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enc
计量工作与生产经营 计量工作是生产和经营管理的重要技术基础,是提高企业素质;保证产品或工程质量,促进技术进步和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条件,也是有效实行技术监督的必要手段。 现代企业生产过程中,从原材料、燃料进厂验收,生产过程工艺与质量监控,最后到成品检验都需要做大量的各种物理量、几何量、化学基等计量测试。如果把企业生产活动过程看作是科学地组织生产过程中人流、物流和信息流三“流”相互作用的过程,那么,由计量测试仪器所提供的数据信息,是企业生产信息流的主体。就是说,可测量的信息量约占整个数据信息量的80%以上。没有准确、一致、可靠的计量工作;组织科学、有效的生产和质量管理也是不可能的。所以,计量工作(包括测试、化验、分析等工作)是企业生产的重要环节,是保证零部件具有互换性和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那末,计量在生产经啻过程中究竟有什么作用?计量如何为质量管理服务?怎样才能做好计量工作? 一、计量在生产经营全过程中的作用 对进厂原材料、国料进行计量测试,以消徐生产质沉的隐患 原料、材料与燃料的质量是否符合产品设计和生产质量的规定要求,不仅直接关系到产品或工程质量,而且还影响到生产加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和工艺性能。如生铁进厂必须化验铁、碳、硫、磷等元素的成分,施工所用水泥必须做抗压强度试验,以免造成屋毁人亡的恶果。 外购元器件、零部件和备种工艺装备必须严格检到合格,以确保加工和装配的质量 电视机、收录机产品的元器件有十万分之见的不合格、就会造成产品百分之几的不合格;航天飞机中一个小垫圈的失效就可造成机毁人亡的恶果;工装质量的误差,势必造成加工和装配质量中更大的误差。因此,外购元器件、零部件和各种工艺装备务必一一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计量测试是进行生产过程工艺多数监控最基本、最主要的技术手段 现代工业生产多是连续的或自动化流程生产,要依靠生产流程中各项工艺参数的准确和控制。如石油化学工业中产品质量基本上取决于生产(反应):过程中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的控制;电压稳定度、输电疫率等电磁参数可影响到各工业部门的生产质量。因此,发电厂必须用各种计量仪器仪表对它们进行监控调整,以保证稳定送电。冶金工业中,成分分析和温度、压力、流量等计量参数的测量控制,更是保证钢铁与各种有色金属成品质量的关键。只有化学成分及原材料分析准、配料准。出炉温度准、合金成分控制准,一句话,计量准,才能保证钢铁或有色金属产品优。 半成品和产品质量的最终评价,必须依赖完备科学的计量检测仪器 零部件、半成品和产品质量如何?集中表现为对它们的技术特性和参数的测量数据是否符合标准。当前,许多企业产品质量差的主要原因,也是在计量问题上,如缺乏必备的计量检测仪器,计量检测方法落后以及计量管理不健全等。有个农机厂生产深井泵,应检项目326项中,却有116项因没有计量器具不能进行检测,这怎么保证深水泵的质量? 计量工作是工业生产技术进步和管理现代化的基础及前提 随着工业生产技术水平的进步和提高,高速、连续、自动的专业化自动化生产和现代化管理,都对计量技术和装备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国外工业发达国家的冶金工业,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并不在主体加工设备上,而是他们装备了现代化的计量仪器仪表和自动监控设备,能快速、精确地测量出生产过程中各项参数,并经计算机高速处理后反馈到生产中实行最优控制,使凭人工经验操作进入靠数据科学管理阶段。因此,人们已把计量检测技术和原材料、设备一起作为现代化工业生产的三大支柱。 二、计量工作为质量管理服务的途径 计量工作为质量管理服务的途径有三条。 统一计量单位,统一量值,为质量管理提供准确可靠和一致的数据 质量管理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一切凭数据说话、数据是质量管理的重要基础,而数据的准确一致就要靠计量工作。 我国计量工作的基本任务是统一国家的计量单位制度,保证各行各业所使用的计量器具和仪器仪表都是准确可靠的。 我国已经统一实行了以国际单位制为基础的法定计量单位,各级计量部门正在积极主动地宣贯计量法,开展量值传递,即把国家计量基准、标准的量值准确地传递到各行业生产第一线的计量器具和仪器仪表。通过这些准确的计量器具、仪器仪表,保证被测工件、产品的质量数据准确一致。 加强对计量器具和仪器仪表产品的质量监督 做好量值传递工作只能对正在使用中的计量器具和仪器仪表实行定期校准和检定,保证使用中的计量仪器准确可靠。但这还不能解决计量仪器本身的质量问题。如果我们只抓使用中计量仪器的量值准确统一,不抓正在生产的计量仪器产品质量监督,就会使大量不合格的计量仪器流入市场。这不仅给量值传递工作造成越来越大的压力,而且对产品质量也构成一个极大的威胁。 计量仪器是一种特殊的产品,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发展相当迅速,品种日益繁多。认真抓好对它们的质量监督和控制,就可防止“一家产品害千家”。各级计量部门正在通过“计量器具生产(修理)许可证”的发放和计量认证等工作强化监督管理。 加强对生产过程的计量检测和监控,是加强质更自理,提高产品质量的中心环节 计量检测和监控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技术水平的重要尺度。目前,世界上工业发达国家,把原材料、设备和计量检测手段作为工业生产的三大支柱。计量检测技术发展相当迅速,随着质量管理从“事后检验”发展到“事前预防”,计量检测也由被动测量发展到主动测量,由静态测量发展到动态测量,由人工检测发展到自动检测,由成品检验发展到生产过程中检测和监控。从而强化了质量管理,并显著地提高了质量。可以说,没有先进的计量测试手段,就没有先进的产品,没有高质量。因此,如何研制、开发先进的计量检测仪器,已成为计量工作中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 三、建立计量确认体系,实行测量过程控制,为质量体系有效运行提供保证 怎样做好计量工作?ISO10012《测量检测设备的质量保证要求》为做好计量工作指出了明确的方向,那就是要建立计量确认体系,实行测量过程控制。 依据ISO10012,应对所有的测量设备进行认可和管理,并形成一个文件化的计量确认体系,确保所有计量检测设备的使用和运行符合质量要求,杜绝计量误差超出允差极限,并对每一个测量过程实行有效的控制,使其处于统计控制状态之下。具体地说,要求各类计量器具及化验、分析仪器必须配备齐全。完整无缺;保证量具及化验、分析仪器的质量稳定,示值准确一致;修复及时,根据不同情况、选择正确的计量检试方法。同时,应抓好以下几个主要环节。 1.计量器具及仪器的正确与合理使用 保证计量器具及仪器均正确与合理使用,是计量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此应做到:①要经常对职工进行爱护计量器具及仪器的教育;②提高工人技术水平。熟练地掌握量具及仪器的使用技能;③要根据企业的生产过程和工艺特点,正确配备各种量具和仪器;④正确制定和严格贯彻执行有关规程和制度。例如最具及仪器的使用和维护制度,以及化验和分析方面的规章制度;⑤建立和健全量具及仪器使用的责任制度。 2.计量器具的周期检定 为了确保量具及仪器的质量,对企业所有的计量器具及仪器,无论是外购或自制的,都必须按照计量检定规程规定的检定项目和方式(或有关技术标准)进行检定。这些检定包括: (l)入库检定。外购或自制的计量器具在入库之前,由计量室,中央工具库检定站进行技术检定。检定合格的发入库合格证,送工具库保存备用。 (2)入室检定。各车间工具室在从中央工具库领取计量器具及仪器时,应先由车间检查站进行入室前的检定。对入室检定合格的量具及仪器,检查站打上合格标志,送工具室保存备用。对于重要的量具及仪器,出借时必须进行校检。 (3)周期检定。对使用中的计量器具及仪器,由检查站按照规定的周期和项目进行技术检定。实行周期检定的计量器具及仪器,必须按照检定周期日程表进行,并把检定结果记录下来,合格的换上新合格证,准予继续使用;不合格的由检定站进行修复,修复合格后,再发给合格证,提供使用。 (4)返还检定。借用的量具及仪器用毕归还之前,由检查站作返还检定,合格的打上合格标志,送还工具室保存备用。 所有计量器具及仪器必须经检定合格,具有合格证及标志,才准许投入使用或进行流传。 计量器具及仪器的及时修理和报废 对于因使用和其它原因而发生磨损的计量器具及仪器,要根据检定结果,按照损坏程度的不同而分别处理。 凡是已经严重磨损或损坏无法修复的计量器具及仪器,该废的必须报废,该换的一定要换。对于那些经过检定发现不合格但可修复的计量器具及仪器,计量室(或站)应立即给予修复,修复后必须进行检定。使用单位或个人不能擅自对计量器具及仪器进行拆封或检修。 4.计量器具及仪器的妥善保管 为了保证计量器具及测试仪器质量稳定,示值准确一致,对于不在使用过程中的计量器具及仪器要妥善存放保管。 5.改进计退器具和计量方法 实现检验测试手段现代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化技术设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大量采用,生产经营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为了更好地控制产品质量,迫切要求实行计量工作的技术改革,广泛采用高效能的检验装置、专用的计量器具及仪器、现代化的测试技术设备及先进的检测方法。如采用多用途的、气动的、电动的、激光的检测技术,运用精密测量仪器仪表和电子计算机等等。 为了做好计量工作,充分发挥它在企业生产和质量管理中的作用,企业必须设置专门的计量管理机构和理化试验室,负责组织和管理企业的计量和理化试验工作。这样,才能保证质量管理的有效实行。 此外,开展企业计量水平定级和诊断活动,有力地促进企业计量基础工作的加强,也大大地促进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深入开展。参考资料:计量工作与生产经营 
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应用 计量经济学模型应用的四个主要方面:结构分析结构分析是对经济现象中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它研究的是当一个变量或几个变量发生变化时会对其它变量以至经济系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结构分析采用的主要方法是弹性分析,乘数分析和比较静力分析(1)弹性,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某一变量的相对变化引起另一变量的相对变化的度量,即变量的变化率之比例题 Y=A ert Ka L 中, , 分别是资本和劳动力的产出弹性(作业题)(2)乘数,也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某一变量的绝对变化引起另一变量的绝对变化的度量,即变量的变化量之比,也称倍数△Y/△X(3)比较静力分析,是比较经济系统的不同平衡位置之间的联系,探索经济系统从一个平衡位置到另一个平衡位置时变量的变化,研究经济系统中某一个变量或参数的变化对另外变量或参数的影响经济预测计量经济学模型,是从经济预测,特别是短期预测而发展起来的50年代与60年代的成功应用70年代以来人们对计量经济学模型预测功能的置疑(没能对1973,1979年石油危机进行预测和分析)计量经济学的预测功能被夸大了! 计量经济学模型与其它经济数学模型相结合,是一个发展方向政策评价政策评价是指从许多不同的经济政策中选择较好的政策予以实行,或者说是研究不同的经济政策对经济目标所产生的影响的差异 计量经济学模型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可以建立"经济政策实验室"计量经济学模型用于政策评价,主要有三种方法:( 1)工具---目标法:给定目标变量的预期值,即我们希望达到的目标,通过求解模型,得到政策变量值(2)政策模拟:即将不同的政策代入模型,计算各自的目标值,然后比较,决定政策的取舍(3)最优控制方法:将计量经济学模型与最优化方法结合起来,选择使得目标最优的政策或政策组合检验与发展经济理论(1)检验理论:按照某种理论去建立模型,然后用表现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的样本数据去拟合,如果拟合很好,则这种理论得到了检验( 2)发现和发展理论:用表现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的样本数据去拟合各种模型,拟合得最好的模型所表现出来的数量关系,则是经济活动所遵循的经济规律,即理论,这就是发现和发展理论问题:当实际与理论不一致时,您该怎么办 (作业)第五节 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经济学科一,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经济学科从计量经济学的定义看,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经济学科;从计量经济学在西方国家经济学科中的地位看;(51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17位与计量经济学有关)克莱因:"计量经济学已经在经济学科中居于最重要的地位","在大多数大学和学院中,计量经济学讲授已经成为经济学课程表中最有权威的一部分"萨谬尔森:"二战后的经济学是计量经济学的时代"计量经济学与数理统计学有严格的区别;数理统计学是一门数学学科,可以应用到许多方面;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经济学科,主要应用于经济领域从建立与应用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全过程可以看出,理论模型的设计与建立,样本数据的收集,必须以对经济理论,对所研究的经济现象的深刻理解,透彻认识为基础;即使是涉及数学知识较多的模型参数估计,模型检验,单靠数学知识也是难以完成的 综上所述,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经济学科,而不是应用数学或其它虽然从某种意义上讲,"模型参数的估计方法是计量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但是,离开了方法提出的经济背景,方法本身的经济学解释,方法应用的经济对象,计量经济学将是一堆无用的数学符号二,计量经济学在经济学发展中的作用与现代经济学的特征计量经济学在经济学不断科学化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在经济学研究方法和经济分析方法方面落后许多 西方经济学的特征:(从方法论的角度)第一,越来越多地从方法论的角度去定义和阐述经济学认为经济学是一种思考社会问题的方法,经济学是社会科学的基础,类似物理学在自然科学中的地位第二,愈来愈重视研究方法的科学性,重实证分析,轻规范分析 西方经济学把自己定为一门实证的社会科学第三,数学的广泛应用已成为一种趋势许多大学的教学目标之一都是:"教会学生将数学作为经济分析的一个基本工具,去思考和描述经济问题和政策"(stanford大学教学要求)学习计量经济学是我们的一个重要任务问题:经济学是否存在"世界先进水平 "为什么 (思考题)三,计量经济学模型成功的三要素 理论----经济理论,所研究经济现象的行为理论,这是计量经济学研究的基础;方法----模型方法和计算方法这是计量经济学研究的工具和手段,是计量经济学不同与其它经济学科的主要特征数据----"输入是垃圾,输出的也是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