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材料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论文题目有哪些

  •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45

93861911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材料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论文题目有哪些

5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hlzhhy

已采纳
不知道怎么写的话也可以参考下别人是怎么写的呀~看下(材料科学)或者(材料化学前沿)这样类似的期刊多学习学习下呗~

材料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论文题目有哪些

173 评论(14)

冯宇晴

【摘要】体育科学横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大门类,具有极强的综合性特征,有其独特的研究对象和科学方法,体育科研论文的写作亦有自己的特点与要求。本文仅就体育科研论文的文章结构、基本格式以及内容与要求作一探讨。【关键词】科研论文;文章结构;基本格式;内容与要求OntheBasicStructureandFormofSportsScienceThesis【Keywords】Thesis;StructureandForm;ContentandRequirement***1前言从事体育科学研究活动,必须具备多学科的知识、多方面的能力和科学的方法。体育科技写作,不仅是体育工作者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而且是必须把握的一种具体的科研方法。因为,一切体育科学研究之成果最后大都以科研论文这种书面表达形式,经科技信息载体传播于世的。体育科研成果如不能最后写成科技作品(论文),公布于众,那么一切个人的科学见解和观点,一切创造和发明,都不可能得到传播和利用,产生应有的社会效益,而只能是研究者头脑里的一些思维活动罢了,世人是无法知晓的,如然,也就失去了科学研究的意义了。诚然,人们衡量体育科研论文质量的标准主要取决于其理论和实践价值的大小,然而,论文所反映的研究成果能否迅速的向社会传播并准确的被人们所理解则取决于论文写作水平的高低。这表明,一篇高质量的体育科研论文要求其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随着体育科学的迅速发展,科技信息量与日俱增,据报道,目前全世界体育期刊已达5000余种,每年问世的体育科技文献约25000—30000篇,平均天天有80余篇。体育科研成果的传播、贮存与利用,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借助于现代科技工具——计算机对体育科技成果、信息进行贮存、检索,使之迅速地传播与利用,已成为一种先进的传播交流手段。微机贮存与检索,要求体育科技学术期刊编排实现规范化,而期刊编排规范化首先要求论文写作的规范化。要实现体育科研论文写作的规范化,就必须了解体育科技写作知识,把握其写作方法和技巧。笔者因职业之原故,拜读体育科研论文原稿颇多,从研读原稿论文感到许多科研论文的选题和所研究的内容颇有价值,但论文写作不符合期刊编排规范化和科研论文撰写的要求。其中最为普遍的突出的问题是文章结构层次混乱、写作格式极不统一(尤其是理论型和实验型的“定量化”研究论文)。这不仅给编者和读者熟悉和理解论文之精髓增加了难度,也直接影响了体育科研成果的传播、贮存和利用。体育科技写作,作为一种科研方法,涉及的知识结构内容颇多,不同文体的体育科技作品有不同的写作要求。本文仅对体育科研论文的文章结构和基本撰写格式的内容与要求作一探讨。2体育科研论文的文章结构根据写作目的的不同、研究对象和方法的差别,体育科研论文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学位论文,一类是学术论文。学位论文,是体育院校的学生或体育科研院(所)研究人员旨在取得学位而写作的论文。如学士论文、硕士论文、博士论文。学术论文,是广大体育工作者在体育实践中为研究和解决某一问题而写作的论文。目前,体育科学技术、理论研究的新成果大部分都是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发表在体育科技学术刊物上。由于研究对象和方法的差别,学术论文又分为两种类型,即理论型论文和实验型论文。虽然体育科研论文的种类很多,构成的形式多样,但就其文章的主体结构有它的基本型,即序论、本论、结论的三段式。2。1序论部分的写作内容与要求序论,是论文的开头、引子,好比一出长剧的序幕,要有吸引力。通常以引言、导言、绪言、前言等小标题冠之,也可以不冠以任何小标题。该部分的写作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①介绍课题研究的背景材料,前人的工作和现在的知识空白;②研究的理由、目的,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预期结果及其在相关领域里的地位、作用和意义;③交待课题研究的范围、任务。这一部分要写得简明扼要,在整篇文章中它所占的比例要小。具体要求是背景材料的介绍要准确、具体,紧扣课题;研究的说明要实事求是,对作用意义不可夸大和自我评价;任务的交待应具体、明确。2。2本论部分的写作内容与要求本论也称正论,它是体育科研论文的主体,课题的“创造性”主要在这一部分表达出来,它反映了论文所建立的学术理论、采用的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达到的水平,简言之,本论水平决定了整个论文的水平。
314 评论(8)

频繁怕

材料力学解决的是结构材料的强度问题。工程上用来验算截面抗拉抗压抗弯能力。
199 评论(11)

dsdt0630

回答 力学在结构工程里都要用,比如材料的受力和变形要材料力学;构件的受力要用到结构力学;地基要用到土力学;水利工程要用到流体力学等等,所有的力学计算过程中还要用到理论力学。当然数学是计算的工具,也必须要用到的。力学知识最早起源于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在生产劳动中的经验。人们在建筑、灌溉等劳动中使用杠杆、斜面、汲水等器具,逐渐积累起对平衡物体受力情况的认识。古希腊的阿基米德对杠杆平衡、物体重心位置、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作了系统研究,确定它们的基本规律,初步奠定了静力学即平衡理论的基础。古代人还从对日、月运行的观察和弓箭、车轮等的使用中,了解一些简单的运动规律,如匀速的移动和转动。但是对力和运动之间的关系,只是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以后才逐渐有了正确的认识。伽利略在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最早阐明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提出加速度的概念。牛顿继承和发展前人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开普勒的行星运动 提问 阐述说明与论证工程力学在该构筑物或建筑物中的应用,例如剪力墙在建筑物中的作用,体现了工程力学当中的那些应用等? 回答 希望能帮到您,亲~~ 更多2条 
198 评论(12)

pajyyy

材料力学在工程中的一些应用 一、材料属性 材料属性 讲到材料力学与工程,首先说说材料属性。材料在工程中常用的属性主要有: 1、密度ρ (与结构自重和地震荷载有关) 2、弹性模量E (指的是材料在单位长度、单位截面面积下受到单位轴向力时的轴向变形量) 3、强度f (材料的承受能力) 4、泊松比v (指的是材料在受轴向力时,材料的横向变形/材料的轴向变形) 5、剪切模量G (指的是材料在单位长度、单位截面面积下受到单位剪切力时的侧向变形量) 二、截面的主要属性截面的主要属性截面的主要属性截面的主要属性 对于杆件来说,都有截面,不同的截面就会有不同的截面属性,在工程中用到的截面属性主要有: 1、惯性矩I (惯性矩×弹性模量=截面的抗弯刚度) 2、抵抗矩W [截面所受的弯拒÷(抵抗矩×塑向发展系数)=截面所受的最大弯曲应力] 3、截面面积A 4、面积矩(截面静矩)S 5、抗扭惯性矩Ik 6、抗扭抵抗矩Wk 7、回转半径i (长细比=长度/回转半径) 截面属性有很多软件都可以直接计算出来,在这里就不作太多的介绍,下面讲一下在CAD中怎么求得这些截面属性。 1、在CAD中等比例绘制截面(如下图) 2、把绘制好的截面建成面域,点工具——查询——查询面域特性 但是此时的截面特性是相对于原点的值,与我们要的结果不同 3、看到上面的属性里有质心坐标,我们把CAD的坐标移动到质心上 4、重新点工具——查询——查询面域特性,可以看到如下图的结果 5、抵抗矩的求法 X轴向的抵抗矩 Wx=Ix/Y轴方向的边界离质心的距离 Y轴向的抵抗矩 Wy=Iy/X轴方向的边界离质心的距离 (同一轴向上求出来的结果分为正负方向,计算时取小值) 6、面积矩的求法 求X轴的面积矩,先把画好的截面沿X轴切掉一半去(如下图) 接着建立面域,点工具——查询——查询面域特性,可以看到如下图的结果 X轴正方向上的面积矩S=剩下这一半的面积(3752)×质心离X轴的距离(6567) (其它方向上的面积矩求法相同) 7、抗扭惯性矩Ik与抗扭抵抗矩Wk在静力计算手侧上给出了一些比较规则的截面的计算公式,这里就不作列举了。 三、材料的受力形式材料的受力形式材料的受力形式材料的受力形式 材料的受力主要分为: 1、轴向力 (轴拉力、轴压力) 2、剪切力 3、弯拒 4、扭拒 四、力与材料和截面之间的关系力与材料和截面之间的关系力与材料和截面之间的关系力与材料和截面之间的关系 1、受轴向力时 轴向应力AN=σ (压应力、拉应力) N——轴压力、轴拉力 A——截面面积 轴向挠度EANs= E——材料的弹性模量 2、受弯矩时 弯曲应力WMλσ= M——截面所受的弯矩 λ——塑向发展系数,一般取05 W——抵抗矩 弯曲挠度∫=xMdEIsM____1 (具体算法请看结构力学上册中的图乘法) M_____——单位荷载下的弯拒 M——所受荷载的弯拒 注:在受到均布荷载q时的几种结构中的最大玩拒与最大挠度: 1、简支梁 82qlM= EIqls38454= 2、固支梁 122qlM= EIqls3844= 3、悬臂梁 22qlM= EIqlS84= 3、受剪切力时 剪切应力 xxxyytISV=τ yyyxxtISV=τ (适用于矩形截面与类矩形截面,如幕墙的铝立柱、铝横梁、钢方通、工字钢、槽钢、H型钢、角钢、T型钢) 式中yxVV,——x、y方向上的剪力 yxSS,——x、y方向上的截面面积矩 yxII,——x、y方向上的惯性矩 yxtt,——x、y方向上的腹板截面总宽度 4、受扭矩时 最大扭转剪切应力kkWM=τ kM——截面所受扭拒 kW——截面的扭转抵抗拒 扭转角度∫=lxkkdGIM0? kI——抗扭惯性矩 G——剪切模量 l——扭转点离固定点的距离
196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