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10

1034181008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工业控制计算机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xiongqixx

已采纳
浅论运动控制新技术在机械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 摘要:目前,运动控制新技术已经逐渐发展成熟。运动控制新技术在机械工业自动化领域中得到推广和应用,必将促进机械工业自 动化的发展。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了运动控制新技术在机械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 关键词:运动控制新技术机械工业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新 技术不断引导传统产业实施变革。机械工 业作为传统产业之一,在这种潮流的影响 下也在逐渐开展一场大规模的机电一体化 技术革命。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电子电 力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各个国家的 机电一体化产品层出不穷。在机电一体化 技术迅速发展的同时,运动控制技术作为 其关键的组成部分,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 发展和进步。本文主要介绍全闭环交流伺 服驱动技术、可编程计算机控制器、直线 电机驱动技术和运动控制卡等几项具有代 表性的新技术。 1全闭环交流伺服驱动技术 交流伺服系统在一些定位精度或动态 相应要求比较高的机电一体化产品中的应 用越来越广,其中数字式交流伺服系统更 符合目前数字化控制模式这一潮流,并且 这一系统使用简单,便于调试。数字是交 流伺服系统运用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器作 为驱动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可以对电机轴 后端的光电编码器进行位置采样,从而在 驱动器和电机之间构成位置和速度的闭环 控制系统,并且充分发挥数字信号处理器 的高速运算能力,进而自动完成整个伺服 系统的增益调节,甚至还可以跟踪负载的 变化,实时调节系统增益。 这种数字式交流伺服系统在一般工作 在半闭环的控制方式中,也就是伺服电机上 的编码器既要作为速度环,同时也要作位置 环。但是这种控制方式存在一个弊端,也就 是不能克服和补偿传动链上的间隙和误差。 为了能够实现更高的控制精度,一般应该在 最终的运动部分安装上高精度的检测元件, 从而实现全闭环控制。相对比较传统的全 闭环控制方法是伺服系统只是接受速度指 令,完成对速度环的控制,而位置环的控制 是由上位控制器来完成的。这样,就增加了 上位控制器的难度,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 伺服系统的推广和应用。 目前,国外的数字式伺服系统发展比 较好,出现了能够很好地实现高精度自动 化设备的运行,这就是全闭环数字式伺服 系统。这一系统能够有效克服上述半闭环 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伺服驱动器可以直 接采用装在最后一级机械运动部件上的位 置反馈元件作为位置环,电机上的编码器 只是作为速度环。这样一来,伺服系统就 可以消除机械传统上存在的间隙,也可以 补偿机械传动件的制造误差,从而实现真 正的全闭环位置控制功能,得到较高的定 位精度。 2计算机控制器技术 目前,可编程计算机控制器已经成为 新一代可编程控制器。与传统的可编程控 制器相比,可编程计算机控制器最大的特 点在于它类似于大型计算机得分是多任务 操作系统和多样化的应用软件的设计。传 统的可编程控制器大多采用单任务的时钟 扫面或监控程序来处理程序本身的逻辑运 算指令和外部的I/O通道的状态才与与刷 新。结果是这样的处理方式直接导致了可 编程控制器的控制速度主要有应用程序的 大小来决定,这与I/O通道中高实时性的 控制要求并不相符。但是,可编程计算机 控制器却能完全解决这个问题,主要表现 在可编程计算机控制器采用了分时多任务 机制打造应用程序的运行平台,这样应用 程序的运行周期与程序的大小没有必然的 联系,而是由操作系统的循环周期来决定 时间的长短。因此,可编程计算机控制器 能将应用程序的扫描周期同外部的控制周 期分开来,从而满足了实时控制的要求。 随着电子计算机中央处理器技术的发展, 电子计算机处理数据的能力极大地提高, 这就为可变成计算机控制器提供了相应的 硬件技术支持。 可编程计算机控制器在工业控制中已 经显现出了强大的优势功能,体现了可编 程控制器与工业控制计算机及分布式工业 控制系统技术的相互融合。虽然说这一技 术的发展历程并不长,还仍是一项正被探 索的技术,但是其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各 个领域中,显示出了强大的生机与潜力。 3直线电机驱动技术 机床进给伺服系统中应用直线电机技 术,近些年来得到了世界范围内机床行业的 重视,特别是在西欧的发达工业地区,已经 出现了“直线电机热”这一高潮。在机床 的进给系统中,运用直线电机直接驱动比原 旋转电机传动的最大优势是取消了从电机 到工作台之间的机械传动环节,进而将机床 进给传动链的长度缩短为零,因此这种传动 方式有被称为“零传动”。正是因为这种“零 传动”的方式,给机床带来了原旋转电机驱 动方式无法达到的性能和优势。 这些性能和优势主要体现在:快速响 应。由于伺服系统中直接取消了一些响应 时间较长的机械传动建,使得整个闭环控 制系统的反应速度大大提高,变得快速直 接;高精度。直线驱动系统取消了由丝杠 等机械结构所产生的传动间隙和误差,减 少了插补运动时因传动系统之后所可能带 来的跟踪误差,运用直线定位检测反馈控 制,大大提高了机床的定位精度;高传动 刚度。由于直接驱动避免了气动、变速和 换向时因为中间传动环节的弹性变形、摩 擦磨损和反向间隙所造成的运动滞后现 象,提高了传动刚度;行程长度不受限制。 在导轨上通过串联直线电机,可以无限制 地延长其行程长度,具有过去间接驱动系 统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噪音低。由于现代 工业生产所要求的排放的噪音具有一定的 指标,而直接驱动系统由于取消了传动丝 杠等部件的机械摩擦,同时其导轨又可以 采用滚动式或者磁悬浮式,因而大大降低 了运动时所产生的噪音;高效率。无中间 传动环节,消除了机械摩擦时的能量损耗, 大大提高了传动效率。 4运动控制卡 运动控制卡是一种上位控制单元,主 要运用于工业电子计算机和各种运动控制 场合上。之所以运动控制卡能够出现,主 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为了满足 新型数控系统的标准化、柔性和开放性的 需求。运动控制卡可以自行调节,来达到 上述要求;其次,对运动控制模块硬件平 台的需求。当前,各种工业设备、国防装备 制造与操作、医疗智能设备在进行自动控 制系统研制和改造过程中急需运动控制模 块硬件平台,而运动控制卡则能满足上述 要求;第三,发挥电子计算机功能的需求。 电子计算机在各种工业现场的应用,要求 配备相应的控制卡来提高电子计算机的性 能和功能。 目前,由于运动控制模式在国外自动 化设备的控制系统中相当流行,因而运动 控制卡耶行程了一个独立专门行业,不少 国外的公司专业从事运动控制卡的研发, 在国内,也有同类产品的出现,并已经被成 功地应用到数控打孔机、汽车零部件性能 检验等自动化设备上。 参考文献 [1]江平宇网络化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技术(第1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 社, [2]王德祥柔性控制技术在包装机械自动 化中的应用[J]石油化工应用,2007(4) [3]冯衡滨试论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 展[J]民营科技,2008(2)

工业控制计算机论文

115 评论(9)

Sinbo_Dog

PLC和变频器在中央空调系统中的节能应用  摘要:介绍一种以PLC作为总控制部件,采用变频器控制中央空调冷冻水循环泵,构成恒压  循环供水;变频调速循环供水,以及用PLC控制一台软起动器分别起动4台井水泵的控制系统。  从而实现节能的目的,提高系统的可靠性,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关键词:PLC;变频器;软起动器;节能  1引言  晶澳太阳能有限公司采用3台设备制冷机组用  于生产设备制冷,设备冷冻水循环泵2台,额定功  率30kW,一备一用。另采用2台空调制冷机组用  于环境制冷,空调冷冻水循环泵3台,额定功率  37kW,二用一备。两种循环水泵均为工频全速运转,  由于设备冷冻水采用传统的固定节流方式来满足生  产设备恒压供水要求和空调冷冻水采用固定节流的  方式实现调节室内温度的目的,造成了大量电能的  浪费,减短了水泵和阀门的使用寿命。现改造为由  PLC作为核心控制部件,由变频器和设备冷冻水泵  组成恒压供水系统。空调冷冻水根据温差△T控制  原理,由变频器,PID温差控制器,温度变送器,  循环泵组成温差△T控制变频调速系统。  现公司有4口水井,井水泵额定功率为75kW,  采用工频恒速运行。井水统一供给两种制冷机组冷  却水、其他车间用水、消防用水等。由于井水泵的  自耦降压起动方式控制机构宠大,故障率高。现改  造为由PLC控制一台软起动器分别起动4台井水泵  的起动方式。  2硬件配置  设计选用一台PLC作为核心控制部件,控制井  水泵的软起动,设备冷冻水恒压供水和空调冷冻水  的变频调速。其中,PLC选用Siemens公司的s7-200,  CPU选用S7-222,电源模块一块,数字扩展模块选  用EM223 24VDC 16输入/16输出。共24个输入点,  22个输出点。数字量输入主要有循环泵手/自动运行  方式的切换,循环水泵和井水泵的手动启/停操作和  井水流量反馈。数字输出点用于19点继电器输出和  两个冷冻水系统故障报警和井水流量报警。  变频器选用MicroMaster430系列2台,一台额  定功率30kW,用于控制设备冷冻水循环泵,另一  台额定功率37kW,用于控制空调冷冻水循环泵。  MicroMaster430系列变频器是风机类和水泵类的专用变频器,它拥有内置PID调节器,可以提高供水  压力的控制精度,改善系统的动态响应。软起动器  选用SIRIUS 3RW40系列一台,额定功率75kW,  用于软起动井水泵。PID温差控制器一台,选用  Transmit(全仕)G-2508系列PID双路温差控制器,  用于设定温差,并将PID处理后的4~20mA的模拟  信号送至变频器。压力变送器一个,用于检测设备  冷冻水的管网压力,并将压力信号反馈给变频器。  温度变送器两个,用于检测蒸发器两端的温度,并  将温度信号送至PID温差控制器。  3控制方案设计  1设备冷冻水恒压供水控制方案设计  控制原理如图2所示,设备冷冻水循环系统是  一个密闭的系统,由1#,2#循环泵供水,供水压力  要求在0±5Mbar。正常情况下,一台循环泵工  频全速运转时,出水压力可达5 Mbar。具有很大  的裕量,为避免电能的浪费,将设备冷冻水循环系  统设计为恒压供水系统。方案设计有手动/自动两种  工作方式。  在手动方式下,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现  场决定起/停水泵的变频运行,并设最高优先控制  级,不受PLC的自动控制,以保证检修或出现故障  时的安全使用。  自动方式控制过程:将控制面板上设备冷冻水  泵的手动/自动开关,打到“自动”档,由井水泵的运  行给定PLC设备冷冻水泵的起动信号,PLC控制  KM11吸合,并与变频器通信,由变频器1F软起动  1#循环泵。压力变送器检测设备冷冻水管网压力,  转化为4~20mA的模拟信号反馈至变频器1F,变频器1F通过内置的PID将检测压力与压力给定值  进行比较优化计算,输出运行频率调节1#循环泵  的转速。当压力变送器检测到的管网压力低于给定  压力时,变频器输出频率上升,增加1#泵的转速,  提高管网压力;反之,则频率下降,降低1#水泵的  转速。为防止备用泵在备用期间发生锈蚀现象,在  自动控制方式下,将1#、2#循环泵设置起始/停止周  期,使其自动定时循环使用。  为避免在水泵切换时,管网压力变化过大,应  采取必要的起/停时间协调措施,以尽量保证水压的  稳定,并在切换过程中,对压力检测信号进行一定  延时的“屏蔽”,防止变频器在较高的压力信号下不  起动。切换过程为:当设定的循环周期已到时,屏  蔽压力检测信号。将正在运行的水泵的频率升至  50Hz后切换为工频运行,之后将备用泵变频起动  (备用泵与运行泵不固定),在频率升至30Hz时,  切除工频泵,并取消对压力信号的屏蔽,恢复正常  运行,如此循环。在水泵切换时为了防止KM11与  KM12、KM21与KM22、KM11与KM22误动作同  时吸合发生故障,须将它们电气互锁和程序互锁。  当工作泵发生故障时,则立即停止工作泵,将备用  泵投入变频运行,并输出声光报警,提示工作人员  及时检修,当变频器发生故障时则停止水泵运行立  即输出报警。  2空调冷冻水系统循环泵变频调速控制方案设计  控制原理如图3所示,空调冷冻水系统的供回  水温度之差反映了冷冻水从室内携带热量的情况。  温差大,说明室内温度高,应提高冷冻水泵的转速,  加快冷冻水循环;反之,温差小,说明室内温度低,  可以适当降低冷冻水泵的转速,减缓冷冻水循环。  一般中央空调冷冻水系统设计温差为5oC~7oC。通  过温差△T控制,控制冷冻水系统的循环状态,可  以降低能源损耗,延长水泵的寿命。此外,空调冷  冻水系统是一个密闭的系统不必考虑恒压问题。  差控制器和循环泵温差闭环变频调速系统,控制冷  冻水泵的转速随着室内热负载的变化而变化。工作  过程为:温度变送器1、2分别在空调机组蒸发器输  入和输出端测得温度后,转换为4~20mA的标准信  号送入PID温差控制器,经PID与给定温差值比较  处理后,输出4~20mA的标准信号到变频器2F的  模拟量输入端,变频器2F输出相应频率,调节循环  水泵的转速,达到控制温度的目的,形成一个完整  的闭环控制系统。系统设计为手动和自动两种控制  方式手动方式工作过程与设备冷冻水泵手动工作方  式类似自动控制过程为:将控制面板上的空调冷冻  水循环泵手动/自动控制开关打到“自动”档,系统将  在自动方式下运行,由井水泵的运行给定PLC空调  冷冻水泵起动指令后,首先控制KM31吸合投入3#  循环泵变频运行,由温度变送器1、2检测蒸发器两  端的温度,并将温度信号送到PID温差控制器,PID  温差控制器将检测到的温差与给定温差比较处理后  的标准信号反馈给变频器2F。若检测到的温差大于  温差给定值时,变频器2F提升输出频率,提高水泵  的转速,加快冷冻水的循环;反之,则降低频率,  降低水泵转速。在自动运行方式下,将3台水泵设  定自动循环周期,定时自动循环使用。3台水泵的  开闭顺序为“先开先关”的顺序,当室内热负荷加  大时,若变频器2F的输出频率已升至50Hz,经一  定延时(如20min),当检测温差值仍大于温差给定  值时,通过PLC程序控制,把3#水泵切换为工频运  行,再投入4#水泵变频运行,如此循环,直到变频  运行5#水泵。当3台水泵被全部投入运行,且变频  泵频率已至50Hz,经延时若频率仍没下降,则由  PLC输出报警,提醒工作人员及时修改空调机组设  定值;相反,当室内热负荷减小时,变频器2F降低  输出频率,降低5#泵的转速,当频率降到20Hz时,  若检测温差值仍低于温差给定值时,经延时(如  20min),停止3#泵,依此类推。为保证变频器2F  只控制一台水泵,将KM31、KM41和KM51电气  互锁和程序互锁,同时须将KM31与KM32、KM41  与KM42、KM51与KM52电气互锁。当变频器2F  或水泵发生故障时,由PLC输出声光报警,提示工  作人员及时检修。  3井水泵软起动控制方案设计  如图1所示,利用PLC控制一台软起动器,即  可分别起动4台井水泵将井水泵的运行方式设计为  手动方式。具体控制过程为:按下控制面板上相应的起动按钮,如按下6#泵起动按钮,PLC控制KM61  吸合并运行软起动器,软起动6#井水泵。当软起动  器起动完毕后利用其辅助触点反馈信号给PLC,  PLC断开KM61并立即闭合KM62,将6#井水泵切  入工频运行,并停止运行软起动器,依此类推。为  防止软起动器同时起动两台以上的井水泵,须将  KM61、KM71、KM81、KM91电气互锁和程序互  锁,另须将KM61与KM62、KM71与KM72、KM81  与KM82、KM91与KM92电气互锁,  4 S7-200与MM430变频器的通信设置  S7-200PLC作为核心控制部件,它有总线访问  权,可以读取或改写变频器的状态,控制软起动器  的运行状态,从而达到控制和监视设备运行状态的  目的。系统采用总线式拓扑结构,两台变频器采用  总线接插件连入总线。S7-200选用S7-222CPU,软  件采用WIN2。采用西门子Profibus屏蔽电缆及9  针D形网络连接头。利用S7-222的自由通信口功  能,即RS485通信口。由用户程序实现USS协议与  两台MM430变频器通信。在硬件连接完毕后,需  要对两台MM430变频器的通信参数进行设置,如  表1所示。  5软件设计  在应用设计中,PLC起到“总监总控”的角色,  可以对两台变频器的状态进行查询和控制。程序首  先将S7-222的通信口初始化为自由通信口方式,然  后程序进入一个顺序控制逻辑功能块。控制顺序为:  手动起动井水泵,在井水流量满足要求的情况下,  自动运行设备冷冻水循环泵和空调冷冻水循环泵。  在PLC的程序中设计了井水泵的手动软起动井水泵  控制、设备冷冻水循环泵和空调冷冻水循环泵自动  定时循环程序;同时设计了设备冷冻水循环泵和空调冷冻水循环泵的手动控制程序。在本系统中采用  了变频器自身控制的方法,这样就省去了对PLC的  PID算法的编程。  6结论  本系统设计实际应用运行一个夏季后,得出与  上个季度循环水泵电能消耗数据及故障次数如表2  所示。数据显示,系统改造后节能达30%以上,并  且在春,秋、冬季节空调冷冻水循环泵的节能效果  会更加明显,并且故障发生次数大幅下降。因此采  用调速调节流量的方式,可以大幅度降低截流能量  的损耗,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并能延长水泵的寿  命,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  生产效率。  参考文献  [1]王仁祥,王小曼变频器在中央空调中的应用通用变  频器选型,应用与维护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176-  [2]西门子有限公司MM430通信设置MICROMASTER  430使用大全  [3]蔡行健S7-200模块深入浅出西门子S7-200PLC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出版社,2003:95-  [4]原魁,刘伟强变频器基础及应用北京:冶金工业出  版社,  [5]罗宇航流行PLC实用程序及设计(西门子S7-200系  列)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叮叮猫进士 回答采纳率:2% 2010-03-24 20:38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交流变频调速技术已经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其应用越来越广泛。而电梯作为现代高层建筑的垂直交通工具,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随着人们对其要求的提高,电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拖动技术已经发展到了变压变频调速,其逻辑控制也由PLC代替原来的继电器控制。  通过对变频器和PLC的合理选择和设计,大大提高了电梯的控制水平,并改善了电梯运行的舒适感,使电梯得到了较为理想的控制和运行效果。并利用旋转编码器发出的脉冲信号构成位置反馈,实现电梯的精确位移控制。通过PLC程序设计实现楼层计数、换速信号、开门控制和平层信号的数字控制,取代井道位置检测装置,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平层精度。该系统具有先进、可靠、经济的特色。该电梯控制系统具有司机运行和无司机运行的功能,并且具有指层、厅召唤、选层、选向等功能和具有集选控制的特点。  关键词: 电梯; PLC; 变频调速; 旋转编码器  ABSTRACT  As China'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exchange of VVVF technology has entered a new era, its application more The elevator as a modern high-rise building the vertical transport, and is closely related to people's lives, as people raise their requirements, the lift has bee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ts technology has developed to drag the PSA Frequency Control, the logic control Also by the PLC to replace the original control   Through the PLC chip and a reasonable choice and design, Greatly improving the control of the elevator, the elevator and to improve the operation of comfort, so that the lift has been better control and operation And using a rotary encoder pulse a position feedback, and lift the precise control of PLC program designed to achieve through the floor count, for speed signal, to open the door of peace control of the digital control signals to replace Wells Road location detection devices, improving the reliability of the system accuracy of the The system has advanced, reliable and economic The elevator control system has run drivers and drivers operating without that manual and automatic features, and with that layer, called the Office for the election of the Commission to function, with election-control   Keywords: lift ; PLC; VVVF; rotary encoder  目 录  1 绪论 1  1 PLC控制交流变频电梯的简介 1  2 电梯控制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2  3 题目选择的来源与意义 3  4 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 3  2 电梯设备的介绍 4  1 电梯设备 4  1 电梯的分类 4  2 电梯的主要参数 4  3 电梯的安全保护装置 5  3 变频器的选择及其参数计算 7  1 变频器的分类 7  2 变频器的选择 7  1 变频器品牌型号的选择 7  2 变频器规格的选择 8  3 选择变频器应满足的条件 8  3 VS-616G5型通用型变频器 8  4 变频器有关参数的计算 10  1 变频器容量的计算 10  2 变频器制动电阻的计算 11  4 PLC的选择及硬件开发 12  1 PLC简介 12  2 控制器件的选择 14  1 PLC的选择 14  2 轿厢位置的检测元件 14  3 PLC硬件系统的设计 16  1 设计思路 19  2 I/O点数的分配及机型的选择 21  5 系统软件开发 25  1 电梯的三个工作状态 25  1 电梯的自检状态 25  2 电梯的正常工作状态 25  3 电梯的强制工作状态 26  2 系统的软件开发方法确定 26  1 软件设计特点 26  2 软件流程 27  3 模块化编程 29  3 系统的软件开发 30  1 电路的开关门运行回路 30  2 电梯的外召唤信号的登记消除及显示回路 33  3 利用旋转编码器获取楼层信息 35  4 呼梯铃控制与故障报警 35  5 电梯的消防运行回路 36  结 论 38  致 谢 39  参考文献 40  附录 Ⅰ VS-616G5型变频器的常用参数 41  附录 Ⅱ VS-616G5变频器主要参数设置表 42  附录 Ⅲ 梯形图 43
135 评论(14)

xianxin81

我最近联系过两个杂志社都是通过邮局汇款的。收款人为杂志社名。该杂志由江苏省计算技术研究所主办,建议通过114查固定电话咨询后再汇款为妥。
310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