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45642
好好复习下古代文学的知识,因为笔试考的古代文学,基础要扎实,比如要背诗词等;还要发散,看一些学术论文,特别是南大的。文献学方面的知识其实还是从文学作品入手,比如会问你读过哪些作品,读的是哪个版本的,版本流传;类似这种模式,一步一步的深入,展开。另外还会问到毕业论文的问题。好好加油吧,祝顺利!! 
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 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以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为依托。古典文献研究所成立于1983年,是教育部在全国条件较好的大学批准成立的第一批古籍研究机构之一。本专业以整理和研究中国古代典籍、弘扬传统文化为宗旨。 本专业远绍黄侃、胡小石、汪辟疆等大家所开创的南京大学中文系传统文史研究的朴实雄厚之学风。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首任所长程千帆先生、现任所长周勋初先生和唐代文史研究名家卞孝萱先生的带领下,经过一批中青年学者的努力,在古典文献的整理、考订和理论阐发诸方面,形成了谨严踏实的学风,将文献学与文艺学相结合,赋予传统的古典文献研究以现代学术的品质。本专业在继承谨严求实的学风同时,又不断开拓发展的空间,如将古典文献研究与现代技术相结合进行古籍整理与研究,如加强海外汉学文献与域外汉文学文献的搜集、整理和研究。 本专业现有教师10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2人。1985年该专业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该专业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现有博士研究生导师4人,硕士研究生导师9人。目前该专业已培养硕士研究生21人,在读硕士研究生20人,培养博士生3人,在读博士生10人。本专业现任带头人为程章灿教授。 本专业与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密切协作,承担了一批大型古籍整理与研究项目,如程千帆先生主持的《中华大典·文学典》已出版,其中有卞先生负责的《隋唐五代文学分典》;程先生主编的《全清词》顺康卷二十册也在南大百年校庆前面世;周先生主编的《唐人轶事汇编》荣获全国古籍整理一等奖,以上几项重大成果,在学术界影响很大。 本专业原学科带头人周勋初先生治学出入文史,视野开阔,所撰七卷本《周勋初文集》在新时期的传统文史研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博士生导师徐有富教授对文献学的基本理论进行了系统研究,与程千帆先生共同完成古委会的重点科研项目《校雠广义》,荣获第四届国家图书获,另撰有《郑樵评传》、《治学方法与论文写作》,主编《中国古典文学史料学》;博士生导师蒋广学教授于晚清学术史研究多有建树,有专著《梁启超和中国古代学术的终结》行世,《梁启超评传》即将完稿;博士生导师程章灿教授在魏晋南北朝、唐宋文学研究方面深有心得,有《魏晋南北朝赋史》《刘克庄年谱》《世家大族与六朝文学》等专著出版,于石刻文献亦研究多年,已有《石学论丛》出版,并在古典文献学专业逐步形成石刻文献资料中心和研究中心,目前正在进行《魏理与二十世纪英国汉学》研究;博士生导师曹虹教授在中国散文史和佛藏文献研究方面齐驱并进,撰有《阳湖文派研究》和一批重要论文刊行,新著有《慧远评传》,目前正在进行域外汉文学研究。此外,严杰教授在唐宋文学文献研究方面有《欧阳修年谱》《白居易集校正》等成果;武秀成教授在《旧唐书》研究方面有潜心多年的专著《旧唐书辨证》,另有《文献学的理论与方法》、《陈振孙评传》等书;姚松副教授在《册府元龟》整理和中国文化史研究方面多有心得;赵益副教授在道藏文献研究方面有《六朝道教与文学》,又及有《丘处机》、《王霸义利:北宋王安石变法批判》二书;徐雁平副教授撰有《胡适与整理国故考论:以中国文学史研究为中心》一书。 本专业已出版“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专刊”二十余种,出版《古典文献研究》集刊六辑,在学界均有很好的口碑。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 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 格式与写法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特别是阳性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在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 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参考文献虽然放在文末,但却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因此,应认真对待。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关于参考文献的使用方法,录著项目及格式与研究论文相同,不再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