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uxiaorong
一、 托马斯·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提出“范式”的概念。库恩对科学发展持历史阶段论,认为每一个科学发展阶段都有特殊的内在结构,而体现这种结构的模型即“范式”(PARADIGM)。范式通过一个具体的科学理论为范例,表示一个科学发展阶段的模式,如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之于古代科学,托勒密天文学之于中世纪科学,伽利略的动力学之于近代科学的初级阶段,微粒光学之于近代科学的发达时期,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之于当代科学。 范式具有实用主义的倾向,它保证了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内某些问题具有特定的解,赋予围绕这些问题而展开的研究以崇高的价值。因此,它具有收敛型思维的特点。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范式即共同体,如科学家共同体、文学家共同体、现代网络诗人共同体(呵呵,不过现在网络诗人好象还没形成共同体)。说白了点,范式就是某一个历史时期为大部分共同体成员所广泛承认的问题、方向、方法、手段、过程、标准等等。合理性是相对于范式而言的。从范式以外看到的明显谬误在范式中却是合理的。这有点像相对主义,但比相对主义高明。范式虽然是可比的,但是它们之间并无优劣之别。 二、 反传统、反规则只是在我们的时代才被鼓励,因为它们可能体现出创新。我们正处在由一个范式向另一个范式转变的时期——尤其是在文学方面,而文学里尤推诗歌文本。 从历史上来看,一般也是在过渡期创新才被推崇。一旦范式稳固下来,人们往往就趋于保守、不宽容。 而且,范式只是一个理论假设,它是根据经验事实提出来的。也许我们将要进入的是无范式的时代。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推动下,各种文明文化不断地碰撞融合,使人们的多元观念不断加强,能被普遍接受的原则、标准等会不断减少的。 现在相对主义比较流行。在我看来,相对主义是范式的简化。也许将要出现的是另一种形式的范式,范式与范式的区别主要不在时间上,而是在空间地域上。 范式: “范式”是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提出的一个词汇,此著一问世,这词汇立刻被学界接受,并且围绕之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库恩长期以来研究科学史,他发现一种累积性的科学史观统治着这个领域,但这种认识他认为是不能真正反映科学史本貌的。库恩自述一旦他找到了“范式”这个词汇,一切的困惑当即冰释。不过这个“范式”,却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字眼。如果非要简单的概括的话,它的内涵有两层意思:(1)科学共同体的共同承诺集合;(2)科学共同体共有的范例。再进一步,(1)可以简化为一种约定,(2)就是范例 范式是研究问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使用的一套概念、方法及原则的总称。范式解决的问题必须是有解的,才有效。 
楼主你好。现代经济学有两种主流经济学范式:一种是“新古典”的经济学方法,一种是“新凯恩斯主义”范式。这两种经济学范式研究问题是采用的基本假设有时是对立的,并从基本假设出发可能得到相互对立的结果。两者时常相互批评与指责,但在各自领域都具有说服力。 经济学教材中所列举的厂商理论、均衡理论等不等同于“新古典”范式,这些是应用“新古典”范式而得出的结论。“新古典”范式的实质有两点:①它是一种方法论。一般说来,它以一般性的假设作为起点,利用严密的演绎推理,最后得出符合直觉的推论;②它继承了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核心-萨伊定律(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竞争的力量会通过对价格的作用让市场不均衡回复到均衡状态) “新凯恩斯主义”范式偏向于强调市场自身的缺陷(如信息不对称等),以此为出发点构造理论体系。它比“新古典”范式更强调需求的作用,认为总需求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宏观经济变化。(比如货币政策中,大幅上调利率,会提高融资成本,减少人们的融资需求,进而抑制投资、影响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