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19

bai?y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关于保护古迹的议论文高中题目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华丽丽的声响

已采纳
老大全写呀???还是挑一个写?

关于保护古迹的议论文高中题目

116 评论(8)

18120758790

转瞬间,圆明园繁荣化作青灰,敦煌华彩褪去光泽。千年光阴不过沧海一粟。历史粉尘卷过,留下的不过是沧桑。然而,对于国人,历史绝不能风过不留痕。那些遗迹所见证的荣辱兴衰,是给我们最深刻的警示。  请尊重历史遗迹!  我站在圆明园的遗迹前,风猎猎地刮着我的脸,摇撼着我的心。圆明园,这华贵而不可一世的宫殿,这人类的瑰宝,如今竟只剩残垣,灰柱颓然地立在青空下,犹如老者悲哀而稀疏的白发。我想到了乾隆,那位开启了中国闭关锁国的落后命运却浑然不觉的帝王,他因看不起西方先进科技而造成了后来部分国土沦丧的悲哀。圆明园是史,是耻辱史,它时刻提醒着中华儿女要奋发,不可自以为是。然而那天,却有一个场面让我触目惊心:一群中学生们,喝着可乐,带着耳机,在大水法前玩闹着,有人甚至拿出小刀,在那悲凉的石柱上刻下“××到此一游……”他们挥一挥衣袖,便留下了一堆薯片包装袋、饮料罐,伴着阵阵冷风,嘲笑着过往的悲哀。  历史遗迹圆明园,这将永远长鸣的警钟,它是痛,更是警醒,它难道不值得我们敬畏、尊重吗?请尊重历史遗迹,尊重痛苦的过去,才能创出自豪的明天。  前不久,去了敦煌。没想到短短几年,莫高窟就已不堪游人涉足。导游说,莫高窟因游客乱扔垃圾,且观光者太多,壁画已严重氧化,不可再加以破坏。我们只得到照片展室观看曾经的华彩。看着瑰丽的飞天、庄重的佛像,我不禁潸然泪下:难道看着这令人起敬的一切,人们能麻木不觉吗?能忍心下手破坏吗?敦煌,这千年的黄沙淘出的佛学胜地,这块苍茫黄土中耀出奇彩的黄金宝地,如今竟遭如此对待,怎能不叫人痛心疾首?想当年,那个无知的道士贱卖出了大批宝贵文献,为了弥补这一空缺,中国的学者几十年如一日艰苦地守护、艰难地寻觅,为中国千年的文明付出了辛劳和智慧,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然而,它还没有恢复到从前的光鲜傲丽,便被破坏得只剩一具躯壳,就此留驻,这不能不令人扼腕。  历史遗迹敦煌,这一永远闪耀的瑰宝,这一人类文明的象征,难道不值得我们敬畏,尊重吗?请尊重历史遗迹,尊重灿烂的文化,才能使中国文化更加渊源流长。  尊重历史遗迹,就是尊重历史。路漫漫其修远兮,我祈祷国人能铭记苦痛与耻辱,感念文明与古老,悲史之悲,奋国之奋,在历史的思考中,濯出一颗敬畏的心,携着历史,向未来进发。
127 评论(12)

mclee520

锦秋湖这个悦耳的名字能名扬遐迩,不仅有她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特产,还有那坐落在湖北部的古朴典雅的“五贤祠”。     初夏时节,我们骑自行车去五贤祠,沿分洪河岸北行,西岸垂柳拂水,倩影倒映;东岸,白杨参天,浓荫遮地。淙淙的流水泛起微微波纹。约行四五里,隐约看见芦苇丛中有几座瓦房,被树木环抱着,那就是“五贤祠”。     五贤祠背北向南,前临荷塘,右靠鱼池,另两面依傍着一米多高的芦苇,真是草秀水明。     站在水塘边,五贤祠的正面尽收眼底,东西大约50米,龙头大门居在中间,两侧各有一座五六米高的四角凉亭。与其说凉亭,倒不如叫“望湖亭”。    门与亭全是瓦红色。四角向上翘起,犹如雄鹰在空中展翅。陶瓷画檐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楹梁上刻有精致的花纹,给人一种幽雅古朴的感觉。     登上台阶,走向院内,正面是五间上房,东西两侧各有三间偏房。所有房屋都是瓦红色,造型奇特,古色古香。突起的房檐像鸡嘴向上噘起,房前面皆雕梁画栋,光亮光亮的。     走近上房,见中间两根柱上,有董一博题写的对联。上联是:“数代一堂汉相宋儒战国才”;下联是:“异姓五贤卧龙谪仙天下士”。上面是金红的大匾,匾上写着斗大的三个字“五贤祠”,真是轩昂壮丽。     进入屋内,五尊雕像一字儿摆着。个个魁梧、威严、庄重地坐在一米多高的筑台上。上遮绸布缎布棚,下踏青石板面。尊尊精致、细腻,个个栩栩如生。     中间是鲁仲连的塑像。据向导介绍,他是战国时齐国人,善于为人排难解纷而不受报酬。《战国策》和《史记》等书都有专文记载他的事迹。     向导指着右边一尊大像说:“他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当年他在密州知州任内,逛罢华不注山(今济南东北华山),顺小清河而下,来这里挥笔写下了‘贪看翠盖拥红装,不觉湖边一夜霜,卷却天机云锦缎,纵教匹练写秋光’的著名诗篇。”他头戴一顶绿色四方平顶大帽,面容慈祥,鬓角像刀裁,眉梢如墨画。眼神中充满着文学才华。墨黑的胡须飘在胸前,左手托着书卷,像在那里低吟奇丽的诗句。     左边的塑像是三国蜀相诸葛亮,他握羽毛长扇,眉宇间流露出足智多谋、神机妙算的才能。     排在最外的两贤,是颜和辕固。颜,战国时齐国人,曾隐居在“五贤祠”这个地方。     踏上西房台阶,映入眼帘的是一副对联:“识时在诸葛,致和有仲连。”     这不正是对二位贤士的高度评价吗?正面墙上写着“邦国瞻依”的横批。墙上挂满了古今诗人、画家的佳作,诗意横溢,画情丛生。     步入东房,向导指给我们看门前的对联,“渔舟唱晚归莲渚,惊阵雁寒宿芦华。”这正是来赞美锦秋湖景色的。是啊,里面全是赞美锦秋繁荣景况的诗画。真是诗意盎然,画景壮观。     游罢五贤祠,心中确有所感,这感慨都出自于对“五贤祠”的敬佩和对祠中瑰丽建筑的赞赏。天已傍晚,我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去。 祝愿你学业有成!
89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