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艺术背后的故事论文范文大全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58

anqixmc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艺术背后的故事论文范文大全

4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白杨树木

已采纳
《我爱剪纸》  每当我看见剪纸艺术家在一张张纸上飞快地挥舞着剪刀,创作者栩栩如生的作品时,我便不禁赞叹不已。在我的语文书上,就有着四幅剪纸作品。   瞧瞧这四幅剪纸。没每一幅上的人物,动物都惟妙惟肖。或与动物嬉戏,或翩翩起舞,或与伙伴互相帮助,或津津有味的读书,一副其乐融融的样子。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翩翩起舞的一幅:一位十几岁的姑娘在花海里翩翩起舞。她身着少数民族的服装,跳着优美的民族舞,给人一种民族团结友爱的和谐气息。她的身后是一丛丛的蒲公英。一眼望去,无边无际,洁白如雪,仿佛给大地铺上了一层白色的绒毯。一副美不胜收的样子,使我不禁来到了想象的王国   从前,有一位心地善良,富有爱心的壮族姑娘。她的名字叫做玛日娜,今年17岁了。玛日娜从小就熟读四书五经,她非常爱学习。玛日娜还是一个非常热情好客的人。她总是喜欢将天南海北的客人请到自家家里,为他们唱歌,请他们在自家吃饭,让客人们永远也忘不了壮族人民的热情。   回到现实的生活中,我不禁在一次对这幅剪纸作品啧啧赞叹。这就是我国着名的民俗文化——剪纸。它是华夏广大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处处都散发着华夏广大劳动人民团结,和谐的气息。   今天,我看见一幅剪纸:画面上一个少年牵着两头骆驼走在充满生机的大草原上。缤纷的色彩,栩栩如生的人物,深深地吸引了我,我的思绪飞向了辽阔的大草原。   有个男孩叫小傲,他的家在沙漠深处。目力所及,除了黄沙,还是黄沙,身前身后,梦里梦外,总是漫天的黄沙。   有一天,家里来了一位远方的客人,客人的家在大草原上,他向小傲描述着草原的美丽。小傲兴奋不已,也羡慕不已,他多么渴望自己能亲眼看看大草原啊!   一年又一年,小傲慢慢长大了,他对草原的渴望也越来越强烈!终于可以独自出远门了,小傲带足了干粮和水,向家人告别后,牵着心爱的两头骆驼出发了。   小傲和骆驼不知翻过了多少座高山,也不知跨过了多少道深涧。饿了就吃干粮,渴了就喝几口水,脚上磨出了一个个血泡,但这与渴望无比的草原又算得了什么?他一点也不在乎疼痛。   不知走了多少天,挪着疲惫的步子,小傲坚定地走着走着。忽然,骆驼发出欢快的嘶鸣。小傲放眼望去,一片绿色的东西映入了他的眼帘,是草原哪!小傲高兴得哼起歌来。似乎骆驼太通人性了,竟被这欢快的气氛感染了,跟着小傲的歌不时附和着叫两声。   空气是那么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小傲通过歌声来表示满心的愉快。天底下,一碧千里,羊群一会儿上了四周的小丘,一会儿又下来,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线条柔美的白色大花,到处翠色欲流,使人惊叹,也让人舒服,两只骆驼静立不动,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小傲在这里安家了,和骆驼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   一把剪刀一张纸,这就是咱中国的剪纸!

艺术背后的故事论文范文大全

190 评论(8)

majiyu2004

Ophelia 奥菲利娅 Painting Date: 1851-52 Medium: Oil on canvas Size: 2 x 8 cm Location: Tate Britain, London, England 米莱最有名的作品之一。美妙的背景,人物表情也相当动人,但比起沃特豪斯(John Williams Waterhouse)的同名作品就不够优美了。 奥菲利娅是哈姆雷特中悲剧人物,是美好而脆弱的东西的象征。她的爱人杀死了自己的父亲,皇室的阴暗让纯情的少女崩溃,终于选择了死亡。 伊丽莎白·希达尔,她曾经为米莱斯的《奥菲利亚》当过模特儿。希达尔是个身材苗条、长着栗色头发的姑娘,她因为患肺病脸上常常浮现异常的红晕,她纤弱的体质让人爱怜。罗塞蒂被她富有艺术灵感的柔弱打动而深深地爱上了她,但由于罗塞蒂的经济状况和希达尔的健康状况都同样不好,他们迟迟没有结婚而保持着一种哥特式的精神恋爱。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罗塞蒂又爱上了兄弟会的另一个模特儿珍妮·波尔蒂尼,珍妮比希达尔更健康美丽。他纠缠在对这两个女郎的感情中无力自拔,后来直到珍妮嫁给了他的追随者莫里斯(William Morris,1834-1896),罗塞蒂才终于与希达尔结婚。他与珍妮的恋情在希达尔心中留下了极大的阴影,导致她在婚后郁郁寡欢,精神痛苦加上疾病的折磨,终于使她在婚后第三年吞食过量的鸦片自杀。希达尔的死给罗塞蒂的心灵带来巨大的创伤,在入敛的那一天,罗塞蒂把为她写的诗稿全部放入棺内,若干年后,他又想凭记忆把这些诗重新写出来发表。后来,在亲友们的劝说下,他才同意将棺内的诗稿取出。 模特和被米莱斯画的《奥菲利亚》是一样的命运是我特别喜欢的而故事。
287 评论(15)

02452435

关于肖邦 肖邦一家住在一个伯爵夫人的庄园宅地的三间房子里,那是令人愉快的房间,有着白色的墙和发光的天花板,有挂着雪白薄沙窗帘的窗户,宽大的窗台上,倒挂金钟和天竺葵生气勃勃地开着花。房屋里面摆着沉重的红木家具、许多书架和一个白柱式火炉,在天冷的时候,里面的松木劈啪作响,发出芳香的热气。三间房子中最大的一间里面摆着钢琴。有别于其他神童音乐家的是,少年肖邦并不喜欢那架钢琴。 肖邦的第一位教师是个奇怪的人物,他总是穿着淡黄色的大衣和裤子、漆皮长靴以及颜色华丽但很俗气的背心,据他说这是在一个拍卖行买的波兰最后一个国王的所有物。他总是带着一支长铅笔,常用来敲那些迟钝和不守规矩的学生的脑袋和手指。他使肖邦喜欢上了钢琴,而且弹得非常美妙,于是少年肖邦逐渐以“第二个莫扎特”而闻名华沙。在十岁时,他被带去在一个大歌唱家面前弹奏,歌唱家听后非常高兴,送给他一块手表。不久以后,俄国沙皇听见他演奏,当即以一个钻石戒指作为赠品。当时的欧洲报纸上有这样一句话:“上帝把莫扎特赐给了奥地利,却把肖邦赐给了波兰。”当肖邦还很小,不会记谱时,他就能编出一些小品来,让老师为他写在稿纸上。后来肖邦在父亲教法文的华沙学会里学习了作曲和其它课程。当他十七岁时,终于离开学校献身于音乐。
206 评论(11)

王博880427

当人们问起巴赫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成就,他说:“都是因为那屋顶的月光”这背后的故事是什么呢?
209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