验方案乃至整个实验设计。 (4)同样重要的是,在实验过程中,要经常(我一般一周至少一次)查Pubmed(生物医学最著名的、最重要的摘要数据库), 看相关领域是否有新的论文发表,如果相同思路的结果已经发表,就要及时调整实验方向。 文章材料 我们要对论文的材料进行再次的整合与修改。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对引用的材料进行整合,使其能够简练准确地支持论文的观点。 对不能支持文章的观点要大刀阔斧的进行删除,博士毕业SCI论文润色,否则就会造成论文的冗长。对于证据不足的文章,要重新去寻找充分的证明材料。对于引用的数据和名言之类的一定要保证其真实性。 文章语病 写好SCI论文后,接下来就是论文投稿了。那么在投稿时,职称SCI论文润色,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1)应注意查询拟投稿期刊的最新要求,以便在稿件的准备中尽早开始遵循期刊的习惯和格式。 (2)投稿时应严格遵循期刊的相关要求,按规定的程序填写或添加投稿信息,如投稿信、摘要、文件类型、辅助信息、图件、建议的审稿人等,以满足期刊的要求。 (3)Email地址必须准确,有些期刊要求主要作者和通信作者有相互独立的用户名和密码,并且主要是与通信作者进行投稿及投稿后的联系,这也是在投稿时需要注意的。 (4)除了Email和FTP投稿形式需要一次性投稿外,通过网页的投稿可以采取暂时保存的形式分多次完成投稿任务,在最终递交稿件前,投稿系统需要作者确认所有项目均已完成并且允许作者修改。通常情况下投稿完成以后就不允许作者对已投的稿件进行修改,除非编辑和出版商要求作者作某些修改。 (5)投稿成功以后,作者通常会收到一份来自编辑或系统的确认函,SCI论文润色,作者可根据确认函提供的稿件编号跟踪稿件状态及进行投稿后的联系(如要求加快稿件处理速度),可通过投稿系统规定的渠道或Email与编辑联络。 (6)当稿件需要修改时,编辑会通过邮件通知作者需要修改的细节,作者应该通过指定的方式递交修改稿(投稿系统,Email或FTP)。
首先,有好的研究结果,其次,有好的英语论文写作功底,再次有好的眼力选对期刊,最后,有好的的运气,祝你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