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1

  • 浏览数

    352

Cheyenne_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关于传统节日的论文题目怎么写

1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Leonard007

已采纳
审题立意与写作角度如下:这个题目只给了一则材料,选自《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而这份《纲要》出台的目的,根据新华网的报道,在于提升全民道德素质,推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其中材料的第一句就点明了“礼仪”和“道德”之间的重要关系:礼仪礼节是道德素养的体现,也是道德实践的载体。所以我们今天作文的中心,首先要紧扣“礼仪”与“道德”这种“形于外而诚于中”的关系来分析。“德”成于中,“礼”形于外。英国哲学家洛克曾说,“美德是精神上的宝藏,但是使它生出光彩的则是良好的礼仪。”这句话的比喻就很具体地形容了礼仪和道德这种内外关系。从内在来看,道德决定礼仪。有道德才有高尚的品格,有教养才有文明的行为。在《吕氏春秋》里有这么一句话,叫“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说的是想要知道平直,就一定要有水准墨绳;想要知道方圆,就一定要有圆规和矩尺。而一个人礼仪的“准绳”就是用道德做刻度来评价的。日常生活中,不知道小纸条们是否见过类似于得理不饶人、强词夺理、无理取闹的这一类现象呢?这些显而易见的“失礼”行为,其实都源于心中无“德”。一个有道德追求的人会处处为他人着想,尊敬他人,因为懂得“敬人者,人恒敬之”的道理。所以说,道德是礼仪的基础,礼仪是由道德决定的,没有内在的修养,外在的形式就失去了根基。另一方面,礼仪是道德的外在体现。礼仪作为一种基础性的行为规范,可以引导人们加强道德修养,在“仁、义、礼、智、信”这些基本的道德规范中,礼是很重要的范畴;在人的行为规范之中,礼仪是最起码的、基础性的规范。比如《论语》里说的“不学礼,无以立”,或是《法言》里异曲同工的“人而无礼,焉以为德”等道理,无一不说出了礼仪在生活中作为道德的体现。所以,礼仪使抽象的、无形的道德变成真实的存在,文明礼貌的言行折射出道德的“真”与“善”,礼仪素养是评价一个人道德水平的重要标准。好了,分析完“礼仪”和“道德”的联系,在这道作文题中,各位小纸条们还不能放过的另一个关键点哦!我们阐述礼仪和道德问题时,还要将之放置于“某一重要传统节日,或某一重大节庆和纪念日”的背景之下来谈,这也是这个题目很重要的一个范围限制,这个限制也加深了写作的难度。在这些重要传统节日或是节庆纪念日中,材料特意强调了“仪式感、参与感、现代感”。“仪式”形形色色,如在我们传统节日中,有春节的拜年、守岁,清明节的祭祀,端午的龙舟比赛等;或者是在各种节庆纪念日,比如国庆的阅兵仪式,或者是学校每周的升旗仪式等。当我们参与在“仪式”之中时,我们能够感觉,这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或是这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至于“现代感”,很容易理解了,那就是我们的各种“仪式”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赋予更多新的时代精神和社会意义,不能总是拘泥传统一成不变,而要与时俱进。仪式不仅仅是所谓的“走过场”,在传统节日或节庆纪念日当中体现的精神会内化为民族文化因子,在此不同时代节点迸发耀眼火光,展现古往今来家国情怀之深沉,赋人以挽风浪,辟天地的精神力量。以上,就是对这则材料内容的剖析。所以各位小纸条在写作立意的时候,先要确定好写哪一个传统节日或者是重大节庆纪念日,之后再思考这个日子中蕴含的精神是什么,与道德的联系在哪里,有哪些礼仪礼节……把握好这些问题的关系,我们的写作思路也就清晰了。吾辈青年习礼仪,道德之光显华章礼仪,是指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交往中形成的,以风俗、习惯、传统的形式固定形成道德行为规范。各种礼仪礼节充盈在华夏儿女的生活角落,使华夏民族团结紧密而富有生气。如元日里“爆竹声中一岁除”的庆祝之礼,社日时“丰年留客足鸡豚”的祭祀之礼,端午节“彩线轻缠红玉臂”的纪念之礼,在这些礼仪中,我们体会到团圆,感恩,爱国……礼仪礼节,作为一种基础性的行为规范,影响着我们的道德修养,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随着历史的长河缓缓流经当下,中国身处新时代的入海口,正面临更多机遇和挑战。吾辈青年,在礼仪礼节的学习中,不断丰富道德体验,增进道德情感。如在新中国举行成立七十周年庆祝大典时,天安门广场上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在观看阅兵式之时,我们很难不燃起对国家腾飞的自豪之感,很难不歌颂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在国庆典礼上的阅兵仪式,传承着民族自豪自强的万古芳华,宣扬华夏雄风,一展九州魂魄。国庆节上的阅兵仪式并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以此“仪式”展现了泱泱中华高度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自豪之仪式感可唤醒大众民族认同,激发人们强烈的共鸣之感,为爱国之心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不仅如此,因为国庆节上的阅兵仪式所带来的强烈“仪式感”,让无论是对光荣成为阅兵方阵中的一员,还是幸运地能亲临现场目睹的观众,甚至仅仅是通过电视、网络直播的大多数人,都产生了深深的“参与感”,深感使人肩担时代重任。尤其是在青年人的心中夯实爱国主义的根基,也让我们青年们更加坚定自己前行的脚步。国庆时的阅兵仪式促时代以五岳之力蓬勃向上,成为推动民族发展内生动力。以家国之志为勉,可促吾辈青年走出个人主义的拘囿天地,将小我托于家国大我,与国同频共振使生命永存。在这个时候,我们能强烈感到自己作为华夏儿女的一员,和整个国家、整个社会的共同命运是联系在一起的,从而对自己的身份产生认同,感到安全和满足。吾辈青年,羽翼正丰,正寻觅更广阔的江山,正把握这时代的脉搏,正肩扛这未来的责任;而我们这个走过了五千多年的泱泱大国,有着丰富的道德礼仪,它赋予这片土地上的儿女在礼仪礼节中各种深刻丰富的道德感受。让我们“和光同尘,与时舒卷”,秉持中庸之态面对仪式,响应时代号召,不负民族之魂,铸就人生华章。

关于传统节日的论文题目怎么写

341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