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44

天啊论文咋办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毕业论文为什么要二次查重才能通过

5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类霖菜

已采纳
不需要对于论文查重而言,其实最保险的不是一次查重还是二次查重,最核心的在于能否一次性通过学校的检测。如果能够确保这个论文是一次性就能过,那么至于是一次查重还是二次查重都无关紧要了。如果你论文还没有被学校检测通过,那么一定要进行二次查重,原因在于这么几点:查重过后的论文1、增加通过的概率首先,不管是哪个论文检测系统而言,都不敢保证自己的一次查重能够将问题全部发现,尤其是不同的系统对相应的要求是不同的。有的系统着重段落,有的系统着重整个文章。其次,一次查重之后的修改也存在重复的可能,不是说做了修改就能够确保重复率为零。尤其是很多学术类的论文,引用产生的重复概率非常高。再次,二次查重是增加保证的一个方法。只要论文没有被认定合格通过,变数就没断过。2、避免耽误毕业未雨绸缪这个词非常好,因为懂得未雨绸缪,即便不能够完全避开可能发生的意外,但一定能够大大减少意外的发生。学校对论文查重的时候,如果首次查重过后的论文通过了,那自然是好事。可是如果发生了一次性没有通过的话,就需要考虑清楚接下来可能因此而耽误的时间问题。尤其是各种毕业论文,面临的不是升学就是好就业,而毕业学位证书的取得,是接下来学习和工作的前提条件。而不同的两个论文检测系统在查重的区别上面会出现比较大的偏差,在正式提交论文之前,查重过后的论文在进行查重,多增加查重的概率,这也是一个非常不做错的办法。所以,正常情况下查重过后的论文别说是进行二次查重了,在论文没有正式提交之前,三次、四次查重都是可以的。尤其是一些系统检测的方法也存在差异,一次性查重合格的话,也不要抱着庆幸的心理,因为这个系统与学校的论文查重系统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异。确保万一的方法,就是做好万全的准备。

毕业论文为什么要二次查重才能通过

250 评论(11)

philip111

很多人会因为论文查重后的重复率过高而感到心烦意乱,因为论文重复率的高低是学校会判断论文是否合格的非常重要工作考核评价标准之一,所以如果达不到要求的话,那么是无法顺利完成毕业的。所以大家在写论文的过程中,要学会检查自己的论文内容是否能通过学校的检测,并且自己提前进行论文查重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不过有很多同学都不理解,为什么毕业论文需要通过多次查重? 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说说这个原因。  1、论文的写作时间还是比较长的,一般要向学生完成自己毕业设计论文的写作,从选题到最后的定稿这个时间是比较长的。最起码也要我们也要提前数月时间才行,特别是在完成后要重新检查,如果重复率太高的话,那么降低重复率修改的话还需要更多时间。  2、论文查重系统的数据库不断更新,无论我们使用什么论文查重系统,都应该知道它们的对比数据库不可能总是不变的,因为它们会不断更新,所以重复率变高也可能造成检测结果出现波动。也许不是重复相同的内容,我们再次检查这一点,但下一次再进行论文查重时,可能出现轻微变化。一旦合格是不够的,我们会要提交到校检中心前几天去检查,并且重新检测。一篇合格的论文都需要我们经历进行多次的修改自己才能更好完成,每一次的修改必然就会是论文变得可以更加完美。
159 评论(8)

帅帅789

随着毕业季节的到来,许多学生需要完成毕业论文,论文的重复检查是论文是否合格的重要环节。毕业硕士论文完成后,他们通常需要重复几次论文。那么在这方面需要注意哪些要点呢?硕士论文查重查几次可以顺利毕业?这些都是许多学生问的问题。接下来,小编将回答你的问题。事实上,重复检测取决于论文的质量。重复检测是为了检测你论文的重复率和相似性。如果你的论文质量高,写作过程中引用的内容少,那么两次重复检测就足够了。如果引用的内容多,重复检测将达到大约三次。初稿检测,一般学校会提供几次免费查重的机会,初稿检测建议大家使用免费查重的网站,有助于我们进行修改和降重,可以避免浪费学校给的免费查重机会,在校外是很难找到学校内部查重入口的。定稿查重的时候,我们在学校进行检测。硕士论文的重复率一般要求在10%-20%之间。若查重不符合标准,则必须对相似度高的内容进行修改,直到达到学校规定的比重,才能提交论文。查重报告会详细地标注论文中重复率比较高的内容,我们可以针对这些部分进行修改。
145 评论(10)

492962926

毕业论文可以在中国知网查重两次,最好放在中国知网查重,一般是学校给学生两次查重权限的。另外在知网查重前,可以在学习通、paperok、paperyy等途径进行查重,可自行参考。
167 评论(15)

LiHC315

对知识的尊重和课题研究的严谨性,以及看待学习的态度,不能简单的照抄照搬,需要不断学习,不断讨论,不断消化,不断吸收,最终达到提高的目的
126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