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xabc
你得找篇往届的类似毕业论文来参考参考! 
论文的写法没有定则,无非就是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论点。我这里讨论的也只是一般的规则,尤其是对于初写论文者。以我多年写文章或指导文章的套路,我想一篇论文至少要注意四个问题,下面一一细说之。1、论点的表达论点要回答的问题就是两个: 使用了什么方法实现了什么系统?工程性的论文; 使用了什么方法实现了什么功能?研究性的论文。其实就是个动词和它的宾语,方法和对象。方法就是一些技术,而这个对象要说清楚需要费一些功夫。 而这就是要回答“我做的东西是什么?” 这样的问题。这是必须要自己写的,有些人肚子里面没东西,上来就抄,写些没有用的东西,给人的感觉就是凑字。一定要开门见山地说明我的主要任务,然后展开 的时候再详细解释。这就涉及到怎么给你所做的工作下一个定义,其实也简单,只要说清楚下面的问题就可以了: 谁? 用户或用户群 在什么时候? 本系统的运行时间 在什么地点? 本系统的运行环境 使用了什么? 本系统的构架 做了什么? 本系统的功能 原来是怎么做的? 现在为什么要这么做?本系统的优点 将来又要怎么做? 升级预案第一列是鬼话,是哲学观点。第二列是官话,是文章里面的文字。这些说清楚了,论点也就基本清楚了。说清楚这些就需要很多的文字,估计得写上个几节甚至一章。需求分析也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工程性的问题必须要论述这部分。它也是为了更加详细地解释上面的几个问题。主要体现两点: 工作流程,可以理解为要完成一项事务,所参与的人员以及票据的互动,再通俗地说就是手续。 数据,就是在完成一项手续所涉及的所有票据、账单和报表等等存档的数据对象。注意:有些东西适合计算机去完成,有些计算机无法完成。简单地说,并不是所有的东西计算机都能完成,也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靠我们人类的逻辑就能完成。2、学习过程主要是回答“我学习了什么知识?” 这个问题。这里面可以抄一些资料,之所以这样写是因为你写论文的目的。而这里需要注意的就是两点: 为什么要抄这部分内容? 为了实现某某目标就需要某某知识或技术 总结性的结论 每章的小结和每节的总结性语言这两点要附加在每章每节的前面和后面,甚至是每个独立问题的前面和后面。3、试验过程这部分主要是记录了自己的准备工作,主要要回答的问题是:为了实现目的,我都做了哪些试验?具体的步骤是什么?结论是什么?这部分要论述的是这样的逻辑:罗列先前的主要的技术难题;针对每项难题再列出解决方案;再针对每种方案制定试验方案;执行这些方案;如果试验成功,则写总结并完善前面的解决方案,如果失败(最好别写失败的,除非必要)则要总结,想出新的或弥补的办法,再制定新的解决方案,进行新一轮的试验工作。综上所述,逻辑也就清楚了,技术难题->解决拟案->试验方案->解决方案。4、工作过程执行解决方案的工作过程。可以是流水帐,可以是有重点地交待,完全看需要。除了上述的以外还有几个问题: 图和表格 图和表格是一篇好论文所必须要有的,它可以增加表达的准确性。 结论 结论性的语言要前后呼应,重点突出。这样才能显示出清晰地逻辑。 参考 要给出每段参考的源头,这样的论文才可信,也反映出作者的态度。最后,要参考论文的要求,格式以及所附加的文件等等,都要一应俱全。
高效论文写作,遵循两个法则:快写;慢改。“快写”就是快速起草。用最短的时间,形成完整的作品原型。“慢改”就是雕琢。在原型基础上,不断迭代改进,以求质量提升。image这一写作原则,阳志平先生在《认知写作学》课程中,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有详细论述。因为要“慢改”,所以截止日期之前,一定要留出足够的时间。“快写”有利于帮助你更早地把握主动权,平和心态。至于如何“慢改”,就是你(包括合作者、导师)自己的事儿了。这篇文章,我只和你讨论“快写”部分,即快捷高效的论文起草方法。二、研究写作之前,先把研究做好。我执教专业,文理交叉。本科生大四时,有两个选择:做毕业设计。做个系统,写设计报告。写毕业论文。虽然我反复告诫,设计比论文好做,但他们普遍选择论文。理性行为背后,一定有动机可以解释。学生认为,做设计要编程。而且编完了,还得写文档,相当于花两遍功夫。论文就简单多了,不就是码字儿吗?7000字?那不是手到擒来吗?他们根本就不做研究。只搜数据、堆图表、抄观点,甚至是扒别人论文中的语句。还振振有辞,说小学语文老师说过,“天下文章一大抄”。你的语文老师读书的时候,可能没见过CNKI查重系统这东西。
第一步,先列提纲,写正文前先规划并写好所有的一级标题、二级标题、三级标题等,这些标题总结起来,其实是文章的总提纲,有了提纲,再让导师稍作修改,文章的整体思路就不会跑偏; 第二步,各个击破,有了各级标题之后,文章就可以开始写了。但切记不要在一个标题下耗费过多的时间,写不下去了立马停掉,转战到另一个标题下,继续写,但是停掉未完工的那个位置,字体建议设置成红色,以免漏写,先挑简单的写,再写困难的,随着页面中的字数的增加,心态逐步放宽,一篇文章很快就能完成; 第三步,巧设字体颜色,如上文所述,未完工前,文章要设置各种颜色,如,全部完成部分,建议设置成蓝色,未完工部分设置成红色,从参考文献抄袭部分,设置成紫色,这么一来,按住ctrl键,再滚动鼠标滚轮,缩小篇幅,纵观全文,自己的完成进度一目了然,心态好了,工作效率才能有效提升; 第四步,巧用参考文献,参考文献里很多资料其实是可以照搬照抄的,但是查重又是一个很头痛的事,所以,这一块要用的巧,复制黏贴参考文献的东西后,切忌照搬照抄,一定要打乱顺序,在不破坏文章条理的情况下打乱顺序,然后在其中可以插入自己手打的原文,单句的顺序也要记得替换,如“参考文献里很多资料其实是可以照搬照抄的”,就可改为“其实参考文献里可以照搬照抄很多资料”,这么一来,人造的查重机器,一定查不出你的重复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