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long10000
疫情导致经济发展缓慢,导致很多行业受到的影响,包括餐饮业,人们的生活受到了影响,人们变得人心惶惶的,出现了一些企业倒闭的情况。 
导致我国经济不稳定,也导致房地产市场不活跃,尤其是KTV旅游业这些娱乐业全部都不景气,很多小公司撑不住都倒闭了。但是有很多新型的行业也变得繁荣起来,可以说是有利有弊。
疫情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经济,当中国新冠被控制时,经济开始恢复,但是,还是大病初逾,经济恢复缓慢
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导致了经济发展缓慢,影响了许多实体经济,许多大型企业都遭受到了打击,许多企业都面临倒闭。
今年十月份,我国的相关专家在线上举办了我国疫情后发展复苏的讨论会议。有专家表示,在过去的三个季度里,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大部分取得了积极健康发展,很多领域已经摆脱了疫情的影响,将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是可持续的。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国经济持续复苏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可以看出,第三季度我国的经济增速达到了9%,前九个月经济增速同比转正为7%。此外,我国的消费增长率也开始转正,固定资产投资也在提升,居民收入逐步增高。对此,经济专家于泽称,我国经济能够在前三季度转正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我国对疫情的科学处理,使得我国成功地摆脱了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另一方面是我国的经济韧性非常强大,这主要得益于我国生产体系的完善以及最庞大的市场,再加上政府的及时调控,使得我国的生产和消费循环能够健康平稳发展。并表示,在我国经济由负向正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经济市场环境保持良好状态,持续七个月PMI数据在荣枯线以上。此外,国外投资者也看好中国市场,纷纷加大了在中国的投资。另外,在八月份以来,我国的小型企业发展势头也逐渐好转,让我国的经济出现了全面的回暖。实际上,我国经济复苏的政策经过了一次调整。五月份之前,我国经济主要靠政府的对企业扶持,以及货币政策的调整来刺激经济。五月份之后,国内各行业复苏,开始经济内循环,国内市场开始恢复活力。虽然经济逐渐转好,但是经济的周期性和结构性问题依然没有改变。疫情下我国的消费大幅减少去年我国经济有很大的下行压力,主要是因为消费以及制造业投资大量减少。2019年我国的消费对GDP拉动仅为53%,较前年下降了47%。当时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在房地产和基建方面,然而随着疫情的冲击,这两方面也受到了严重影响。但是目前消费已经快速好转,由于疫情期间农民工不能外出工作,使得他们的收入下降,消费减少。八月份后,农民工开始外出务工,有了稳定收入,消费也开始快速提升。而且在疫情的影响下,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也严重下滑,目前他们的消费能力也正在提升。虽然我国经济已经持续地复苏,但是仍然没有摆脱周期性和结构性问题。因此,我国还需要在经济复苏过程中不断调整发展模式,在政府的领导下提升经济模式,向高科技行业发展。
1、对宏观经济的影响:需求和生产骤降,投资、消费、出口均受明显冲击,短期失业上升和物价上涨。防控疫情需要人口避免大规模流动和聚集,隔离防控,因此大幅降低消费需求。工人返城、工厂复工延迟,企业停工减产,制造业、房地产、基建投资短期基本停滞。一旦被WHO认定为疫区,出口可能受较大影响。2003年二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速较一季度大幅快速回落2个百分点。2、对中观行业的影响:餐饮、旅游、电影、交运、教育培训等行业冲击最大,医药医疗、在线游戏等行业受益。2019年春节档票房59亿,2020年春节档颗粒无收。2019年除夕至正月初六(2月4日至10日),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约10050亿元,2020年同期受损严重。2019年春节假期,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15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139亿元,2020年同期锐减。1月底交运行业出行人次减少约七成。房地产行业暂停销售活动。建筑业、金融业、农林牧渔等行业受波及。简单估算,电影票房70亿(市场预测)+餐饮零售5000亿(假设腰斩)+旅游市场5000亿(完全冻结),短短7天,仅这三个行业直接经济损失就超过1万亿,占2019年一季度GDP8万亿的6%,这还不包括其他行业。3、对微观个体的影响:民企、小微企业、弹性薪酬制员工、农民工等受损程度更大。4、对资本市场的影响:短期利好债市,利空股市(医药、在线娱乐除外),但中期仍取决于经济基本面和趋势。5、长期影响:政府治理将更透明,生产生活业态将朝着智能化、线上化发展,风险中酝酿机遇,或将催生新的业态。
对于经济影响的估计,需要有正确的模型。中国经济规模很大,局部看似很大的数据,对全局影响未必很大。如春节假期社会商品零售消费是1万亿规模,占全年消费不到5%。春节旅游业消费5000亿,退一万步讲,就算全部消失,相比起2018全年旅游业收入的6万亿,影响力不能说没有,但也很有限。其实中国相对于其它国家,最大的特点就是经济韧性非常高。其中最大的“绝招”之一,是创造信贷的能力,让印度等其他发展中国家艳羡不已,因为中国有能力按照计划安排新增货币信贷,中国每年超过6%的经济增长并不是撞运气搞出来的,而是有“工程调控”的味道。每年经济增长都6%以上,而且从8%、7%逐步有序下行,这就是强烈的整体调控的结果。反观其它发展中国家,他们多少都有些上窜下跳,印度经济好的时候增长8%左右,就开始吹全球无敌,信贷一旦出了问题就跌到5%。中国增长率数值高低不论,每年甚至每个季度的稳定性会让人叹为观止,波动不会超过5%。这实际上是经济韧性的一种最直观的表现疫情对经济基本面不可能有多大改变,人们的钱和固定资产没有消失,实体财富和人员损失不如地震。理论上来说,人们损失的就是时间。市场经济最重要的需求没有消失,是暂时停止。这个情况就不是经济危机的概念,而是恢复正常。疫情这样单纯的时间损失,只要各方谅解配合,是较容易恢复的。一时的损失,可以通过平摊到后面更长的时间逐步挽回,时间越长,影响越小。中国内部协商,银行、房东、企业、员工,在政府协调下,一起为了恢复经济努力,可以各自作一些妥协。房东暂时减免房租,员工接受暂时降薪,银行暂缓房贷和企业还款期限,渡过恢复期绝对是有办法的,理论上就当两三个月消失了。如果不再出大规模爆发的意外,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将比想象的小得多。中国经济的韧性在过去多年已经发挥了很大作用,美国发起的贸易战也无法撼动。这次疫情,将让中国经济的韧性再次以特殊的方式呈现。渡过这次危机的中国人民,将以极大的信心,无所畏惧地战胜将来的任何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