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创意图形小论文图文结合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47

zyl817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创意图形小论文图文结合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行者2012

已采纳
图形、颜色、文字是构成平面广告的三大设计要素,并且作为三要素之一的图形设计是关键点。主要表现形式有:多形、异形、同形、共生、换置。

创意图形小论文图文结合

163 评论(13)

skler_gray

同构现象是指视觉美学中的一个概念,就是指某个共同的元素为多个元素所共用的现象,是奇妙的视错觉现象。在现实生活和艺术作品中也多有应用同构现象的地方。谓同构,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图形组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一个新图形,这个新图形并不是原图形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超越或突变,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给予观者丰富的心理感受。同构现象最直接造成的就是视错觉。人的视觉对造型中的点线面体及色彩等所产生的与事实不符的错觉,称为错视。视错可分为线段视错、角度视错、面积视错、透视视错、分割视错、位移视错、重叠视错、对比视错、高低视错、变形视错、立体视错等。在服装造型中对视错采取利用或矫正的方针。 我们通常所讲的特定款式的着装可以弥补人体缺陷的道理,就是同构现象的巧妙利用。招贴设计中,同构图形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最具代表性的有替代、拼置、正负、填充这四种。同构现象-招贴设计中 同构现象招贴作为一种户外广告,面对的是匆匆而过的行人,必须要在瞬间引起行人同构现象图片的注目和兴趣,将广告信息深深植入他们的脑海中,这种于瞬间传达信息的力量只有依靠图形来完成,图形的创意和表现成为招贴设计的关键。从当代招贴图形的发展来看,同构图形已经成为一种主要的图形形式,被越来越多的招贴设计师所应用。所谓同构图形,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图形组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一个新图形,这个新图形并不是原图形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超越或突变,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给予观者丰富的心理感受。那么,同构图形应遵循什么原则呢?格式塔心理学家的试验表明,当一种简单规则的形呈现在眼前时,人们会感觉极为平静,相反杂乱无章的形使人产生烦燥之感,而真正引起人兴趣的形,则是那种介于两者之间的、稍微背离规则的图形,它先是唤起一种注意或紧张,继而是使观看者对其积极地组织,最后是组织活动完成,开初的紧张感消失。这是一种有始有终、有高潮有起伏的体验,是能引起审美愉悦的审美经验。由此推导出同构图形的原则:用日常生活中人们熟悉的图形,以一种新的、前所未有的同构方式加以组合,正所谓“旧元素、新组合”。通过这种同构方式得到的新图形使人既熟悉又陌生,会引发观者极大的好奇心,从而使招贴的视觉传达变得更加顺畅和自然。同构图形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最具代表性的有替代、拼置、正负、填充这四种。同构现象图片 1、替代替代图形是指一个图形的局部被其它图形替换的情况,比如人的一只眼睛,眼球部分被舌头所替换,设计者要传达的是“视觉语言”的概念。替代图形通过寻找图形与图形之间的形状上的相近性,进行某种特殊的组合和表现,从而产生一种具有新意的、奇特的图形。在生活中,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总是遵循一定的规律,如果破坏了这种规律,就会产生荒诞的感觉,而替代图形恰恰就要利用荒诞和奇特造成出人意料的震惊效果,意在加强人们对事物深层意义的理解。2、拼置拼置图形是指利用各种现成形状的物品拼合出新的图形。这需要设计师破除他们固有的观念,用童真的眼睛去看世界,在一个事物的基础上想象出其它的事物,比如冬天窗户上结了厚厚的冰,有的人看着冰花,想象其中有花、有草、有动物……秋天的傍晚,云彩涨上来了,我们从变幻多姿的云彩中看出许多情与景——有的像马,有的像龙,有的像凤,有的像仙女……中国古人讲究“天人合一”,认为世上的万物都有灵性,艺术创作不应破坏这种灵性,而是顺其自然,借形生意,看它像什么就把它弄成什么,拼置图形的创作同样需要有对事物灵性的挖掘,而且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发现。笔者在一次观察鸡的时候,从红红的鸡冠上联想到燃烧的火焰,觉得从外形到色彩都有相似之处,后来就以此为创意作了一张法国文化年的招贴,题目是《洋火》,图形是用火焰组成的公鸡形象,因为人们常用“高卢雄鸡”来称呼法国,而火焰又是由无数根下落的火柴燃起的,以此表现法国文化在中国的火热程度以及给中国文化带来的互动。同构现象图片 3、正负正负图形是指正形与负形相互借用,造成在一个大图形结构中隐含着两个小图形的情况。一般来说,展现图形必须具备图形和衬托图形的背景两部分。属于图形的部分称为“图”,背景的部分称为“地”,“图”具有明确的视觉形象和较强的视觉张力,“地”则给人以虚幻、模糊之感,从空间关系上来说,“图”在前而“地”在后。但是,如果把“图”与“地”之间的分界线进行巧妙的处理,变成两者都可使用的共用线,便会产生一种时而为图形,时而为背景的现象,这就形成了正负图形。4、填充填充图形是以一个图形的轮廊为基底,填入另一个图形。填充图形在招贴设计中常常被用来进行二维和三维空间的转换,也就是说,在二维平面图形的基底中可以填入具有三维立体性的物形,或者在三维立体物形基底中填入二维平面化的物形,使填充图形展现一种新的空间关系,即二维平面与三维立体融于一体,这两个特定的层次中出现一种矛盾的有机体,恰恰正是这种矛盾的有机体,成为吸引观者注意力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德国招贴设计大师刚特·兰堡是处理这种矛盾填充的高手,他为菲舍尔出版社所做的招贴广告,从一本书中出人意料地伸出一只拿着钢笔的手,写出了画龙点晴的“菲舍尔出版社”字样,利用对空间的转换与突破造成独特的视觉效果。对于初学设计的人来说,同构图形似乎是一件难事,其实只要掌握了科学的思维方法并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同构图形就会不断地在大脑中涌现。我们可以把这种思维方法称为同构联想,运用同构联想有助于找到事物之间的同构对应关系。同构联想可以是视觉上的、心理上的,也可以是经验及认知上的,即形的同构、义的同构和觉的同构。形的同构是指图形由于形的相关性而发生同构的情况。首先,要有对形进行快速概括归纳的能力,这样很容易找到形与形之间的相关性,从而进行形的替换和组合。其次,应注意选择新的视角去观察物体。对于一些能被手摆动的小物体,可以通过动手改变它的形象,并把其它物体的形投射进去,比如利用书包的包口组织出青蛙的嘴,或是鳄鱼的嘴,拉链可以是鳄鱼的牙齿等。虽然书包还是书包,但已经是像青蛙的书包、像鳄鱼的书包,书包变活了,似乎有了生命。如果我们为书包厂家做招贴广告,采用这样的方法来形成招贴的书包图形,像各种动物,肯定会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于一些大的物体,可以通过观察者自身位置的移动找到一个新颖的角度,使物体呈现它所不常见的另一面。在进行形的同构时还可以采用多点透视,把不同角度的观察结果,结合生活经验及想像来一个集成组合,形成具有全方位空间感的新图形。义的同构是指图形由于意义的相关性而发生同构的情况。图形和意义的关系并不限于一一对应;一形可以多义,一义也可以多形。所以义的同构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一形多义;另一种是多个形由于意义相关而同构。在柔丽柔顺剂的招贴广告中,画面形象分别是扳手和铁锤,然而它们的材质不是坚硬的金属,而是柔软的绒线,意指即使再硬的东西经过柔丽柔顺剂的浸泡,也会变得非常柔软。绒线和扳手、铁锤,看上去毫无关联,但一旦发现它们给人的感觉截然相反,就可以大胆地进行同构。一些优秀的招贴,往往既有形的同构,又有义的同构,即形义“双关”。这些招贴既具有引人注目的视觉效果,又包含较深的意义,令人百看不厌,回味再三。人的感觉同构是指人的各种感觉之间可以互相转化,因而可以在设计上借此言彼。人的感觉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文学上经常运用这五种感觉的相互沟通和彼此转化,达到某种特殊的艺术效果。招贴设计作为一门视觉艺术,借助同构图形这一强有力的手段可以形象生动地表达其它感官的感受,而且并不限于用一种感觉表达另一种感觉的两者同构对应,有时还会呈现出以一种感觉为信息本体,两种或两种以上感觉为媒介载体的多重同构对应。有一个辣薯条的招贴广告,画面形象是一根蘸了辣酱的薯条,形状上又非常近似于一根火柴,招贴的主题是薯条的“辣”。为了强调这种味觉,设计者把薯条和火柴同构,表现了一种“火辣辣”,与触觉有关,又通过招贴这种形式进行了视觉上的处理,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心理震撼力。综上所述,同构图形在招贴设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以新奇的图形组合迅速地吸引人们的目光,使招贴的注目率大大提高;同时,它把平凡的信息转化得更出众、更动人,给招贴带来美学意义上的升华,使观者得到富有哲理的启示,招贴因为同构图形的应用而具有了很强的艺术性和学术性,被誉为“平面设计界的皇冠”。随着现代社会新技术的发展,同构图形将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丰富的表现形式。
81 评论(12)

huoang

关键词:图形创意;思维方法;平面设计   中图分类号:J0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7-0161-01      一、图形创意概述   对于“创意”的概念与性质从出现到今天的发展演变有很多不同的理解和探讨,各个接触者对它的理解也是各有道理。但是我比较认同的是招贴设计中的图形“创意”是针对某一范畴内容进行的最恰当、最富有感染力的形式表达的思维创造过程。这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的过程,是人们对于大脑内一些特定内容用图形等元素进行相似、类似的表达,这是大脑里内容的一种形象表示方式。而这一表现的过程我们称之为创意的过程,及在某一范畴,以基本图形为创意元素,以构成美学为基本依据,以联想为基础,以想象为动力,把大脑高度思维创造活动的联想与想象的目的过程化,最终整合而成新的图形的过程。这是原始基本图形最深刻的寓意的创造性行为。在图形创意表达过程中,图形和色彩是设计中的二个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图形是创意能够形象表达出来的最重要的视觉语言,图形表达的优劣直接决定了整个设计作品的质量和艺术效果。图形是通过不同尺度的画面,决定了设计者想要表达的视觉效果和信息表达的准确性。而思维方式就是图形创意的起始内容和感知载体。    二、图形的职能   在招标的平面设计中,设计作品一般是要传达某种信息,起到信息传播媒介的作用,这些设计中主要是通过文字、色彩、以及图形,而图形的传播比文字更加直观、更有感染力。图形是强大的视觉语言,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语言表达的简介直观性特点,同时它有能传达丰富的信息,能够使受众更好地理解语言文字所难以传达的内容,同时,也是满足受众审美需求的有力载体。在世界上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语言,语言并不是共同的,但是图形却是共同的,这样就可以使不同的受众都能看懂,没有文化和语言的差异影响。对图形人们的理解是有共同的,是很近似、相同,图形可以在没有文字的情况下,跨越地域限制、语言的障碍乃至文化背景的平面设计图形创意的思维方法研究。所以图形有着跨文化传播功能。   三、图形创意的思维方法   图形的视觉练需要联想和想象力,在视觉的艺术思维中这是很必须的,创意本来就是一个想象力飞舞的过程。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把大脑里想象的内容用图形表现出来,这是一个很抽象的过程,这是在形与形之间寻找相通,这最好的途径就是用联想和想象,这也是视觉思维必不可少的。在自然界的物质形态中,物质的属性各不相同,但是在外形方面有很多是相似的,如:如:车轮、蒸馍、钥匙孔等。它们都属于不同材质、不同结构、不同领域的异类物质,可以说没有什么联系,但在图形里面它们又可归为一个图形大类即圆形,因为它们的外形都是圆的;如果从点、线、面的结构又可归为点类用眼球这一特定图形来替换它们,即可得到全新的创意图形。   (一)联想思维法   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是人有思维,人的创造性思维是人对客观世界的放映活动,这种反映并不是简单机械的反映,而是可以经过人的大脑的思维给人以思考。客观世界的材料是无穷尽的,但是经过设计师的加工如概括、联想、想像、加工、组合,创造后升华过的另一个全新的概念,因此,图形创意需要联想。那么应该怎样联想?那就得运用发散性的思维方法,以一个点(一次元)联想到多个点(二次元),再从多个点引申至更多的点(三次元),在三次元的思维过程中找到交叉点,再以交叉点为一次元做纵深的引导,引发联想的实现。联想是在发散性思维的指导下,通过相关类似的形式的思维活动。最后是要有对比,即大脑能想起与这一刺激完全相反的图形。图形都有相似性,图形中的元素有个性,也有共性,这为培养联想思维“创造”了条件,也就有了想象的空间。    (二)想象思维法   想象是指在原来的感性图形上创造出新的图形的思维过程,这些新的图形是在大脑的记忆库中已有的图形经过思维提取、加工、创造出来的。同时想象可以通过联想获得,对图而言,可以对一个图形进行想象,也可以对特定的元素进行想象,也可以对没有生命的物象进行想象,也可以从不同性想象到其他性。这可以有形与意的想象,虚与实的想象,演化过程的想象,及创意时去想象图形设计缓慢变化的过程。   四、结束语   思维方式是图形创意表达的起始内容和感知载体,任何一种图形创意都是运用多种思维形式,在图形创意的过程中设计者应该综合看待每一种思维形式,从多角度看问题,以获得更多的创造灵感。从这我们也要有多角度的思维和多元化的积累。
251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