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小学班级管理方面的论文

  •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51

tandyxlw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小学班级管理方面的论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bobbyzang

已采纳
小学是每个社会个体第一回真正全面系统学习知识的地方,小学低年级更是社会个体系统学习知识的启蒙地。班级教育管理是学校教育的基本方式,抓好了班级管理就是抓好了学校的教育管理,而抓好小学低年级的教育管理更可以为抓小学的教育管理打下扎实的基础。正确认识小学低年级教育管理的重要性,正确看到小学低年级教育管理中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特别是农村小学低年级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认真思考解决农村小学低年级教育管理问题的一些好办法,确实是我们每个农村小学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一、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的重要作用1.抓好小学低年级的教育管理有利于促进人才的培养现在的班级管理,班主任大多事无巨细,一统到底,形成了老师怎么说,学生怎么做,即使有班干部其定位也只是老师助手的局面。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这一教育思想告诉我们:自我教育是学生个性发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有利于从根本上解放班主任,使班主任从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中抽身出来,进行学生的思想引导、心理疏导,有更多的精力去备课上课,更为主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学校管理工作如果要与素质教育接轨,就必须对学生进行主体性管理,使作为管理实践活动的学生,能够通过对道德原则、学校规章制度的积极、主动的、理性的思考后自主、自觉、自愿地作出道德选择和道德行为,达到自我管理的目的,从而提高学生的主体性道德素质。“管”是为了“不管”。班主任要努力实现角色的自我转变,由牧羊人到领头羊,实现班级学生的自我管理。因此应该从低年级起就抓住个体,促进每个学生文明行为和文明习惯的养成,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综合管理能力,由依赖性向独立性过渡,从而由点及面,形成自主管理。从而促进人才的培养。2.抓好小学低年级的行为管理有利于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一个咿呀学语的儿童,学校对他来说是一个既神圣而又完全陌生的地方,这一点我们每一个上过学的人都会有切身的体会。尤其是农村六七岁的小孩,由于他们大都均没有过幼儿园教育的经历,所以尊守纪律和自理能力相对较差。走进教室,不是忘了拿书,就是坐错位置,有的甚至就不知书包带没带来或干脆弄丢了,就更不用谈遵守课堂纪律和上课时姿势正误了。可以说,在农村小学的一、二年级,老师都要拿出很多的时间来教育纠正孩子们这些行为方面的东西,使他们养成较好的学习、行为习惯,这可以使他们的一生受用。3.抓好小学低年级的安全管理有利于促进农村的和谐稳定目前我国有农村人口九亿多,这么大的人口基数也就意味着有相当庞大数量的农村儿童就学的问题。随着人们生育观念的改变和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现今农村独生子女的比例也在进一步加大,这也意味着儿童在家庭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农村的儿童也像城里的孩子一样成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太阳和家庭的焦点,城里学校放学后爷爷奶奶接孙子孙女的现象在农村小学也逐步出现。尤其是低年级的儿童,放学后家里来人接的比例更加大。试想一下,如果他们中谁在学校学习时,有头破血流,或者更严重一点说被不法人贩抓走了,将会对学校、家庭和整个农村造成多大的损害。二、农村小学低年级教育管理中存在的现实问题1.教育教学资源的欠缺农村小学是为广大农村孩子提供不可或缺的公共资源地方,随着教材改革,基础教育课程的逐步推进和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慢慢普及,农村小学对于优秀的教育教学资源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教育教学资源是否丰富直接影响着该地区基础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但是从总体上看,眼下能够完全适合我国农村小学教育教学需要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总量非常缺乏而且质量不高,有效的应用程度和有效的共享较低。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而且这已经成为约束农村小学教育发展的主要瓶颈。一个多月前,全乡有近十名老师来我校上转正课,可是我校的多媒体教室只有一个,当时就采取了抽签的方式决定,抽到的就使用多媒体,很多教师都准备了多媒体课件,但他们却不能使用,效果可想而知。位于市郊区的我校都如此,偏远农村小学的教学设施更是落后之至,现代的教学设备严重缺乏,有的学校甚至只有录音机、小黑板、简单的投影仪等设备,让很多教师所学到的现代教育教学观念在教学中都付诸东流,无法大展身手;学生手中所发的《信息技术》自然而然成了一本摆设。2.农村小学的办学不平衡以及规模萎缩现在的村级小学布局并不合理,点多面广,办学规模日趋萎缩。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了让孩子从小就脱离相对落后的村级小学教育,希望自己的子女从小就能够获得更加良好的教育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以适应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于是,为了孩子的前途,父母纷纷把自己的孩子送进教学质量更好的城镇学校、乡中心小学就读,甚至进城镇陪读。另一方面,越来越多外出务工的父母们选择了让子女在其流入地借读。诸多地方政府对打工子女入学政策开始放宽,开始接纳这些孩子进入当地公办学校就读。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村级小学学生数量自然逐年减少、规模日渐萎缩。目前我国过于分散的村级小学布局使学校人数相差过分悬殊,客观上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和教育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小学班级管理方面的论文

359 评论(10)

小狗尾巴草

一、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帮助他们树立必胜的信心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两类学生:一类因为曾经的成绩比较突出而骄傲自满,狂妄自大;一类因为暂时的落后而自暴自弃,自卑自怜。我认为这两种心理都严重阻碍了学生的进步和成长,我告诉学生们,其实一个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努力了一切皆有可能,一个人只要相信自己,你就会做好许多事情。机遇属于那些有准备的人, 不属于那些有情绪的人。为了强化他们的自信心,本学期开始,我给学生拟定了一些心理暗示语,如: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山外有山,强中自有强中手;我是好学生,我能行,我最棒;坚持、坚持、坚持就会胜利……请每个学生选定适合自己的心理暗示语,每天默念几次,让自己的内心变得强大起来,因为一个人内心强大起来后,就会无所谓惧,就会战无不胜,就会不甘服输,就会高瞻远瞩,就会超越他人,因此,我认为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心理尤为重要。二、抓班风建设,形成积极向上的优秀班集体。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努力营造平等、围结、和谐、进取的班级氛围。(1)制定班训、班级口号。班训为:拼搏进取,超越自我。班级口号是:团结拼搏,自强不息。激励学生积极向上,奋勇争先。(2)布置教室环境。班级文化是一种无形的氛围,它深入到师生的内心,它是一种认同,它是一种气场,使每个进入到这个环境的人都会受到感染,会融入其中。如设立“班主任寄语”“激流勇进”、“十六岁的天空”“奋斗目标”“笔墨书香”等文化背景。让师生感觉到紧张而又富有青春气息的学习氛围。(3)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责任心,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和成就感。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提供显示学生才华的机会,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自理自治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掘创新精神。(4)开展形式多样的班会课。如励志故事演讲、朗诵比赛等,培养学生的兴趣,磨练学生的意志,为他们走上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还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自信心的教育,人生规划的教育,通过这些教育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提高学习的兴趣。
210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