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34

雪婷001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2019感动中国人物议论文高中作文800

2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hothuo

已采纳
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位年届90仍然坚持拾荒助学的山东老人——刘盛兰。  刘盛兰住在山东烟台的一个村落,老爷爷每顿饭吃的都是清粥小菜,17年几乎没尝到过肉味。在贫苦交加的17年里,他慷慨地将靠拾荒的所有钱捐给了各国各地的贫困学子。自己最大的花销也是订阅报纸的钱,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哪些孩子能上学,但是没有资金,需要帮助。  他资助学生也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刘盛兰老爷爷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救助报道,从那时起,73岁的他就将自己微薄的工资捐出去。而受捐助的学生,也逐渐从周边几个地市“扩张”到全国各地。当他把所有积蓄都捐出去后,原本就非常节俭的刘盛兰只能从集市上捡别人丢弃的白菜、土豆、茄子等蔬菜以供日常生活,这一捡就是将近17年。“那些东西其实都能吃;要是看到有被丢了的鞋子,我就捡来缝缝再穿。”  刘盛兰对自己很“抠门”,但在给学生捐钱这方面,却很大方。最多的时候,他同时资助着50多名学生。微薄的工资也让他在资助学生时力不从心。“300块钱的工资没办法分给50个人,我只好这个月寄给这个,下个月寄给那个,一个个的轮着给。”而且,他为了多捐钱给学生,自己孤身一人也不去养老院,因为这样,他每年可以拿到1800-2000的生活补贴,前不久,烟台一家公司的老总了解到刘盛兰的情况后,直接派人给他送了六千块钱,“推不掉,我收了,但在收条上按了手印,然后就全捐出去了。”  是啊,刘盛兰老人用他的崇仁厚德,他的执着,感动着千千万万的人。我的内心同样被深深打动了,看着电视画面上老人对自己的极度“吝啬”,房子是破旧的,室内是极其简陋的,吃的也已不能再俭朴。可是他却用自己从牙缝里省出来的一分一分,汇集成一片大爱的海洋,他将自己朴素的爱无私地奉献给了那么多素不相识的困难学子。多么华丽的辞藻在刘盛兰老人的事迹面前也显得格外苍白。刘盛兰老人那做好事不求回报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风烛残年,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

2019感动中国人物议论文高中作文800

259 评论(10)

liangfen

2013年11月9日,“全国十佳最美孝心少年”揭晓。全国上下,为之动容。那一张张笑脸绽放在荧幕上的时候,我们悄悄拭去眼角的一丝泪痕,用微笑去面对那一颗颗温暖的人心。成都女孩路玉婷被媒体形象地称为“奔跑女孩”。是的,她的生命需要每一分钟。于是,她无时无刻地奔跑。父亲常年在外,母亲身患尿毒症,外婆年迈多病,全家上下就指着她一个人照顾,一边上学一边骑车送机票,为了维持全家的生计,她只能无时无刻地奔跑,这奔跑,跑出了感动,跑模糊了我们的视线。母亲最终撒手人寰,她一直没有忘记的是母亲的微笑,那一个笑容支撑着她继续向前跑,跑出一条康庄大道。父亲常年卧病在床,母亲不忍接受现实离开了这个家。她只能用自己稚嫩的双手挑起肩上的重担,一个人将父亲推上了去上海的道路。没有钱,只能用手推,饿了只能自己心里静静地扛着。她告诉自己,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该去努力,父亲给了她生命,她回报父亲的是深深的爱与渴望。父亲浑浊的泪水已经印证了对女儿的自豪与感动,终于,上天开始怜悯,怜悯这对可怜的父女,上海一家大医院承诺了免费进行治疗。黄凤,这个简单的名字,最终让上天都为之动容,奇迹终于开始降临。“孝”,这个简单的字。中华民族延续了几千年,都是“老”在上,“子”在下。可见,民族之魂就凝聚在这个上面。我们之所以能生生世世繁衍在神州大地上,就是因为这魂深深地刻在我们的骨子里。父母至亲,我们的生命起源于他们。我们在长大,他们目送我们走过一个个站台,最后我们开始看着他们远去,再也没有机会去认真地叫一声,“爸,妈,你们还好吗?”“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真要是有那么一天,我想我们追悔莫及的只是那一个个细节。或许,今天我们埋下孝的种子,明天收获的将是一生的无悔。百善孝为先,心中有孝,走遍天下,心中无孝,寸步难行。
214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