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59

lhyxf2006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论文题目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caohongwei

已采纳
浅谈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基本形势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论文摘要:中国是在经济实力较弱、制度准备迟滞的情况下进入老龄社会的,现行养老保障体系、医疗保障体制、老年照料服务体系和传统管理体制都没有跟上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要求,是人口老龄化形势最为严峻的发展中国家。  论文关键词:人口老龄化;老龄社会;养老保障;医疗保障;老年照料服务  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基本形势  人口老龄化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涉及到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等诸多领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社会问题和战略问题。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正处于体制深刻转换、结构深刻调整、社会深刻变革的重要时期,也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十分关键的时期。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已经十分严峻.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总量过多的双重压力。  按照国际标准,我国已处于老龄社会,并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44亿,占总人口的1l%,并将以年均3%速度增加。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唯一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也是发展中国家大国崛起过程中人口老龄化最严峻的国家。据预测,201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1.74亿,约占总人口的12.8%;2020年将达到2.48亿,约占总人口的17.2%。从2005年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要净增1亿。之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到2050年前后提升到30%以上,进入重度老龄化。届时我国老龄人口总量比美国全部人口还多。从本世纪前半叶开始,我国将始终是世界上老年人口规模最大国家。我国老龄化水平从10%提高到30%,仅用不到50年时间,而英国、法国和美国等西方工业化国家要用100年左右的时间。对于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而言,这一速度的确是惊人的。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家庭结构、老年群体状况及城乡老年人口分布将呈现许多变化。一是纯老年人家庭迅速增加。“三代同堂”式的传统家庭越来越少,“四二一”结构家庭(一对夫妇同时瞻养四个老人和一个小孩)逐渐增多。有关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纯老年人家庭占老年人家庭比例城市约为40.3%,农村约为37.8%,并在继续增加。二是高龄老年人口急剧增长。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达71.4岁,80岁以上高龄老人高达1520万,预计到2020年将翻一翻,2052年将超过1亿,占世界高龄老人总量的1/4。高龄老人是老年人口中增长最快的群体,本世纪前半叶,我国高龄老年人平均增长率超过4%,是老年人口平均增长率的1.7倍。高龄老人的这种增长速度在世界人口老龄化历史上是十分罕见的。三是城乡人口老龄化程度倒置。发达国家城市人口老龄化水平一般高于农村,我国的情况则相反。2000年我国农村老龄化水平为10.9%,比城镇高1.24个百分点,2020年、2030年将分别高于城镇5个和7个百分点。老龄化对农村的冲击比城镇更为严重。这是中国人口老龄化不同于发达国家的重要特征。四是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我国是在尚未实现现代化,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提前进入老龄社会的,属于未富先老。而发达国家是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经济较为发达的情况下自然进入老龄社会的,属于先富后老。  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GDP刚刚超过1000美元,属于中等偏低收入国家行列,而发达国家进入老龄社会时人均GDP一般都在5000—100013美元以上。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十分广泛而深远。人口老龄化使劳动力年龄结构、人口瞻养比结构、代际利益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对养老、医疗服务体系的完善,对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加强,对老年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事业的发展,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二、中国人口老龄化面临的主要问题  中国是在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进入老龄社会的,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实力较弱,制度准备也较为迟滞,面临的形势相当严峻。  一是现行养老保障体系还不适应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要求。充足稳定的养老金供给是养老保障制度的核心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我国的快速老龄化将导致抚养结构的根本性转变,造成在本已较迟建立养老保险制度的情况下,养老金缴费者急剧减少和领取者大量增多,养老金供需矛盾日益尖锐。一方面,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资金支付压力逐年加大。1980年我国在职职工与离退休人员之比为l2.8:1,2004年锐减到3:1,养老负担急剧加重。另一方面,由于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覆盖面窄,只在城镇建立起养老保险制度,绝大多数农村老龄人口还没有纳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因此,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的任务十分艰巨。  二是医疗保障体制不适应老年群体迅猛增加的要求。老年人是医疗卫生资源消费的主体,据统计,60岁以上老人余寿中约有2/3时间为带病期。而目前我国医疗资源总体不足、分布不均衡,医疗保障制度覆盖面小,政府投入相对不足,个人负担费用上涨过快。老年人口总量的迅速增长,对医疗资源的消费和占用越来越大,而支付能力有限,这将给我国医疗保障体系带来巨大压力和严峻考验。  三是老年照料服务体系不适应老年人服务需求增长的要求。不断增多的高龄、病残、独居老人。要求提供社会照料服务需求的日益增多。目前,我国约有3250万老人需要不同形式的长期照料护理服务。但社会养老床位数占老年人的总数只有0.84%,而发达国家约为7%。这表明,我国老年照料服务体系建设严重滞后,服务能力需要大力加强。  四是传统管理体制不适应社会化管理和服务的要求。随着各项改革的深化和政府职能的转换,企业退休人员由“单位人”转为“社会人”,越来越多的退休人员都将进入社区,对其实行社会化管理和服务已成必然。这就要求社区承担起健全老年工作机制、培育和发展老年群众组织、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提供老年活动项目、活跃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引导老年人参与经济发展和社会事务等任务,迫切要求加强社区建设,发展社区服务。但我国的社区建设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社区服务体系还很不健全,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都亟待快速提升。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论文题目

139 评论(12)

laudan2010

第一:养老资金;第二,医疗保障;第三:人口稳定性……反正还有很多影响,你可以找些(老龄化研究)这样的资料去找下你的写作思路呗
356 评论(12)

hsiao316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居民财富的普遍增加,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也非常明显。《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1982—2012年间,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从9%快速攀升至1%,几乎翻倍。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及劳动力占总人口比重的改变,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势必会对我国经济增长及股市涨跌带来一定的冲击。本文要讨论的问题是:人口年龄结构对于我国经济增长及股市涨跌是否具有显著的关系?它们之间究竟具备什么样的影响?相应的政策及建议是什么?关于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与宏观经济的关系,国际上的学者已经有大量的研究与贡献。理论方面,Jaimovich and Siu(2009)通过日本、美国和OECD国家的数据研究发现,这些国家的人口年龄结构出现了U型的波动,即在青壮年时波动较小,而在少年和老年时波动较大,并且少年和老年这些波动较大的群体对宏观经济的波动形成显著影响;Lugauer(2012) 则使用跨期迭代模型(OLG)和搜寻摩擦理论解释了为什么青壮年的波动会小于少年和老年的波动;此外,Haque et (1999) 等认为,老年人会把一部分积蓄留给后代,并且保留一些积蓄作为预防性支出,这些将导致社会总储蓄的下降; Nether(1971) 则预言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会影响社会的消费率与储蓄率,从而使宏观经济产生波动。实证方面,Browning and Lusardi(1996) 和Kohara and Horioka(2006)等采用微观家庭调查数据探讨了人口年龄结构的与储蓄、消费的关系,而Skans(2008)则通过使用瑞典的数据实证研究发现,50-60年龄段的劳动力会显著促进国内生产率的增加。虽然研究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与宏观经济、股市波动的文献非常多,但鲜有文献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动态关系,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股市也热火朝天的今天,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显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与以上文献主要有以下不同之处:其一,国内外研究GDP增速的文章很多,但极少把人口年龄结构、股市联系起来,本文则探讨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的关系;其二,本文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来研究了我国人口年龄结构、GDP增速与股市涨跌,并用脉冲响应图刻画了它们之间的动态关系;其三,为政策干预提供理论和实证支持及相关建议。本文通过向量自回归模型考察了我国人口年龄结构、GDP增速以及股市涨跌情况的动态关系,实证分析之后得到了以下的主要结论:(一)主要结论实证结果显示,GDP增速与股市涨跌间存在较密切的动态关系,而且GDP增速对股市涨跌的冲击存在较为显著的正向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近些年来我国股市疲软的原因,即预期到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GDP增速的放缓和经济前景的不太乐观。 在三类人口结构中,老年人口比重对GDP增速的冲击最为显著,而且呈现出明显的负向关系;与此同时,老年人口比重对股市涨跌的冲击最为明显,也呈现显著的负向关系。这也证实了Haque et (1999) [3]的研究成果,即老年人会把积蓄留给后代一部分,还会拿出一部分做预防性支出,进而会影响宏观经济的消费率与储蓄率。这项结论也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当下人口老龄化越来越明显的中国,如果政府不干预,任由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发展下去,那么将会对GDP增速和股市涨跌造成严峻的冲击。 成年人口比重与GDP增速呈现明显的正向关系,与股市涨跌也具有显著的正向关系。由于成年人是社会中的生力军和绝大多数的劳动者,因此他们的人口比重对于GDP增速、股市涨跌至关重要。GDP增速与股市涨跌在短期内可能会引起三类人口结构不同程度的波动,但是在长期来说,对于这三类人口结构的影响都不明显。(二)政策建议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非常明显,背后的成因十分复杂,部分学者认为我国已经掉入意愿性和政策性叠加的双重超低生育率陷阱(如杨菊华等,2008)。不管成因如何,实证结果显示,人口老龄化会对GDP增速和股市涨跌造成显著的负向冲击。因此,为了预防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政府的干预是十分必要的。本文的研究为“全面放开二胎”及“延迟退休计划”等调控政策提供了理论和实证的基础。在政策建议上,除了“全面放开二胎”及“延迟退休计划”等政策之外,决策者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应对人口老龄化:其一,建立老年人才数据库,合理利用老年人才,如律师、教师、研究人员等,实行返聘或者弹性退休制度,使其加入劳动者的队伍中,以此来减缓老年人口比重对GDP增速和股市涨跌的冲击;其二,可以考虑渐进的、全面放开二胎政策,为我国成年人口补充新鲜的血液,优化我国的成年人口比重。
184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