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新手
网友们觉得即使高端的人才,他们在论文方面也会存在造假问题,而且是高技术的造假,真是令人咋舌。你们怎么看待这件事? 
我在写毕业论文的时候,整个人的感受就是特别的自信,特别的好,因为我在这4年中一直是非常认真的在学习一些专业知识,我对我们的专业本身也特别的感兴趣,所以我把毕业论文当成我自己的一个兴趣去做,在整个过程中,都是特别快乐的。
首先回答为什么论文难于通过吧。毕竟是考验你专业知识的,是你学了三四年后的成果展示,在某一方面的深入了解。如果你大学一直旷课,挂科,不肯好好学,那么不过是很正常的。再来就是查重率。很多学校都有论文查重机制,超过百分之几的重复率就要回炉重造。毕竟有些观点在网上被说过很多次,引用的话也要有限制,更希望能看到毕业生自己的想法。因此会比较困难。毕竟关于独创性和思想性,是很多大学生不具备的技能。而最为明显的原因,还有一点就是字数比较多,很多人整合好几篇论文都达不到要求。还有格式上的要求,很多人第一次接触这样比较专业的形式,而且还有统一化的要求。所以修改的次数比较多。这样就可以回答如何防止“论文抑郁症”了。好好学习本专业的内容,不逃课,不挂科。在准备论文期间,多呆在图书馆寻找专业有关资料,找到选题有关的国际文献自学。也可以联系导师询问这方面的书籍和材料,深入了解。针对查重问题,首先引用的资料要规范,结合自己的理解重新解读,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是很重要的。再者,尽量避免熟悉到烂大街的观点和论文选题。格式问题每个学校标准不同,可以询问学长学姐,联系导师,拿到历年的模板,并且改正。
我们从近代以来接受的是西方的教育模式,即专业化教育。大学本科是专业领域的通识教育,毕竟每个专业涵盖了众多的门类和研究方向,既然是通识,可以通过考试检验,但作为人文社科领域的学生,分析、综合和文字表达能力,单出一张卷子是考核不出来的。毕业论文需要专业化的书写,不可能把所有课程囊括在里面,而是选择一个领域,可以检验学生的专业分析和综合能力。当然了,本科论文,包括硕士论文在内,都不能要求太高的原创性,能把一个问题说清楚,并进行必要的阐释,得出一个以理服人的结论就可以。不少学校都有这样的规则,但不太合理。人文社科的学术杂志,预设的作者一般不包括本科生和硕士生,因为他们尚处在学术的初学阶段,在学术的研究以及语言表达能力都还是比较欠缺的。本科和硕士阶段主要是积累和训练,包括大量的阅读,通过阅读梳理出感兴趣的研究问题,在阅读的过程中做一些学术笔记。日本比咱们做得认真,许多学者最早发表的是研究笔记,而研究笔记跟正式论文是有差别的,可能不太成熟,但在研究和阅读中随时整理出来,如果恰好赶上了本领域的学术热点也可发表出来。本科和研究生的研究思考或阅读笔记很有必要,但不一定要急于发表。
首先要打开微信中的朋友圈。 按住右上角的相机按钮约2-3秒钟,此时便会出现发表文字的文字框。 在文字框中输入所要发表的文字(文章)。 写好后,点击“发送”。 假如你在朋友圈发了评论 ,当有人给你反馈或者有对你的评论的时候, 系统会给你一条提示, 你看到提示就知道了。
网友们觉得即使这样高端的人才,他们在论文方面也会存在这样的造假问题,而且是这样高技术的造假,真是令人砸舌。
我感觉我会用我太难了这句话,因为最近就是特别流行这句话,我在写论文的当中,其实是遇到很多困难的,并且有好多好多的问题都要去解决,还有就是老师他经常会给我挑出一些问题。我每次都要在里面不停的修改,而且还要在网上不停的找资料,就让我感觉到特别的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