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传统节日议论文800字作文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67

haifeng1526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传统节日议论文800字作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泽辰佳宝

已采纳
观鱼灯 每年春节,我们这靠近海边的渔村,总要闹上 几天鱼灯。今年正月初一那天上午,我听说大队操 场上要闹鱼灯,于是匆忙赶去。等我赶到时,操场 四周已是人山人海了。我拼命地挤进了人群,看见 一群十四五岁的渔家孩子,手拿一条条五颜六色的 鱼灯,跃跃欲试 一阵锣鼓、喷呐声响起后,便是“群鱼出宫” 首先是蛟龙腾飞而出,像鱼群里的“主帅”一般,威 风凛凛,气势不凡,随后涌出的是一条条五彩缤纷 的“鱼儿”,他们借着“主帅”的威风显得神气十足。 你看:那条银白色的带鱼紧随着“主帅”,时沉时浮 地游着,不时摇摆它那苗条而修长的身子;那只墨 黑色的大墨鱼却进两步退一步地漫游着,不断地摇 晃那两条翎毛般的长须,俨然像一员绕勇的大将; 金黄色的大黄鱼,身披鳞光闪烁的金色外衣,宛如 美丽无比的“公主”,迈着轻盈的步子,娇气十足;深 红色的大龙虾也不逊色,身穿大红袍,摇头晃脑,目 中无人地四下闯荡;只有那只躲闪在阵后的花斑纹 大海龟,相貌丑陋,衣冠不整,疯疯癫癫地伸出那令 人生畏的尖脑袋。 这时,啧呐声吹得更响了,那是“群鱼大团圆”。 蛟龙盘踞中央,张着血盆大口,摆着一副骄傲得意、 不可一世的姿态。各种鱼儿争相前来大献殷勤。 其中最惹眼的是那条大黄鱼,轻浮地紧埃在“主帅” 的身旁,尽情地卖弄风骚。只有大海龟明智地退缩 在角落边。我真不敢相信,把这些鱼灯舞得如此栩栩如生的,竟是这些十四五岁的渔家孩子。观众们 不停地为他们鼓掌、喝彩。 最精彩的场面还算是倒龙珠的时候,也算是闹 鱼灯的高潮吧!在一阵欢快的喷呐声中,我见那条 蛟龙缓慢而安闲地躺下,口衔那颗晶莹的龙珠各 种鱼儿汇集在它的身旁,左右漫游,仿佛在与他们 的“主帅”共享节日快乐。谁知好景不长,突然间爆 发了一阵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人们争着向蛟龙扔 鞭炮,大小鱼儿四处逃窜,只剩下那只不惹眼的大 海龟还巡护在“主帅”身边,用它那坚硬的身躯挡住 了射向“主帅”的“炮弹”。此时的“主帅”也显得惊 谎失措了,抖动着身子,畏缩在大海龟的身后,显得 十分狼狈。这时,我不由得对大海龟产生了一种特 殊的感情。 一阵激烈的鞭炮声过后,接着便响起了欢快的 喷呐声;蛟龙又腾跃而起,重新神气起来,那些涣散 的“残兵败将”又渐渐地汇集在“主帅”的身旁,左右 紧随,像凯旋的勇士似的而那只大海龟却早已退 避三舍了,我真不明白,为什么奉承献媚者往往得 到“青睐”,而忠实无私者却遭到如此的冷遇 那天夜时,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人睡,眼 前不时闪现出一幅幅群鱼“争宠图”,我不仅鄙视那 骄傲而昏馈的蛟龙,憎恶那些势利而怕死的小鱼, 敬佩那无私而勇敢的大海龟,而且想到很多很 多……(希望对你有帮助)

传统节日议论文800字作文

257 评论(12)

hangwei

一天的见闻 在爆竹声中,我们迎来了中国人最盛大的节曰——春节,家家喜气洋洋,挂上红红的灯笼,贴上红红的春联,忙忙碌碌…… 正月初一,又是一个快乐的曰子。 以往我都是起得最晚的人,可今天我争了个第一,因为极想闻闻那香气扑鼻的爆竹烟味儿。一串串鞭炮在人们手中点燃,声音真大,四处飞溅,仿佛要把每一个祝福送到千家万户,一阵阵爆竹声接连不断,噼里啪啦的,热闹非凡。 在鞭炮声过后,就没有什么好玩的了。还是吃早餐吧,待会儿出去玩一玩! 吃过饭后,我邀几个朋友一起去玩,在街上点燃的爆竹在地上开出了美丽的花,漂亮极了,袋里装着父母给的零花钱,甭提多高兴了。今天的小鸟也出来凑热闹,大概它们心里也很高兴吧。 街上不愧是街上,玩的吃的样样俱全。看到的大多数是一些小孩,我瞧了瞧,就数麻辣摊的生意最好: “我要一串年糕!”一个胖孩子叫道。 再去别的地方瞧瞧如何?在一家文具店摊前,我又停下了脚步。那里有各种玩的东西:飞机模型、望远镜、电动汽车……尽是一些玩的东西。我发现最受欢迎的是那些玩的东西。 在其它地方,我还看见有的在卖气球、手枪、跳绳,有的在卖小吃、点心、水果,穿的用的吃的样样俱全,真是无奇不有。 玩了一上午,下午我又要去走亲访友拜新年了,这无疑也是一件高兴的事。 今天真是玩得太痛快了!算是一饱眼福二饱口福三饱手福了。最为幸运的是那些卖主了,今天可是生意兴隆啰! 真心希望今天全国的小朋友在新的一年里快快乐乐,没有烦恼,但千万不要“玩物丧志”哟! 反映社会——玩物丧志的也有了也是写我自己游玩的中国传统的春节,也就这样了
190 评论(12)

yuyusd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 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据说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惠帝刘盈死后,吕后篡权,吕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陈平等人在吕后死后,平除吕后势力,拥立刘恒为汉文帝。因为平息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后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汉文帝都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并把正月十五日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 "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在正月十五。司马迁在"太初历"中就把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我国民间有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民间相传,元宵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昭王。某个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经过长江,见江面有漂浮物,为一种外白内红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请教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复兴之兆"。元宵和春节的年糕,端午节的粽子一样,都是节日食品。吃元宵象征家庭象月圆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元宵在南方称"汤圆"、"圆子"、"浮圆子"、"水圆",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元宵节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元宵节燃灯放火,自汉朝时已有此风俗,唐时,对元宵节倍加重视;在元宵节燃灯更成为一种习俗。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元宵节燃灯的习俗,经过历朝历代的传承,节日的灯式越来越多,灯的名目内容也越来越多,有镜灯、凤灯、琉璃灯等等。元宵节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性的活动。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307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