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92

ssun8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论文题目的常见问题怎么写初中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xixiaonick

已采纳
正确对待学生中的“非主流群体”【摘要】现在的中学生中存在非主流现象,其群体可分两种类型:开放外向型,其形成大多与社会及个性有关;孤僻内敛型,其形成大多与家庭及个性有关。正确对待非主流学生,首先要辩证地看待,对“非主流”学生不能一味地深恶痛绝。要转变非主流学生的逆反心理教师必须要了解学生,尊重其个性,让学生从心理上接受你。对于孤僻内敛型的学生,应该尽量减少刺激,给予更多关爱。改变非主流学生,应该从大处着手,弘扬个性,尊重个性,扬长避短。【关键词】 非主流 逆反心理 个性【正文】近来,网络流传各种90后学生的稀奇古怪的事件,网络定义为“门”事件,包括什么录音门……网络流行的东西固然不可全信,有些人为了猎奇,故意把一些原本偶然或个别的例子放大为普遍现象。倒是,现在的中学生崇尚非主流的现象的确值得关注,而且不光是在城市,大有向农村中学蔓延之势。某农村中学九年级有一个学生,父母给他买的衣服不穿,就喜欢穿奇装异服——裤管的喇叭口可以在地上扫地,上装上有奇形怪状的图画;冬天只穿一两件衣服,夏天却要穿得比较厚实。他的头发长得可以扎辫子,虽然才十五六岁,却开始留胡子。老师勒令他剪掉长发才能来上课,家长把他拖到理发店,结果也没能让他剪掉那像囚犯一样的头发。也许这个学生还不知道什么是“非主流”,但他的行为显得另类、古怪,其实这是“非主流”的体现。那么,什么是“非主流”呢?非主流指不属于主流的事物,如文化上的次文化,宗教上的异端,人群中的异类等,非主流是相对于主流而存在的概念。非主流就是张扬个性、另类、非大众化,不盲从当今大众的潮流,讲究符合自己心性的服装 、衣着、言行。学生中非主流群体是怎样产生的呢?非主流群体可分两种类型,一种是开放外向型,也即主动追求型,这种非主流的形成大多与社会及个性有关。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人们的追求也因此在不断地发生着改变。传统的衣食住行等生活方式因为缺乏新意,在部分年轻人看来就显得单调,不够刺激,于是他们便寻求新奇。实际上,这种对新奇事物的追求,是一种创新,是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的。所以“非主流”的出现并非一件坏事。只是,当一个自诩为“非主流卫道者”去模仿其它非主流的时候,他就不再非主流了,他不再个性了,他只是众多非主流的“克隆”而已。另一方面,非主流也是现在青年用来表达内心的孤独的一种手段。总体上看,崇尚非主流的学生多是计划生育政策下的“独生子女一代”,是市场经济发展后的新生“富二代”,多为九零后,零零后,他们自称是“愤青”的新新人类。他们没有太多的传统文化的记忆,没有太多的政治、历史负累,相对于八零后,他们对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事件显得更冷漠,更加没有融入主流社会的欲望;他们十分欣赏“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喜欢干什么就干什么”的生活方式,迷恋的是歌星、影视明星、电脑,常去的地方是歌厅舞厅和网吧,对生活琐事有懒惰和心烦的表现,贪图个人享乐,责任感比较弱;道德和爱情观上,生理和心理都呈现早熟,“自我中心主义”强烈,情绪波动大,逆反心理强,对老师和家长的话是绝对的反感,极力追求婚恋自由,早恋现象突出……非主流的另一种是孤僻内敛型,也即被动形成型,这种非主流的形成大多与家庭及个性有关。家庭的破裂、家庭的不幸或家庭暴力都容易在孩子的心灵中留下阴影,导致孩子自卑或是自闭,不能融入主流。这样的学生往往自暴自弃,对一切都反感冷淡,不轻易相信别人,拒绝接受别人的关爱和帮助。与外向型非主流相似的是都爱走极端,别看这种学生平时沉默寡言,可一旦受到伤害,便有“不在沉默中爆发,便在沉默中灭亡”的可能——报复、自杀、离家出走等情况都会出现在这类学生身上。学生小杨便是这样一个孩子。小时候,他的爸爸妈妈经常吵架,摔东西。每当这个时候,幼小的他只能瑟瑟地躲在自己的房间里哭,而且还不敢大声。二年级的时候,他的爸妈离异了,他被判给了爸爸,可爸爸整天在外吃喝嫖赌,妈妈又不来探望他。从那个时候起他就开始“自暴自弃”——不爱学习,不做作业,不思进取。他没有朋友,性格孤僻,动辄与同学打架,任凭老师教育都没有用。上初中后,因为老师的一次小小的批评,于是离家出走,在外流浪了十多天后被找回。对非主流群体的教育是一个令所有老师都头疼的问题,若是处理不当,导致的后果往往非常严重。而一旦出现问题,社会的目光往往集中在学校和老师的身上,似乎学校和老师是导致“非主流”群体出现出格行为的根源。但是,对于非主流群体的引导和教育,却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如何来正确对待学生中的非主流群体呢?首先要辩证客观地看待“非主流”,“非主流”与其它任何事物一样都有正反两个方面。如前所述,非主流群体对新奇事物的追求,就是一种创新,在教学中强调的“个性教育”不就是要培养创造型人才吗?语言的表达要有创意、数学解题要有新思路、对一个问题要有新观点,这不都是让非主流的学生大显身手的机会吗?2010年高考,如皋中学王云飞同学不拘一格,用古字古文写作,引起轰动,如果一味坚持主流,墨守陈规,怎能有新意?所以对“非主流”学生进行正确引导,是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的。“非主流”人群如果能将自己的个性展示到位,那会是让人欣赏并接受的;如果太过另类、另类得过了火就是不好的了,不仅破坏了自己的形象,也会引领一些跟风的人,从而破坏了班级纪律,对班风校风产生不良影响。例如,有一个学生,就喜欢跟老师唱反调,从来不买老师的帐。在他的带动下,整个班级不良风气抬头,连续换了几个班主任都无济于事。对这类学生我们自然是深恶痛绝,但这又能怎么样呢?任何事物都有利有弊,我们怎能将其一棍子打死呢?对这样的学生,学校和老师应该多作正面引导,努力化弊为利;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理由,我们要相信邪不压正的道理,主流是大多数人的思想,占有统治地位,不会被推翻,因为“非主流”毕竟是少数人。要让非主流学生改变非主流的行为,关键是要让他们听话,然而非主流学生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逆反心理强,对他们来说,任何说教也许都没有效果,那么如何才能转变这种非主流学生呢?要学生听话,表明老师是拿自己当主人,对学生可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新课标说老师是“平等中的首席”,新课改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你要学生听你的话,可以,但你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要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站在平等的位置上以一个过来人的姿态提出建议,这样,学生从心理上接受了你,把你当朋友了,也许代沟就没有了,逆反心理也就没有了。其次,我们要想一想,为什么学生会有逆反心理?也许你的话句句都是陈词滥调,或者句句都是空洞的说教,这岂能让人接受;也许你的话要求太高,让人根本无法做得到,既然这样,那他干脆还不如不做,所以不听话。例如,你叫一个后进生在一课中背一篇古文,他知道自己无论怎样都背不出,于是他就不背了;要是你降低要求只要他背一段,那么试试看。要是你的话说得不够真诚、耐听,那你别指望有多少人会听。好好的一句话,倒你嘴里就变了味,例如:你本来可以这么说:“这篇课文你已经花了不少工夫了,再花点时间你就会背了,努力吧,老师相信你。”结果你却说成了“你怎么搞的,这么一篇课文,花了这么多时间还不会!明天一定要给我背好”。你这样的话能不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吗?第三,我们应该想想怎样才能让那些非主流学生听话。老师说的话要是学生无法做到,说了也白说,所以我们的话要有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我们应该降低、降低、再降低一点要求,让一些“差生”也享受一点成功的乐趣,然后再逐步提高要求,那么他肯定会听你的话的。对于一些固执倔强的学生,我们应该投其所好,先让他做些他乐于做和容易做的事,再慢慢要求他做别的事,这就要求我们要分析学生的心理,取媚学生。我们的指令要让学生乐于去做,别人不愿做的事情,虽令不从。另外,我们说的话在语气上要注意分寸,让自己的话耐听,中听。“不行”、“决不允许”、“必须怎样怎样”、“要是完不成就……”这样的话无论谁听了都反感。对于孤僻内敛型的非主流学生,我们则应该采取另一种教育方式。这种学生大多是由于缺少关爱造成的,对这种学生我们应尽量减少刺激,因为其心理承受能力特差,我们应该给他们更多的关爱。也许我们不必有太多的言语,只要有默默的爱给他,持之以恒,相信,真诚的爱一定能融化自闭学生心头的坚冰,使他回到主流群体中来。 改变非主流学生,我们应该从大处着手,不拘泥于小节。非主流学生大都是有个性的学生,我们应力求弘扬个性,尊重个性,努力扬其长避其短。

论文题目的常见问题怎么写初中

122 评论(14)

realstuart

论文格式:  1、论文格式的论文题目:(下附署名)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论文格式的目录  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论文格式的内容提要:  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论文格式的关键词或主题词  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计算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分析,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参见《汉语主题词表》和《世界汉语主题词表》)。  5、论文格式的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提出问题-论点;  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解决问题-论证方法与步骤;结论。  6、论文格式的参考文献  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研究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  英文: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  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按照上边的论文格式来写,可以使你的论文更加容易被读者了解,被编辑采纳。  --------------------------------------------  关于论文中的问题及标题:  要围绕论点(标题,即所提出的问题以及对问题的分析)  例:  大标题(中国人口现状浅析)  (正文)  一级标题(中国人口发展过程)  二级标题(清初人口迁移)  三级标题1、(人口迁移的成因)  2、(人口迁移对中国人口增长的影响)  二级标题(解放后人口增长高峰)  1、  2、  二级标题(现在医学发展对人口增长的作用)  -------------------------------------------------------------  标题,是结构层次的必须。每一级的内容,层层为上一级内容服务,是上级内容的分解细化。  要准确理解论文要求和想说明的问题,收集足够的素材。在论述上,要特别注意层次性和逻辑性,由个性,到共性,由共性,到全面。有问题,有看法,有分析,有建议。。。
313 评论(10)

mroyi001

一、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眉目。各类文章的标题,样式繁多,但无论是何种形式,总要以全部或不同的侧面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主旨。毕业论文的标题一般分为总标题、副标题、分标题几种。(一)总标题总标题是文章总体内容的体现。常见的写法有:①揭示课题的实质。这种形式的标题,高度概括全文内容,往往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它具有高度的明确性,便于读者把握全文内容的核心。诸如此类的标题很多,也很普遍。如《关于经济体制的模式问题》、《经济中心论》、《县级行政机构改革之我见》等。②提问式。这类标题用设问句的方式,隐去要回答的内容,实际上作者的观点是十分明确的,只不过语意婉转,需要读者加以思考罢了。这种形式的标题因其观点含蓄,容易激起读者的注意。如《家庭联产承包制就是单干吗?》、《商品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吗?》等。②交代内容范围。这种形式的标题,从其本身的角度看,看不出作者所指的观点,只是对文章内容的范围做出限定。拟定这种标题,一方面是文章的主要论点难以用一句简短的话加以归纳;另一方面,交代文章内容的范围,可引起同仁读者的注意,以求引起共鸣。这种形式的标题也较普遍。如《试论我国农村的双层经营体制》、《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条条与块块的关系》、《战后西方贸易自由化剖析》等。④用判断句式。这种形式的标题给予全文内容的限定,可伸可缩,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文章研究对象是具体的,面较小,但引申的思想又须有很强的概括性,面较宽。这种从小处着眼,大处着手的标题,有利于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的拓展。如《从乡镇企业的兴起看中国农村的希望之光》、《科技进步与农业经济》、《从“劳动创造了美”看美的本质》等。⑤用形象化的语句。如《激励人心的管理体制》、《科技史上的曙光》、《普照之光的理论》等。标题的样式还有多种,作者可以在实践中大胆创新。(二)副标题和分标题为了点明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目的,对总标题加以补充、解说,有的论文还可以加副标题。特别是一些商榷性的论文,一般都有一个副标题,如在总标题下方,添上“与××商榷”之类的副标题。另外,为了强调论文所研究的某个侧重面,也可以加副标题。如《如何看待现阶段劳动报酬的差别——也谈按劳分配中的资产阶级权利》、《开发蛋白质资源,提高蛋白质利用效率——探讨解决吃饭问题的一种发展战略》等。设置分标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清晰地显示文章的层次。有的用文字,一般都把本层次的中心内容昭然其上;也有的用数码,仅标明“一、二、三”等的顺序,起承上启下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采用哪种形式,都要紧扣所属层次的内容,以及上文与下文的联系紧密性。对于标题的要求,概括起来有三点:一要明确。要能够揭示论题范围或论点,使人看了标题便知晓文章的大体轮廓、所论述的主要内容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而不能似是而非,藏头露尾,与读者捉迷藏。二要简炼。.论文的标题不宜过长,过长了容易使人产生烦琐和累赘的感觉,得不到鲜明的印象,从而影响对文章的总体评价。标题也不能过于抽象、空洞,标题中不能采用非常用的或生造的词汇,以免使读者一见标题就如堕烟海,百思不得其解,待看完全文后才知标题的哗众取宠之意。三要新颖。标题和文章的内容、形式一样,应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做到既不标新立异,又不落案臼,使之引人入胜,赏心悦目,从而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二、目录一般说来,篇幅较长的毕业论文,都没有分标题。设置分标题的论文,因其内容的层次较多,整个理论体系较庞大、复杂,故通常设目录。设置目录的目的主要是:1.使读者能够在阅读该论文之前对全文的内容、结构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以便读者决定是读还是不读,是精读还是略读等。2.为读者选读论文中的某个分论点时提供方便。长篇论文,除中心论点外,还有许多分论点。当读者需要进一步了解某个分论点时,就可以依靠目录而节省时间。目录一般放置在论文正文的前面,因而是论文的导读图。要使目录真正起到导读图的作用,必须注意:1.准确。目录必须与全文的纲目相一致。也就是说,本文的标题、分标题与目录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2.清楚无误。目录应逐一标注该行目录在正文中的页码。标注页码必须清楚无误。3.完整。目录既然是论文的导读图,因而必然要求具有完整性。也就是要求文章的各项内容,都应在目录中反映出来,不得遗漏。目录有两种基本类型:1.用文字表示的目录。2.用数码表示的目录。这种目录较少见。但长篇大论,便于读者阅读,也有采用这种方式的。三、内容提要内容提要是全文内容的缩影。在这里,作者以极经济的笔墨,勾画出全文的整体面目;提出主要论点、揭示论文的研究成果、简要叙述全文的框架结构。内容提要是正文的附属部分,一般放置在论文的篇首。写作内容提要的目的在于:1.为了使指导老师在未审阅论文全文时,先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大体上的了解,知道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研究的主要逻辑顺序。2.为了使其他读者通过阅读内容提要,就能大略了解作者所研究的问题,如果产生共鸣,则再进一步阅读全文。在这里,内容提要成了把论文推荐给众多读者的“广告”。因此,内容提要应把论文的主要观点提示出来,便于读者一看就能了解论文内容的要点。论文提要要求写得简明而又全面,不要罗哩罗嗦抓不住要点或者只是干巴巴的几条筋,缺乏说明观点的材料。内容提要可分为报道性提要和指示性提要。报道性提要,主要介绍研究的主要方法与成果以及成果分析等,对文章内容的提示较全面。指示性提要,只简要地叙述研究的成果(数据、看法、意见、结论等),对研究手段、方法、过程等均不涉及。毕业论文一般使用指示性提要。举例如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固然应服从上级规划部署的全局,但主要的着眼点应放在对下负责,对本地的经济发展,对本地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负责,这才是发展全局经济的前提,从而也自然在根本上符合对上负责。●变部门“齐抓共管”企业为共同服务于企业,应成为部门工作的主要重点。(摘自《政府在市场经济中如何定位》一文的内容提要)内容提要的写作要求可以概括为“全、精、简、实、活”。具体说来:1.内容提要要求具有完整性。即不能把论文中所阐述的主要内容(或观点)遗漏。提要应写成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独立使用。2.重点要突出。内容提要须突出论文的研究成果(或中心论点)和结论性意义的内容,其他各项可写得简明扼要。3.文字要简炼。内容提要的写作必须字斟句酌,用精练、概括的语言表述,每项内容不宜展开论证说明。4.陈述要客观。内容提要一般只写课题研究的客观情况,对工作过程、工作方法以及研究成果等,不宜作主观评价,也不宜与别人的研究作对比说明。一项研究成果的价值,自有公论,大可不必自我宣扬。因而,实事求是也是写作内容提要的基本原则。5.语言要生动。提要既要写得简明扼要,又要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在词语润色、表达方法和章法结构上要尽可能体现文彩,以求唤起读者阅读正文的欲望。四、正文正文包括绪论、本论、结论三部分。这是毕业论文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它章节有专门详细论述,这里不再重复。五、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又叫参考书目,它是指作者在撰写毕业论文过程中所查阅参考过的著作和报刊杂志,它应列在毕业论文的末尾。列出参考文献有三个好处:一是当作者本人发现引文有差错时,便于查找校正。二是可以使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的教师了解学生阅读资料的广度,作为审查毕业论文的一种参考依据。三是便于研究同类问题的读者查阅相关的观点和材料。当然,论文所列的参考文献必须是主要的,与本论文密切相关的,对自己写成毕业论文起过重要参考作用的专著、论文及其它资料。不要轻重不分,开列过多。列出的参考文献一般要写清书名或篇名、作者、出版者和出版年份。
102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