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米粒
一直很讨厌读清朝历史,主要是清朝后期国力衰弱,任人欺凌,实在是不忍细看。清朝历史中不能回避的是2个女人,一个是承载着清朝前3朝后宫重要一席之地的孝庄太后,一个是和清朝后3朝相关联的慈禧太后。孝庄太后长相如何,现代人也没有真正见过,但是孝庄秘史电视剧里把孝庄称为满蒙第一美女,从福临、康熙的继位以及辅佐二位弱主的事迹来看,孝庄智慧过人,端庄贤惠。凡事以大局为重,江山社稷为重。后世对她几乎全是褒奖。慈禧太后的照片颐和园里就可以看到,阴森的眼神加上很大的嘴,真看不出美貌。传说慈禧晚年得意的说:初入宫,宫人皆以我为美,咸妒,皆为我所制。虽然她自己如此说,但是也许是老百姓看到她就憎恨吧,所以看不出任何美感。有时候总在想,如果从始至终就没出现过慈禧这个人,或者是慈禧没有获得入宫机会,或者咸丰在颐和园没看到她,或者是她发动的辛酉事变没有成功,又或者慈安是武则天或者孝庄般的女人,又或者是光绪皇帝变法成功,抢过大权,历史将怎样改写?种种假设也没用了,历史就是历史,真是的发生过了。之所以假设,真的是因为,慈禧带给末代清朝太多的灾难。她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利,加速了清朝的灭亡。而清朝自从嘉庆时,开始受到英国的鸦片侵略,从道光开始,开始签订不平等条约,到咸丰时,简直是危如累卵。海军同西方列强以及日本打的几次海上战役,里面悲剧的爱国将领,让人没法细看。镇南关大捷是中法战争中,清军在广西镇南关大败法国侵略者的战役。老将冯子才临危受命,在读到:白发苍苍的主将冲在最前面,士兵的士气大受鼓舞时,真的想流泪。这场战役虽然我们胜利了,但是法国找清政府算账,清政府用割地赔款求和,将中国士兵用血肉之躯换来的胜利毁之一旦。岂止是遗憾,忿恨?! 
明朝和清朝前期;海禁;开禁;朝贡贸易;民间对外贸易
清朝,在中国这么多的朝代中,多少算个另类!第一,这是一个少数民族(满族)建立的政权;第二,它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造成了中国在19世纪的全面落伍;第三,在各个朝代中,它所签定的割地赔款的不平等条约最多,丧权辱国简直到了极点……总之,反正中国在19世纪和20世纪前半叶所发生的一切,似乎都跟其有关。然而,事实真是这样吗?论及皇帝的综合素质,清朝的皇帝整体要好过明朝,有清一代也未发生过宦官专权一类的事情,至于像明神宗数十年不上朝的事情,更是闻所未闻;其次,闭关锁国,也就是所谓的“海禁政策”始于明代,这也就是说,类似防范倭寇和“天朝大国不需与外国互通有无”的思想,从朱明时代就已经开始了;最后,至于说丧权辱国的事情都发生在了清朝,鞭子似乎也不能全打在爱新绝罗一家身上……举个例子,明朝在崇祯皇帝手上亡了,责任都应该落在朱由检的身上吗?难道宠信刘瑾,豹房暴亡的武宗没责任吗?难道笃信炼丹之术,置社稷江山于不顾的世宗没责任吗?还有敛财成性的神宗、迷恋女色的光宗,以及把江山托于魏阉,专心于木工的熹宗都没责任吗?套用《宰相刘罗锅》中的一句话:有清一代,是有道无福,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清的灭亡和政权的更迭,是历史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