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生活中的物态变化论文题目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95

3231134189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生活中的物态变化论文题目

4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bananacat

已采纳
过年要放烟火,离得稍微远点的烟火炸开时,是先看见在空中炸开,然后才听见了声音,这是因为光的传播速度比比声音的传播速度要快,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乘以10的8次方米每秒,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米每秒。

生活中的物态变化论文题目

326 评论(12)

zoujuan1127

长期使用的白炽灯灯丝变细——升华; 夏天,湿衣服很快干了——汽化; 冬天,屋顶瓦片上的霜层增厚——凝华; 秋天,早晨出现浓雾——液化; 春天,冰雪融化了——液化; 把铁水倒入模具内制成铁制品——凝固 熔化。冷冻动物油放入热锅后会慢慢变成液态 凝固:上面的反过程 汽化。烧水的过程,冒出来气体的过程 冷凝:烧开水后,揭开壶盖,从壶盖上滴落的水 珠实际就是气体冷凝下来的 升华。卫生球放置在衣柜里最后消失的过程 凝华。严寒的冬天,玻璃窗上结的冰晶的过程 冬季喝刚出锅的汤时,看到汤面没有热气,好像汤不烫,但喝起来却烫嘴,因为汤面上一层油;阻止了液面下水的蒸发,平时看到的热汽正是液面蒸发出来的水蒸汽遇冷液化而形成的.液化气是用压缩体积的办法使气体液化装在钢罐中的,使用时,通过减压阀,液化气的压强降低,液态变成气态进入灶中燃烧. 烧水或煮食物时,喷出的热蒸汽比热水、热汤烫伤更严重.因为经它们变成同温度的热水、热汤时,要放出热量(液化放热)手沾点凉水拿刚出笼的熟馒头时不觉得怎么烫手.这是因为热馒头接触手上的凉水时,凉水迅速汽化而吸走大量的热,传到手上的热量少了,短时间内手不觉得烫.冬天水壶里的水烧开后,在壶嘴一定距离处才能看到“白气”,而紧靠壶嘴的地方看不到“白气”.这是因为紧靠壶嘴的地方温度较高,壶嘴喷出来的水蒸气不能液化.而距壶嘴一定距离的地方温度低,壶嘴喷出来的水蒸气放热液化成小水滴,即看到的“白气”· 当锅烧得温度较高时,洒点水在锅内,会发出“吱吱”的声音,并冒出大量“白气”,这是水先汽化后液化的现象.在热锅里和烧得温度很高的锅里滴有同样的一滴水,热锅里水滴先蒸干.原因是水滴滴入温度很高的锅中,接触处的水急剧汽化形成一层水蒸气,这层水蒸气托起尚未汽化完的水滴,减缓了水滴汽化的速度,同时引起了水滴的跳动,跳动过程中,由于水蒸气的散失,水滴受重力作用下落,将又与锅接触,再次形成一层水蒸气而托起水滴.如此反复,水滴不断跳动,并且逐渐减小直至消失,汽化时间当然长一些,所以后蒸干,而水滴在热锅中直接汽化,很快蒸干.煮食品时,并不是火越旺越快,因为水沸腾时的温度是不变的,即使再加大火力,也不能提高水温,而结果只是加快了水的汽化,使锅内的水干得快
340 评论(8)

tanzhi2005

初中物理: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
271 评论(9)

1275177062

水结冰,冰化水,樟脑丸变小(升华),
351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