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24

yishifengyin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影视艺术鉴赏论文1500字怎么写标题

2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xumeng830

已采纳
影视艺术欣赏论文 一、 对电影的认识 在我小时候的印象里,电影是一种在电影院看的,故事。不过比起电视剧来,故事讲得有点太短了,看着不过瘾。长大一点才知道,电影是一种艺术,不同地方的电影有着不同的特色,这也是一种文化的体现吧。 下面谈谈对各地电影的看法: 内地电影,从我有记忆开始看得最多的就是一些黑白战争影片,大多是讲抗日和解放战争的。后来看到越来越多的故事片,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宣教片,那也是学校组织观看的。自己跟家人也看过一些片子,不过到现在大多都忘记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大红灯笼高高挂》,当时的确给我很大震撼。后来就不再去电影院看电影了,在电脑和网络上看得大多是国外片,国内的一般只是喜剧片如《手机》、《大腕》、《天下无贼》,和一些比较有名的,像《无极》等。 香港电影,给人感觉娱乐性较强,以市场为导向,像周星驰的一些电影,的确很好玩,但看的时候又不会有什么思想负担。挺适合休闲时观看的。 韩国电影,最近才看韩国电影,一般是些爱情电影和伦理片,但很适合中国人观看,大概是我们的文化很相近吧,感觉很细腻,和生活贴近。给我印象较深的是《我的野蛮女友》,这部电影当年可是在中国乃至亚洲刮起了一股野蛮旋风呀。 印度电影,只看过有限的几部印度电影,片名大多记不清了,只是对那大篷车和时不时的音乐和舞蹈还有点印象,现在不知道怎么样了,但那时的印度电影感觉上更像歌舞剧。 俄国电影,现代的俄国电影看得倒是很少,只是看过前苏联的一些片子,也大多是和十月革命和二战有关的片子,印象都不是很深。 欧洲电影,最为代表的应该是法国电影吧,感觉艺术感很强,不是看得很懂,画面很漂亮。像《天使爱美丽》我看了几遍都没看懂。 美国电影,看得最多的还是美国的好莱坞大片,美国片是最为成熟的,无论影响力还是票房收入都是其他地区不可比拟的。现在在中国大学生中,看好莱坞大片的人肯定比看国产片的人多。尤其是国产片中有些类型的片子太少或基本看不到,比如科幻片,恐怖片。 下面谈谈对两种类型的电影的看法: 对一般的类型,我想因为见得多了,也不会有什么感触,那我就拿两种比较特殊的类型来谈谈我的看法。 动画电影,我认为也算一种很重要的电影类型(因为有人说动画是小孩子看的东西),我不否认,小孩子更容易被动画吸引,但不是说动画片就一定时给小孩子看的。我认为,除了演员和布景是由真实的转变成用画的,其他的电影元素都有保留,导演一样可以用动画来表现自己的想法。在动画电影方面,日本和美国无疑是两种典型的代表,日本的平面二维动画产业可以说是全球最发达的,像在流水线上生产产品一样生产着动画片,以动画系列片为主,也会定期为这些系列片出些剧场版,当然也有单独的动画电影,比如宫崎骏的《幽灵公主》、《千与千寻》、《哈尔的移动城堡》等,我觉得都是不错的影片,日系动画的唯美画风也很让我喜欢。个人感觉就二维动画而言,美国比不了日本,就拿比较好的《狮子王》来说,在它之前,日本实际上有一个很类似的动画系列片《森林大帝》,这很有抄袭的嫌疑。不过自从3D动画出现之后,美国的技术优势又体现出来了,不愧为IT技术的起源国,尤其是最近Pixar公司的几部作品《玩具总动员》、《海底总动员》、《超人特工队》、《汽车总动员》等,无论是画面还是讲的故事,都让我们耳目一新。 恐怖电影,谈到恐怖电影还是要谈到日本。先不谈日本人的民族性的问题,日本的恐怖电影的确是很不同的,是一种悬念的恐怖,用意识来引导你,而不是用那种血腥的场面来达到目的。如《午夜凶铃》、《咒怨》等,会在整部片子弥漫恐怖的气氛,但就是不让你见到,让你提心吊胆到最后。美国的片子就完全不一样,突然出现的血腥画面,如果没有准备的话,简直让你会吐出来。记得有一部叫《异次元杀阵》的片子,有一个把人切成块的镜头,足足让我倒了一天胃口。还有《死神来了》、《死神来了2》和《死神来了3》在表面很青春很阳光的情况下,突然出现的那种很血腥的场面,这也许就是美式的恐怖吧。 二、 从有记忆开始怎么看电影 说实话,已经很久没有到电影院看电影了。小时候倒是只能去电影院看电影,不过,现在看电影的渠道已经太宽了。从网上、电视上都可以免费看到(如果不算电费的话),很多国内电影过了档期,国外电影大约上映一年后,中央6就会放映,这还不算国内大大小小的电视台提前买碟片看。我们自己也可以买正版或盗版的盘来先睹为快。不过,现在看来,还是在影院里看得比较有感觉。有一种看电影的味道。 三、 列举喜欢看的电影 《我的野蛮女友》、《超人总动员》、《指环王》三部曲,《帝企鹅日记》、《公主日记》、《查理与巧克力工厂》、《死神来了2》、《开国大典》、《天下无贼》、《新警察故事》、《征服怒海》、《阿甘正传》、《爱国者》、《勇敢的心》采纳哦

影视艺术鉴赏论文1500字怎么写标题

202 评论(9)

lyn860620

2046》:无法挣脱的情爱旧梦 原以为《2046》是一部梦幻般的意识流式的电影、以为王家卫此次会猛玩深沉、耍尽玄虚,结果出乎意料。比起年初《恋爱中的宝贝》的荒诞做作、《十面埋伏》的炒作失度,《2046》虽然用5年时间酝酿了诱人的“神秘”,却在揭开面纱的时刻给了观众一个精彩的交代。《2046》是一部精致、严谨的文艺片,在现实与“幻想”的表述之间折射出导演智慧的火花,尽管“王氏风格”的延续致使本片对观众的感官刺激上鲜有突破,但《2046》在故事内容、人物刻画上却比《花样年华》更为扎实,整部作品的魅力更胜一筹。 《2046》基本达到了“形散而神不散”的境界,它以一个男人为轴,五个女人的故事围绕其旋转,但碎而不乱,并未令人头晕目眩。片中所谓开往2046的列车、机器人等科幻情节在实质上实现了两个功能,其一,体现王家卫的想象能力和发散思维,让此片轻松地摆脱了传统爱情文艺片的套路,构成奇幻卖点,引人注目;其二,充当恰当的载体去激活男主人公笔下的幻想画面并完成其情感的宣泄。因此《2046》在本质上依旧是还原到现实世界中的一段爱情故事,是可以触摸到的、无关未来只关回忆的一段心理旅程,其间包含了一个人在特定年代爱情世界里的堕落、迷醉、疑惑和觉醒。 影片主题晦涩且复杂,但有一点最为清晰,那就是一个人对“真爱”所持的“不变”态度,片中的周慕云是一个看似对爱情无所谓的“坏男人”,很轻易就能和自己感兴趣的女人搭上暧昧甚至超越尺度的关系,但他始终无法从“花样年华”的旧梦中挣脱出来,依然爱着苏丽珍。他蓄起胡子变得深沉而更富魅力,他对女人“厚脸皮”的挑逗显尽他的放纵,但他的内心却并不风流,心早已为苏丽珍封锁,正是这一“封锁”,使周慕云的外表与内心完全分裂,导致了几个女性的悲剧。于是,另一个“赌神” 苏丽珍尽管爱着周慕云,却怕自己成为周慕云潜意识里爱人的“翻版”而选择了离开;善于“逢场作戏”的浪荡舞女白玲收拾了轻佻,捧出了真心,却被周慕云的毅然回绝伤透了心,成为了真正的悲剧人物——此时,影片完成了其思想内涵最直接的表达:“真爱”具有“不可替代”性,这个浅显的“爱情观”也许并不是60年代香港社会男女爱情观念最恰当的注脚,但却阐释了诸多爱情悲剧的根源。而周慕云身边的另一个女人王靖雯则让他感性地体会了“真爱具有不可替代性”所带来的伤害,无疑,周慕云曾迷恋过王靖雯,甚至在小说里他把自己塑造成了王靖雯的日本男友,但她的真爱终究不属于周慕云,到日本追寻爱人去了,留给周慕云一丝痛苦和遗憾——影片立体地从男性和女性两个视角来完成主旨的表达,完整且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2046》的演员阵容巨星云集构成了它的另一特色,相对于其他影片明星扎堆不见光彩的尴尬,本片中演员的表演才华得到了非常到位的发挥。不得不把溢美之辞献给章子怡在影片中的精湛表演,她饰演的舞女白玲在形象和表情上虽然和其以往擅长的“狠角”十分相似,但这一次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她内心的变化,她对“放荡”外表和脆弱内心的演绎非常准确,每一个眼神和每一滴眼泪都有丰富的情感表达,可悲、可怜、可叹!应当说她完全超越了《卧虎藏龙》的成就,达到了新的表演高度。梁朝伟突破了《花样年华》中个性魅力大于演技的状况,表演上更加自然松弛,除去了很多矫饰,但和导演对他的绝佳评价尚有距离;作为演技派的巩俐依然保持了相当高的水准,只是造型设计上略显臃肿,当然这和她的演技发挥并没有关系;王菲和木村拓哉,表演水平一般,这和他们的角色造型感过强有很大关系;董洁扮演的可有可无的角色闪现二十秒钟,但让人惊艳;至于刘嘉玲,她在影片中的角色是否显得突兀且不论,她在开场的一段长镜头表演实无可圈可点之处,眼睛里除了眼泪没有任何东西,让人莫名,而后便沦为一个符号来回闪现,与其他演员的表演相形见绌。 《2046》不再神秘,5年的期待换回一片众说纷纭,而后无论视为经典还是糟粕,它都将淡出人们的视线,这是任何一部影片的规律。对于大导演而言,如果他相信自己的能力,就应尝试拍出新的电影,制造新的明星,而不能总是沿袭自己的套路,指望大牌演员刺激票房,更不要再拍“马拉松”式的电影了——今天,《2046》是成功的,但我更愿意相信:王家卫的墨镜后面是一双放眼未来的眼睛!
203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