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艾玛
道德是做人的准则,一个人不到的,那么他可以做很多违法乱纪的事情。 
第一篇:漫天的尘土扬起交通的繁荣,万千变化的天气也不改变交通的发展,人类的旅途无时无刻不随着交通而调整前进的步伐。但,文明的交通也需要我们人类去创造,创造着本应文明的交通。 时间如白驹过隙——永不停息,人类的水平也日益提高,交通的发展繁荣,是人类进步的象征。不错,交通的繁荣的确认证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活动也方便了许多;海运,陆运,空运方便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但是,正如老子的《道德经》所说:任何事物都有对立的一面。交通的繁荣也酿就了许多无法挽救的错误。 2009年某夜,西湖边美丽的景色似乎也不那么吸引人,深黑的街道上只有几盏路灯,宛如瘪了气的气球——毫无力气般的一闪一闪。刚刚从晚自习回家的大学生小华,独自一人漫步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小路上,一场巨大的灾难即将降临在他的身上,但是他,一个为步入社会的青年,却浑然不知。 数分钟之后,小花出现在一条闪烁着绿光的斑马线上时,一辆飞驰的汽车像脱缰的野马猛地向小华直奔过来,伴随着一声惨叫,小华被车撞出了25米远,鲜红的血从消化的身体中源源不断的涌出,当场死亡。这名肇事司机不但没有下车看看死者的伤情,反而像过街的老鼠一溜烟的跑了,这惨无天道,毫无人性的肇事司机,让已逝世的小华暴露在受寒风摧残的马路上,他那无奈的眼神,仿佛抱怨上天为何将如此残酷的事降临于我……事后,小华的亲友悲痛欲绝……是啊!年轻的生命就因为这车祸的惨剧而消失。 是啊!交通也的确能酿就成一起起惨不忍睹的悲剧,我国每年因交通而死亡的人数不少于10万人,而且这个数据还在逐年增加。无数的生命死于交通,但是我们也不能因此而放弃交通,放弃连接生命的交通。因为交通的繁荣利总是大于弊,只要我们多一度热爱,共同携手去创造一个文明的交通。 也许,只要我们等十几秒的红绿灯,我们光彩夺目的生命就等以保全;也许,只要我们抑制住自己的情绪,不久后驾车。就可以为我们所在的城市的文明交通出一份绵薄之力;也许,只要我们不轻视交通法则,努力遵循交通法则,就可以创造我们更加美好的明天:也许,…… 文明的交通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我们做一个文明而不失道德的市民,共同携手去创造一个属于我们大家的文明交通,一个大家都需要的文明交通。 第二篇: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我们必须珍惜它,必须珍惜你所拥有的美好…… 不知道为什么,走在繁华的城市街道,望着那鳞次栉比的高楼,直插云霄的大厦,车水马龙的绿色大道,看着与我擦肩而过匆匆来往的行人,我不禁感叹:这个世纪已经是如此的繁荣而昌盛,脚步是如此的飞快而又不肯有一丝一毫的停留…… 可是,每当我听见那刺耳尖锐的刹车声,那鲜红恐怖的血色,那…… 我又开始颤抖:在这美丽而七彩的生活画卷中,你是否察觉,正有一个“黑色幽灵”悄悄地趁虚而入,悄悄地潜伏在多姿多彩的世界之中,静静而又残酷地打破这这个平静而又美满的社会…… 是个灿烂的下午吧!阳光迷离地倾洒在整个大地,城市依旧是这样的繁忙,即使是这样美丽而动人的午后,因为人们都在盘算着属于自己的事情吧…… 就是在这样的午后,在三叉路口,一辆红色的小轿车疯狂野性地在高速公路上飞驰着……一个20出头,蛮“靓”的“后生仔”倾斜着身子摇坐在驾驶室内,一手把着方向盘,一手拿着手机,似乎正谈笑风生地说着什么吧……红灯亮了,小轿车还一如既往地向前奔着。刹那间,“黑色幽灵”摇身一变,一辆载着满满地西瓜的货车稳稳地向轿车急速地驶去。“砰”的一声巨响,世界在这一瞬间寂静了…… 血弥漫在空中,周围的是一声声尖叫,换来的是亲人无数的痛苦和泪水,以及自己的生命…… 西瓜滚落一地,一幅惨不忍睹的悲剧发生了……“黑色幽灵”嘿嘿地冷笑了几声,冷漠地瞄了一眼血化作一股黑烟飞身离去…… 人的生命永远只有一次,失去,你就将不再拥有…… 让我们一起来呼吁吧! 珍惜自己的生命,不要再让交通事故夺取一条条无辜美丽的生命……让血一次次沾染美丽的世界……所以,在路上时,无论你是开车还是坐车,请都深深铭记:你的生命不单单只属于你自己一个人,你的生命更深深地牵连着你的家人…… 遵守交通规则,人人有责…… 这是两篇文章,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中华民族是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而文明道德则是一个不变的美德。 文明是排队时的遵守秩序;是见面时的微笑;是谈话时的礼貌。文明,众人皆知,可是有多少人还记得它呢?记得有一次坐公共汽车,一位年过七旬的老太太迈着僵硬的步伐勉强登上了汽车。汽车启动了,老太太跌跌撞撞,却没有人为她让座。我对面的一位军人站了起来,说:“大妈,过来坐吧!”说着站了起来,把老太太扶了过来。让座,是极为简单的一件事,可是为什么就没有人肯完成这极为简单的一件事呢?在学校的课本上,印满了尊老爱幼,互相礼让的文章,可是为什么就没有一个人照做了呢?外国作家布夫勒说得好:道德应当成为科学的指路明灯。一个文明的人才能被人们认可、接纳,只有一个拥有完美道德思想的人才能走向社会的顶端。 文明道德是人生路上的沙滩,只有过了沙滩才能到达那蔚蓝的海洋;文明道德是灯泡中的灯芯,没有灯芯的灯泡永远都不会亮;文明道德是花茎上的叶子,没有叶子的辅助,茎上永远也不会开花。所以,让我们行动起来,为我们的家园增添文明之花吧!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 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钱袋。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 文明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个人道德完善,一是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 说到文明美德,我想到了一个故事。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这不也是良好文明礼仪的体现么? 这里我不想过多地举伟人的例子,因为这很容易令大家产生一种错觉:认为文明礼仪只是伟人、名人才具备,那么我们将无需为自己或多或少的不文明言行而愧疚;或者认为即使践行了文明的要求,也并不因之成为伟人、名人。我们不但要有讲道德的大人物,我们更需要一群有道德的民众。 一个社会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一个人如果不遵守社会文明,小的会影响自身形象,大的会影响国家声誉。在清朝的时候,大臣李鸿章出使俄国,在一公开场合,恶习发作,随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国记者大加渲染、嘲弄,丢尽了中国人的脸。这是一个不遵守社会文明的历史教训。 公共文明是社会意识的一种体现,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之上。试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养,他会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吗?不会!个人文明礼仪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须先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所以鲁迅先生说:“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养,人的文明修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不断完善的。要完善个人修养,首先要致力于读书求学,完善自身的认知水平;认知到达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态,不违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标准,自己的修养便得到完善。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完善个人道德修养,便有了推进社会公共文明的基础。 而一个社会的文明氛围对他的民众亦有莫大的影响。为什么这么讲呢?相信有的同学去过欧洲或日本,就很有亲身体会。大的不说,只看看过马路这样的小事。只要亮起红灯,纵使马路上一辆车都没有,外国人绝不会过马路。他们认为这是必须遵守的公共文明。试问,在如此的氛围中,有谁会肆无忌惮的闯红灯呢?这就是社会氛围的力量所在。但再想一想,如果我们不是从自身做起,这社会氛围又从何而来呢? 我们从小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很多同学都可以滔滔不绝地大谈文明礼仪。可是看见校园中随处丢弃的饭盒,饮料瓶,听着某些同学口中吐出的脏话,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难道我们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人”么?明代大学者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个本体、一个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们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自己却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这跟从来没有接受社会教育有什么区别!所以我们要实践社会文明,就要从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从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别不文明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