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11570
我国古代文论史上有代表性的文论思想有很多,几个有代表性的主要有:孔子的文艺思想一、“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二、“兴、观、群、怨”三、“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四、“文质彬彬”与“辞,达而已矣孟子的民本思想及其文艺观一、乐和与人和、政和二、“以意逆志”与“知人论世”三、“知言养气”苟子的美感论与诗歌本质观一、“虚壹而静”与“美善相乐”二、“明道”与“言志”老、庄思想的“潜美学”特点一、“道”与中国艺术精神二、“观道”、“体道”与艺术心理汉代的辞赋批评一、司马迁的楚辞评论和“发愤著书”说二、扬雄、班固对屈赋的评论三、汉代辞赋家对赋体的认识刘勰《文心雕龙》的理论建树一、“神与物游”:论创作心理二、才性论三、“风骨”论四、“通变”论 
《中国历代文论选》 郭绍虞 主编 王文生 副主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 分四卷本和一卷本 《文心雕龙》只是其中一部而已,也是关于文论方面标志性的著作,其成就特高,范文澜和周振甫的研究成就比较高,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看一下,但他是很难懂得的,如果掌握了《文心雕龙》,可以说中国古代文论你就掌握了其根基 我建议你先看《文心雕龙》,再看《中国历代文论选》,就轻松的多了
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创立。
《文心雕龙》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著作。南朝齐、梁时期的文学理论家刘勰撰。“文心”谓“为文之用心”,“雕龙”指精细如雕龙纹一般进行研讨。“文心雕龙”即文章写作精义。其讨论的对象,为广义的文章,但偏重于文学。其本意是写作指导,但从文章写作的一系列基本原则出发,广泛涉及各种问题,结构严谨,论述周详。其系统性和完整性是开创性的,因而被认为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文学理论专著。《文心雕龙》共十卷,五十篇。原分上、下部,各二十五篇。上部从《原道》至《辨骚》的五篇,是全书的纲领,核心是《原道》、《微圣》、《宗经》三篇,要求一切以道为本,宗之于经。从《明诗》到《书记》的二十篇,以“论文序笔”为中心,对各种文体源流及作家、作品逐一进行研究和评价。在有韵文为对象的“论文”部分中,以《乐府》、《明诗》、《诠赋》等篇较重要;在无韵文为对象的“序笔”部分中,以《史传》、《论说》、《诸子》等篇较重要,意义较大。下部从《神思》到《物色》的二十篇(不含《时序》),以“剖情析采”为中心,重点研究有关创作过程中各个方面的问题,为创作论;《时序》、《才略》、《知音》、《程器》四篇则主要是文学史论和评析鉴赏。这两部分是全书的精华所在。以上四十九篇,加上最后综述,共五十篇。《文心雕龙》提出了相当富于创新而且系统的意见,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集大成之作。由于意义重大,历代都有学者对其进行研究。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文学理论专家也越来越重视《文心雕龙》,以至研究团队有了“龙学”的美誉。
《文心雕龙》为古代文学理论著作。作者刘勰。成书于南朝齐和帝中兴元、二年(501~502)间。它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