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7

  • 浏览数

    337

fudushan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科举与唐诗论文选题意义

7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lovejulice

已采纳
推荐你一篇学术论文,维普的

科举与唐诗论文选题意义

322 评论(14)

wjp-xmc

科举制、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士子应举,原则上允许‘投牒自进’,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这一点是科举制最主要的特点,也是与察举制最根本的区别。
260 评论(9)

小呀小提莫

唐代科举取士制度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与其说是一项考察制度,倒不如说是一种遴选文化。这项考察制度,或者称为这种遴选文化,不仅给予莘莘寒门庶族士子们鲤鱼跃龙门、出世入仕的机会,而且作为一种符号标志表征着那个时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因此,不得不承认,唐代科举取士制度与唐人诗赋创作可谓是息息相关。  _html
191 评论(14)

dreamdaysibs

因为诗赋文章的考试难度要大于经义的考试难度,当时就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所以进士科逐渐发展成为唐朝科举制中最重要的科目。唐高宗之后的很多宰相都是进士科出身,比如张柬之、宋璟等等。正是因为进士科的考试难度大,考中之后的前途待遇要比其他科目好很多,所以唐朝的读书人自然是“千军万马走独木桥”也要考上进士。由于进士科的考试内容是诗赋,所以唐朝人读书时自然将主要精力放在学习写诗上。由于读书人都花力气学习写诗,在庞大的人数基础上,大诗人出现的数量自然也就多了,因此唐朝才变成中国古代诗歌的巅峰时代。而以后朝代的科举不再以诗歌为考试内容,这些朝代的诗歌也就很难达到唐朝的高度了。扩展资料:唐朝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巅峰时代,几乎每个中国人都能背上几句唐朝的诗歌,涌现出了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等等一大批伟大的诗人。而唐朝能够成为古诗的盛世,科举制产生了非常的影响。隋文帝虽然建立了雏形,但科举制的体系确立与完善都是唐朝完成的, 可以说科举制度正式形成于唐代而非隋朝。根据史书记载,包括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在内,唐初科举的科目约有五十多种。不过由于各种原因,大概到了唐高宗时期,唐朝科举的主要科目基本上就是进士和明经,其他科目逐渐都被废除了。其中进士的考试内容主要是时务策和诗赋文章,而明经的考试内容则主要是时务策和经义。
301 评论(14)

sdjsj2008

1、科举制度冲破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起到抑制门阀的作用;2、扩大了官吏来源,大批门第不高的庶族地主知识分子,通过科举考试参加了政权,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3、科举制度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4、科举取士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利,从地方豪门士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5、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利于唐诗的繁荣。
91 评论(14)

龙沛泽

科举考试靠是个创作,直接促使唐代士人创作诗歌。
196 评论(10)

中药新手

唐代科举取士制度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与其说是一项考察制度,倒不如说是一种遴选文化。这项考察制度,或者称为这种遴选文化,不仅给予莘莘寒门庶族士子们鲤鱼跃龙门、出世入仕的机会,而且作为一种符号标志表征着那个时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因此,不得不承认,唐代科举取士制度与唐人诗赋创作可谓是息息相关。总而言之,唐朝是我国诗赋创作最旺盛的时期,是我国诗赋创作大发展、大繁荣时期,诸多名篇佳作问世,综合考量,这些不朽篇章的传世,可以说与唐人读书习业与投文干谒,蟾宫折桂与名落孙山阶段的创作时间、空间、条件、心态、处境与背景等密不可分。科举取士制度对唐人诗赋创作具有潜在影响,我们通过诗赋创作之尺来考量唐代科举制度进而审度唐代文学与古代历史文化,我们借用唐代科举制度之鉴来反观诗赋创作来把握唐人文化氛围进而统观唐代社会与古代思想文明。
219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