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12

chunchun1121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中国旅游地理论文2000字关于桂林的

2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Turbo_mac

已采纳
南方地区以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其中热带季风气候为全年高温。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山地迎风坡降水较多。台湾火烧寮为全国“雨极”,年平均降水量6558毫米。东部沿海地区夏秋季节受台风影响大。冬季气温在0度以上。雷州半岛,云南和台湾南部以及海南在15度以上。云南,广东,海南,台湾受寒潮影响小。南方的建筑,雨水多,屋檐高,长!广西壮族地区,吊脚楼,也叫“吊楼”,为苗族(重庆、贵州等)、壮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土家族等族传统民居,在渝东南及桂北、湘西、鄂西、黔东南地区的吊脚楼特别多。吊脚楼多依山靠河就势而建,呈虎坐形,以“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为最佳屋场,后来讲究朝向,或坐西向东,或坐东向西。吊脚楼属于干栏式建筑,但与一般所指干栏有所不同。干栏应该全部都悬空的,所以称吊脚楼为半干栏式建筑。这些也和气候有关系!最基本的特点是正屋建在实地上,厢房除一边靠在实地和正房相连,其余三边皆悬空,靠柱子支撑。吊脚楼有很多好处,高悬地面既通风干燥,又能防毒蛇、野兽,楼板下还可放杂物。吊脚楼还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优雅的“丝檐”和宽绰的“走栏”使吊脚楼自成一格。这类吊脚楼比“栏杆”较成功地摆脱了原始性,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被称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

中国旅游地理论文2000字关于桂林的

221 评论(9)

zsx11567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桂林阳朔的山水,真乃堪称一绝呀!来到桂林,就听说:桂林市最有代表性的,便是象鼻山了,我们就第一时间“奔赴”到象鼻山。原来没来桂林之前,我总幻想着,要是能一脚跨上象鼻山多好呀!现在看来,没有可能了。这象鼻山,也是有来历的。想当年,伏波将军带兵打仗,打到了桂林,一拉神弓,射出一支神箭,这支神箭,一箭穿三山,第一座山——象鼻山;第二座山——月亮山;第三座山——穿山。一个长长的鼻子伸入河中吸水,它身上长满了郁郁葱葱的大树。而且,桂林市的房屋都不能超过象鼻山,谁叫他是桂林市的代表呢~游完象鼻山,该去两江四湖了。大家知道是哪两江,哪四湖吗?两江:漓江,桃花江 。四湖:沙湖,榕湖,桂湖,木龙湖。在两江四湖上,最有标志性的建筑便是金银双塔,金塔是全部使用铜盖成的铜塔;银塔较低,是用琉璃盖成的——五彩琉璃塔。在两江四湖上,有许多桥,但最有代表性的,便是水晶桥,是用全水晶做成的,是洁白无暇的代表。桂林的山水以其独特,秀丽而被世人称颂。而桂林的山水美最美是漓江。漓江是世界上最美的画廊,是中国风景线上的一颗明珠,是桂林旅游的高潮所在。烟雨漓江,实在是太美了,两岸的青山连绵不断,四周都长着青翠欲滴的绿竹,山在烟雨之中隐隐浮现。其中由桂林至阳朔84公里黄金水道,像一条青绸绿带,盘绕在万点峰峦之间,奇峰夹岸,碧水萦回,削壁垂河,青山浮水,风光旖旎, 犹如一幅百里画卷。漓江风光的美,不仅充分展现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特点,而且还有着“深潭、险滩、流泉、飞瀑”的佳景。同时漓江有着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气候,自然有它不同的神韵。晴天的漓江,青峰倒映特别迷人。可烟雨漓江,赐给人们的却是另外一种美的享受;细雨如纱,飘飘沥沥;云雾缭绕,似在仙宫,如入梦境。唐代大诗人韩愈曾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诗句来赞美这条如诗似画的漓江……漓江峰林突兀,疏密有致;碧水迂回,青山倒影;间或田园炊烟,牧童短笛;白鹭惊鸣,山羊舔饮。晴日风清气爽,山明水秀。雨水云遮雾掩,亦真亦幻。江中多洲,岸边多滩,乱石遏流,浪回波伏,茂树环合,翠竹竞秀。晴朗天候,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千峦百蟑,尽人眼帘。烟雨之日,岚雾缭绕,若隐若现,若断若续,一派空漾。明月之夜,群峰如洗,江波如练,若置身空灵境界,清雅无限。雄奇瑰丽的百里江日长卷,使人赏心悦目,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弃俗绝尘。可以说:漓江神秀天下无。主要景点有望夫石、草坪帷幕、冠岩幽府、半边渡、鲤鱼挂壁、浪石风光、童子拜观音、八仙过江、九马画山、青峰倒影、兴坪佳境等。但我映象最深的还是——九马画山,想当年,周总理和陈毅大将军来到这里,周总理一眼看出了九匹马,而陈毅大将军只看出七匹马,总理和将军就是有点区别。而克林顿来这里,一匹马也没看出,回去总统职位就不保了。不想不像,越想越像。游完漓江,真有种“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漓江的美,不仅充分展现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特点,而且还有“深潭、险滩、流泉、飞瀑”佳景。晴天的漓江,青峰倒映,特别迷人;烟雨漓江,细雨如纱,飘飘沥沥,云雾缭绕,似入仙宫。游玩了桂林,望着这座美丽的城市,真让人情不自禁的感叹道:愿做桂林人,不愿做神仙。
266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