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从传统节日看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

  • 回答数

    7

  • 浏览数

    157

jiayou123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从传统节日看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

7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鲲之大

已采纳
中西节日折射民族文化差异  中国的传统节日,基本都是封建社会时期形成并流传下来的,不可避免的打着封建的烙印:等级制、封闭式、家族式,各节日无不以家族、家庭内部活动为中心。节日里,年轻人必须礼拜老人,全家要吃团圆饭,要阖家共庆,阖家欢乐。即使是春节的互相串门拜年,也基本是在亲属之间。一群陌生人在一起狂欢,那是没有的、不可想象的。即使是户外多人参加的扭秧歌活动,也只是一种表演性质的活动,没有全民狂欢的性质。此外,中国节的另一显著特点是体现着中国吃文化的习俗。每个节日都有不同的特色食品要求,以区别于e69da5e887aa7a686964616f31333236356639其他节日。如吃饺子、元宵、粽子、月饼等等。中国的节日体现着中国人的美德和风尚,尊老爱幼,互叙亲情,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应该继续发扬,所以国人一直坚守着这些中国节的好习俗、好风气。即使喜欢过洋节的人,也没有谁想要摒弃中国节。  洋节就不同了,它更多地是表现出人们的互动性、众人参与性、狂欢性、热烈情绪的发泄性,以自我为中心,崇尚个性张扬,感恩节、圣诞节、情人节莫不如此。这与中国节的封闭性、家族性恰好相反。而这些,正是体现了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前进的必然,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群体性、众人共同参与性,适应了现代社会人们渴望互相交流、群体参与、共同发泄情绪的愿望。它打破了封建的封闭形式,没有了上下级、老人与青年之间的等级束缚,体现了人人平等、自由表现自我的特点。而在吃的方面,则没有那些严格的要求,过什么节并不在吃的不同上。

从传统节日看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

335 评论(11)

i馍馍

中西方节日文化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点: 1、节日来源  中国的主要传统节日都是由岁时节令转换而来的,具有浓厚的农业色彩,而西方的传统节日的起源都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人们的思想可以通过宗教来反应。与此同时,宗教通过人类对上帝或精神的信仰控制着他们。自从欧洲大陆被基督教文明浸染后,西方几乎所有影响最大的传统节日都与基督教有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宗教存在于各行各业。因此,节日与基督教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众多的西方节日里,与基督教有关的占了38个至多,在英语词汇中也有大量的与宗教有关的单词,可见,宗教对于西方文化的影响非常之大。  2、节日庆祝  我们中国是礼仪之邦,再加上儒家思想的长期影响,我们的节日就特别注重仪式,比如清明祭祖,元宵节舞龙灯等活动成了我们不可缺少的庆祝形式。节日里,年轻人必须礼拜老人,全家要吃团圆饭,要阖家共庆,阖家节日。即使是春节的互相串门拜年,也基本是在亲属之间。一群陌生人在一起狂欢,那是没有的、不可想象的。即使是户外多人参加的扭秧歌活动,也只是一种表演性质的活动,没有全民狂欢的性质。  在节日里,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表现得无可奈何地接受,接受后一般也不当面打开。如果当面打开并喜形于色,可能招致“贪财”的嫌疑。而在西方文化中,人们对别人送的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且欣然道谢。  3、文化价值  中国,人们尊重集体并把个人投入集体当中,他们重视集体而不是个人价值或个人的自由发展。因为是继承了儒家的集体主义,因此这些节日表现出对整体情况的考虑。而西方人却截然不同,他们尊敬人与自然,强调个人价值,并且追求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西方的人道主义重视个人价值,强调个人的权利与自由。
113 评论(11)

851539995

中西节日折射民族文化差异  中国的传统节日,基本都是封建社会时期形成并流传下来的,不可避免的打着封建的烙印:等级制、封闭式、家族式,各节日无不以家族、家庭内部活动为中心。节日里,年轻人必须礼拜老人,全家要吃团圆饭,要阖家共庆,阖家欢乐。即使是春节的互相串门拜年,也基本是在亲属之间。一群陌生人在一起狂欢,那是没有的、不可想象的。即使是户外多人参加的扭秧歌活动,也只是一种表演性质的活动,没有全民狂欢的性质。此外,中国节的另一显著特点是体现着中国吃文化的习俗。每个节日都有不同的特色食品要求,以区别于其他节日。如吃饺子、元宵、粽子、月饼等等。中国的节日体现着中国人的美德和风尚,尊老爱幼,互叙亲情,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应该继续发扬,所以国人一直坚守着这些中国节的好习俗、好风气。即使喜欢过洋节的人,也没有谁想要摒弃中国节。  洋节就不同了,它更多地是表现出人们的互动性、众人参与性、狂欢性、热烈情绪的发泄性,以自我为中心,崇尚个性张扬,感恩节、圣诞节、情人节莫不如此。这与中国节的封闭性、家族性恰好相反。而这些,正是体现了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前进的必然,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群体性、众人共同参与性,适应了现代社会人们渴望互相交流、群体参与、共同发泄情绪的愿望。它打破了封建的封闭形式,没有了上下级、老人与青年之间的等级束缚,体现了人人平等、自由表现自我的特点。而在吃的方面,则没有那些严格的要求,过什么节并不在吃的不同上。
148 评论(10)

bolams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一年一度的秋风劲”的重阳节我国古代以“六”为阴数,九为阳数九月初九正好是两个阳数相重,所以人们把它叫“重阳”也叫做“重九”。在重阳节,中国人大多是和亲人一起“登高”。 重阳节是我国人民根据农历所定的节日而在西方国家只有公历没有农历在西方国家中大型的节日有复活节,圣诞节,感恩节等感恩节就等同于我国的春节,是全家团聚一起迎接新的一年的节日但两者有联系又有区别。 感恩节与春节都是合家团聚,充分体现亲情认情的节日;它们都是人们怀念祖先,感谢大地养育之恩的重大传统节日两者的不同点在于欢庆的形式。 在春节之前,中国家庭都会做很多准备,清理房子,做专门的食物红色的卷轴被挂在墙上,中国人相信卷轴的字会为他们带来健康,长寿与幸福不仅如此,世界上所有中国人都非常喜欢春节里的秧歌和鞭炮。 但美国人在庆祝感恩节时吃火鸡,观看电视里职业足球赛是感恩节中的代表性活动散步同样是假期的一个重要部分。 随着中西文化的日益往来西方的节日有很多都传人了中国出现了中西合璧的情况。例如每年的12月25日,几乎每个中国学生都会相聚在一起庆祝圣诞节而在每年的11月第四个星期四,也有很多学生为曾帮助自己的人送上一份祝福和感谢,因为那一天是感恩节。
203 评论(8)

摆渡人?

中国的传统节日大多是以农耕季节来定的而西方的传统节日很多与宗教有关系
314 评论(9)

hqwgg

中国的传统节日大多是以农耕季节来定的 而西方的传统节日很多与宗教有关系
97 评论(10)

woshiyiman99

1、中西方传统节日的起源不同、2中西方节日文化中价值取向方面的差异。中国传统节日还注重伦理道德的传承,中国人向来讲究含蓄深沉,提倡以克制的心态发泄欢乐情绪。而西方节日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侧重于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心、友爱和亲情。西方的节日文化,十分注重个人性格的张扬与个人情感的表达。风靡欧美各国的狂欢节最能淋漓尽致体现这一文化特点
297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