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大夫
南北朝文学bai是从汉末建安(du196)开始,到隋文帝统zhi一中国(589)结dao束,约400年的文学回史。答包含:建安文学,正始文学, 西晋太康文学,东晋文学, 南朝文学, 北朝文学创作背景(魏晋南北朝文学所处的时代、政治、思想、文化环境):1、魏晋南北朝四百年间的时代特征是战乱和分裂。2、由于政权的更迭频繁,统治集团中为了争夺权力的斗争也充满着杀气,许多文人被卷入政治斗争而遭到杀戮3、这一时期思想文化界的特点是:儒学衰微,玄学兴起,清谈成风,佛道盛行 。4、汉末世风与士人心态察举制度与人物品评:汉末的察举制度。在这种察举制度的影响下,士族中流行乡党评议的风气,如许劭与从兄许靖“俱有高名,好共核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故汝南俗有月旦评焉”。此外,郭太也以关于鉴人而名闻天下。魏文帝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以后,人物品评的风气更加兴盛。(二) 士人的政治地位:汉末的两次“党锢”之祸。经学传统的打破。(三) 士人思想的变化:士人的出世之心和英雄意识。士人个体意识的萌生及其对文学观念的影响。文人集团的出现。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卷 吴越王钱镠 (852~932) 五代十国时吴越国的建立者。字具美,小字婆留。杭州临安(今浙江临安北)人。 钱镠少年时曾贩私盐。唐僖宗乾符二年(875),浙西镇遏使王郢起兵反抗朝廷,临安石镜镇将董昌招募乡兵,钱镠投充偏将,从破王郢。六年,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南下到临安,他领兵狙击。淮南(今江苏扬州北)节度使高骈赞赏之,遂即推荐董昌为杭州(今属浙江)刺史,以钱镠为都知兵马使。中和二年(882)后,浙东(今浙江杭州)观察使刘汉宏谋取浙西,与董昌互攻数年。光启二年(886),董昌采纳钱镠建议,全军渡江进击,消灭了刘汉宏之众,占领越州(今浙江绍兴),平定浙东。三年,唐以董昌为越州观察使,钱镠为杭州刺史。自此,董昌和钱镠分据浙东、西。 铁镠铁券 唐乾宁四年(897),昭宗赐给钱镠的纪功铁券 当时,孙儒、杨行密与钱镠争夺润(今江苏镇江)、常(今属江苏)、苏(今属江苏)诸州,这一带处于混战状态。大顺二年(891),钱、杨联合,钱镠占领了苏州。景福元年(892)合兵,败孙儒于宣州(今安徽宣城)。景福二年,唐以董昌为威胜军(越州军号)节度使,钱镠为镇海军(今江苏镇江)节度使。 乾宁二年(895),董昌自称罗平国皇帝,改元顺天。钱镠发兵进攻,三年,攻占越州,杀董昌。唐以钱镠为镇海、镇东(威胜改名)两镇节度使,兼有浙东、西之地。 钱镠势力强大时占地十一州。其子孙又占福州(今属福建),置秀州(今浙江嘉兴),共十三州。天复二年(902)唐封钱镠为越王。天祐元年(904)又封他为吴王。开平元年(907)后梁封钱镠为吴越国王。自唐末起,钱镠绕道向中原政权贡奉无缺。后梁贞明四年(918),吴取虔州(今江西赣州),钱镠改由海路入贡汴、洛。 钱镠晚年敬礼文士,吴越境内的文化有所发展。他在位期间,筑捍海石塘,置龙山、浙江两闸,以遏潮水内灌。在太湖流域兴修水利,境内河浦,都造有堰闸,以时蓄泄,不畏旱涝,并建立水网圩区的维修制度。这些措施,有利于境内农业生产的发展。他开拓杭州城郭,大兴土木,悉起台榭,有“地上天宫”之称。后唐长兴三年(932)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