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57

ZCorgi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关于生物信息学的论文题目大全初中

4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h95432893

已采纳
作者:孙允强——生物论文 原创论文,祝你愉快!  内容摘要:生物圈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我们应当去爱护它、珍惜它、保护它,然而却有一部分人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不惜去破坏它,致使整个生物圈受到严重的破坏… ,人类,是该考虑考虑这些问题了  论文题目:人类,是该考虑考虑这些问题了  在宇宙的深处,有一个美丽的星球,他就是我们千千万万生命赖以生存与栖息的地球。这里森林茂密,绿草丛生;这里鸟语花香,春意盎然;这里生气勃勃,百花争艳;这里欣欣向荣,呈现浓浓绿韵。各种各样的生物安详而又快乐的生活着。每天的每天,小鸟在枝头低吟浅唱;鱼儿在水中竞相嬉戏;花儿在天空下会心微笑…各种各样的生物与环境共同合奏起生活的交响乐,美妙的音符充实着美丽的地球家园。然而,进化最高等的人类,作为地球的主宰者,却时不时地演奏出不和谐的音符,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以上我所描述的那幅美妙的蓝图,都将成为人类心中的一个梦,永远留藏在人们的心里…  人类是自私的,为了满足一时的经济利益,大量乱砍滥伐,使得整个森林生态系统呈现衰退的趋势,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从最初的5%一度降至55%,而世界森林平均覆盖率为27%,将近是我国的两倍!这个数字是惊人的。我国的有关专家曾经做过一项测算,测算的结果表明:如果我国的森林覆盖率按照现在的速度减少,那么在三百年内,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将低于11%!难道我们不应为此感到震惊吗?不仅仅是我国,现在世界各国的森林覆盖率也呈现出明显下降的趋势,据有关专家预测:如果人类不采取行动来保护森林,那么八百年后,世界森林平均覆盖率将低于10%!到那时,世界上的沙尘天气将频繁出现,台风、海啸等自然灾害将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不止这些,如果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那么生物圈的碳—氧平衡将受到严重破坏!人类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将显著上升。这还不足以引起我们的重视吗?  人类是贪婪的。我们所在的整个生物圈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动植物种类极其丰富。据科学家的不完全统计,世界上的生物种类大约在500万——1亿中之间,  这是多么庞大的一个数字啊!这么多的生物共同造就了欣欣向荣、生气勃勃的生物圈。而人类却不懂得珍惜这可爱美妙的生物圈。达尔文的进化论认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适者将会被大自然淘汰。生物在生存过程中存在着生存竞争,有的物种之所以在地球上消失,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由于人类的乱砍滥伐、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生物生存的环境,从而致使环境恶化,物种逐渐减少甚至灭绝…,人类为了所谓的“致富”而大量捕杀野生动物,致使一些野生动物的数量急剧下降,甚至濒临灭绝!例如白鳍豚,现在世界仅剩约200——300只了;还有朱鹮,当时被发现时仅剩7只,而现在也不过200多只;还有藏羚羊,在青海省的分布密度从最初的3—5只/平方千米降至2只/平方千米…,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不计其数的野生动物被作为“毛可穿、毛可用、肉可食、器官可入药”的开发利用对象而遭到灭顶之灾…这不值得我们去深思吗?  人类是无知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都富裕起来,私家车在人们面前已不足为奇,马路上随时可以看到来来往往的汽车,而这些汽车产生了大量的尾气,这些尾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等有毒物质,而这些有毒物质扩散到空气中,会严重污染空气的清新,所以致使近几年来空气污染特别严重,人类几乎已经受不了城市的“乌烟瘴气”了…;不仅仅是城市,乡村也存在着严重的环境问题:人类大量使用农药,从而给农作物与人类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人类的一系列活动带来了酸雨等大量自然灾害,使得整个生态系统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人类对于环境的不合理利用,不仅影响着生物的生存,而且已经达到威胁人类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地步…  生物圈,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生物圈II号”计划的失败告诉我们:迄今为止,生物圈只有一个,所以我们应该去爱护它、珍惜它、改善它。我认为人类应切实履行以下几点:   植树造林   节能减排   珍惜水资源   停止对于濒危生物的捕杀   禁止过度开垦耕地   对工业废水进行科学处理后,才可排放   减少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污染物的排放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控制人口数量,抑制人口迅猛增长的势头  …  在文章的最后,我还是那句话:生物圈,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我们应该去爱护它、珍惜它、并改善它,这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也是我们共同的义务,或许,我们现在并没有感觉到问题的严重,但在不久的将来,或许我们会来重新认真的考虑这些问题…

关于生物信息学的论文题目大全初中

238 评论(11)

小小鱼丸

转基因生物技术知识产权保护与有效利用对策研究一、当前我国转基因生物技术知识产权保护与有效利用面临的新形势 (一)推进转基因生物技术研究应用是实施科技兴农的重要战略举措转基因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被称为“人类历史上应用最为迅速的重大技术之一”。运用转基因技术培育高产、优质、多抗、高效的新品种,能降低农药肥料投入,对缓解资源约束、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产品品质、拓展农业功能等具有重要作用。自1996年转基因农作物大规模种植以来,全球转基因技术研究与产业应用快速发展。发达国家纷纷把发展转基因技术作为抢占未来科技制高点和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重点,发展中国家也积极跟进。随着生命科学、基因组学、信息学等学科的发展,转基因技术研究日新月异,研究手段、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基因克隆技术突飞猛进,一些新基因、新性状和新产品不断涌现,品种培育呈代际特征,目前全球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已从抗虫和抗除草剂等第一代产品,向改善营养品质和提高产量的第二代产品,以及工业、医药和生物反应器等第三代产品转变,多基因聚合的复合性状正成为转基因技术研究与应用的重点。同时,产业化应用规模迅速扩大。全球已有29个国家批准了24种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应用。以转基因大豆、棉花、玉米、油菜为代表的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由1996年的2550万亩发展到2010年的2亿亩,15年间增长了87倍。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解决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突破耕地、水等资源约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归根结底要靠科技创新和应用。推进转基因技术研究与应用,是着眼于未来国际竞争和产业分工的重大战略,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推进转基因生物技术研究与应用,是实施科教兴农、提升科技竞争力的重大发展战略。要认真实施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努力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加速转基因生物技术研究与应用,为我国农业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二)国际上转基因生物技术知识产权保护与有效利用面临的挑战首先,转基因生物技术的发展使人类可以创造出自然进化所不存在的生物新品种,因而对依托于传统物权发展起来的知识产权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转基因技术是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知识产权的新兴技术,它在权利保护的主体、客体和内容等方面均对传统的知识产权制度产生了重大影响。由于在实施过程中需要经过诸如基因组测序、基因片段截取等过程,因此对这些基因或基因片段的权利主体很难做出界定。转基因技术通过对不同种生物基因片断的剪切和链接,将微生物、植物、动物乃至人类的部分基因相互结合,从而造成了法律关系客体间分野的模糊。其次,某些发达国家利用WTO立法漏洞设置绿色壁垒对转基因生物产品进行限制,使转基因生物技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知识产权困境。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评价至今在国际上还没有定论,同时转基因生物技术带来了严重的法律理念冲突,因此转基因生物技术的实施引起了人们的普遍担心。基于这一现状,对转基因生物产品进行某种程度的限制成为绿色壁垒一个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第三,在转基因技术的开发上,发达国家拥有强大的生物技术与生物产业,但生物资源匮乏。而发展中国家则由于经济、技术较为落后,其生物品种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开发与保护,以《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为核心的全球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使全球知识产权制度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与统一,而《生物多样性公约》为核心的全球遗传资源保护体系刚刚起步,与《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相比缺乏执行力,全球形成了知识产权强保护、遗传资源弱保护的格局。发达国家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和科研实力,采取不合理手段大肆掠夺和控制发展中国家的遗传资源,然后利用其先进技术,开发出作物新品种,再申请专利保护,并将其成果以专利技术和专利成果的形式高价向发展中国家兜售,获取高额利润。第四,国内转基因生物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的困境。目前,国内对转基因生物知识产权的特殊性认识还很不够,研究甚少。就转基因技术、转基因生物、转基因食品等而言,社会公众的认知度也较低。转基因生物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着与资源共享的平衡。一方面转基因生物知识产权需要保护以体现对权利人贡献的回报,另一方面,转基因生物知识产权保护又要满足知识共享的需求。同时,转基因生物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着与国际法规及国外法律的协调。
202 评论(13)

心水大海

英文参考文献可以上google scholar 中文参考文献 上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搜一下
266 评论(10)

xlww

《生物芯片技术》陈忠斌 第九章:生物芯片信号检测技术。第十章:生物芯片生物信息学。
84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