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dyqr
常有人问我,怎样才能找到好的学习方法。书上列举了很多种学习方法,每一种都很有道理,轮番试下来,却一头雾水,成绩没有提高,反而把自己弄得很累。 我曾经读过《哈佛女孩刘亦婷》,效仿书中那位姐姐的学习方式,却发现那种方法并不适合我,反倒给自己带来了负担。 看来,学习方法真不是照搬来的。 大家都知道“东施效颦”的故事吧,说的是战国时期,东施为了使自己好看,盲目效仿西施皱眉头,适得其反,闹出了笑话。“邯郸学步”中,战国时燕国寿陵的一个少年看到邯郸人走路的姿势好看,十分羡慕,就学了一种又一种走法,反倒自己不会走了,最后爬了回家。 我认识一位朋友,语文成绩一直不很理想,寒假时候他向他在北大读书的表哥讨教学习语文的方法,然后他及时改进了自己学习方法中不足的地方。果然他在下学期期末考试时进步很大。我一直不喜欢背英语课文,当英语老师的妈妈说应该借鉴一下她学英语时用过的方法。她让我早晚听磁带,这种培养语感的办法果然见效,很快我就发现,英语课文自己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背下来,不再那么难了。 由此可见,合理借鉴别人的学习方法才是正确的。在摸索的过程中,只有避免照搬,合理借鉴,才能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要说个人修养,其实是个小问题;要说社会的文明与进步,这可就是个大范畴了。一个“小问题”,一个“大范畴”,那么这两者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系呢?答案是肯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是由人构成的;社会历史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思想政治》 人民教育出版社)这里的意思是说: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是由千千万万人民群众所创造的价值集和构筑的。而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是:良好的个人修养能帮助人创造更多的价值。窃以为:个人修养与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成正相关。意即良好的个人修养能够促进社会的文明与进步:相反,则会阻碍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什么是个人修养呢?我个人认为它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个人道德修养及个人文化修养。那么我们接下来就通过这两个方面来论证个人修养和社会文明与进步之间的正相关性。良好的道德修养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保证历代的统治者都很重视建立一套强有力的道德价值体系,以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不管其初衷如何,(有的是为了钳制人民思想,加强统治)只要其构建的价值体系有充分的可行性,便毫无例外地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的文明与进步。这是因为当人们拥有了某种价值标准,建立了某种道德观念,就会朝这种价值导向和道德方向去努力。如果这种价值和道德是正确的,那么它就会促进人们自觉地去创造财富,进而促进社会文明与进步。而这种正确的价值和道德便是人的道德修养。只有具备了良好的道德修养,人才会有意愿去创造价值,因而我们说:良好的道德修养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保证。拿破仑年轻时曾经在一封信中这样写道:“现在我要用刷子把那些叛徒们刷黑公开批评当权者,揭露所有的罪行对于真理和祖国的热爱及热情一定会帮助我的。”(《拿破仑传》 德 艾米尔·鲁特维克 著)这就是一个伟人的道德修养。在国家危难时刻,他拥有坚定的道德信念,并决定为之付出努力。拿破仑毫无疑问是一个影响了历史的人,而他良好的道德观念无疑在他的伟业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司马光所谓“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资治通鉴》),也是在强调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个人怎么能够推动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正是由于个人所创造的价值汇聚成了社会价值的缘故。那么怎样判断这种价值呢?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就是看它是否符合道德标准道德要求。个人的道德修养就是指个人的思想符合道德的程度,理论上讲,这个程度越高,所创造出来的价值就越大,推动社会文明与进步的力量就越大。从这个层面上讲,个人道德修养与社会文明与进步的关系也是不言而喻的。良好的文化修养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催化剂怎样理解文化修养这一概念呢?它是指人在理论、知识等方面所达到的水平。通俗地讲,就是人在人在科学文化领域所达到的认知程度。它是个人修养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社会文明与进步的主要力量。文化一向在社会的发展中去着催化剂的作用。文化的繁荣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推动社会大步向前发展,而文化的发展又依赖于个人文化修养的提高。我们讲提高人们科学文化素质,其实就是鼓励个人提高自我文化修养,进而促进社会的繁荣与发展。《进化论》一书是达尔文自我文化修养的体现,而它也在相当程度上引起了文化上的革命,促进了社会的文明进步。尽管不可能人人都能成为达尔文,但至少我们从他身上看到了个人对社会的巨大作用,看到了良好的文化修养对社会文明与进步的作用。有一个伟大的人是这样看待文化知识的。“她(张海迪)在日记中写道:大脑需要营养,除了在生理上需要血液的供应,在精神上还需要广博的知识去营养。否则是一个低能儿那便是不学无术的寄生虫。”“海迪不愿当寄生虫。”(《生命的支柱——张海迪之歌》《中国青年报》1983年3月1日版》张海迪身残志坚,自学了医学和多种外语,培养了良好的个人文化修养,最终也影响了世人,影响了社会。康熙皇帝也说过:”有学识的人是最应该被尊敬的"(《暮鼓晨钟》 凌力著)这说明他也明白文化修养的重要。当然,文化本身并不能直接创造价值。它对人的作用是无形的、潜移默化的,但也是十分巨大的。文化使人具有更轻松创造价值的能力,并诱使人不断去奋斗、去创造,在其中寻找快乐。社会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得以向前发展。全面提高个人修养,推动社会文明与进步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明白提高个人修养对推动社会文明与进步的巨大作用,既然这样,我们就应该不断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努力构建正确的道德价值观,使自己能够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为社会的文明与进步贡献更大的力量。那么我们究竟该怎么做呢?有一种关于领导者的修养观是这么说的:“修养表示一个人在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有一定水平,亦表示养成正确的待人处事的态度在第一个层面上,领导者必须有修养。修养的背后是积极的人生态度,艰苦的学习过程,丰富的人生经验和领导经验在第二个层面上,领导者应当是充盈、内敛、谦冲、和顺、平实的,修养的背后是大智大慧,静水流深。”(《公共行政学》(第三版) 张国庆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这虽然是对领导者的修养要求,但对我们普通人来说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我总结了一下,大概有这么几点:首先,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树立理想,有是非观。态度决定着我们的行动,理想指引着我们的方向,而明确的是非观是使我们有意义存在的保证。其次,努力学习,丰富阅历,具备较高的文化修养。理论学习是非常必要的,也不要忘了实践,多看,多经历。良好的文化修养是人生最重要的财富。还有,做到知行一致,谦冲、内敛,性格健康。这是我们追求的方向,必须坚持不屑的去探索、追寻。如果我们都能认认真真去践行这几点,那才是真正理解了个人修养和社会文明与进步的关系。我们探讨这种关系,不光要认识它、理清它,还要运用它,实践它,这才能真正达到我们的目的。结论个人修养和社会文明与进步有着密切的关系。良好的个人修养能够推动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所以我们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培养良好的个人修养,为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为中华民族之崛起作出更大的贡献!
思想品德论文--文明与我同行我国是礼仪之邦,素来讲究礼貌。孔子认为“不学礼,无以立”;汉代贾谊则把是否讲礼、守礼看作是人与兽的区别。在现代文明社会,讲文明,懂礼貌,这种美德是应当得到大力弘扬的,因为它对于:“形成追求高尚,激励先进的良好社会风气”,“促进整个民族素质的不断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会因为自己个人的利益,而做出不文明的行为,损害他人的利益。例如在公交车上,有些乘客为了能坐上座位,在公交车还未到站时就已经站在马路中间,虎视眈眈地看着驶来的公交车。车一到站,便蜂拥而上,为了一个座位,甚至会大动干戈;例如在他人说话时,很不尊重他人,东张西望,心不在焉的;例如在公共场合被他人不小心地踩到了脚,而破口大骂,甚至还嚷嚷着要去医院……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文明的行为太多太多。但是我们不必埋怨这个社会的文明水平不高;不必怨艾自己的力量太单薄,对社会的影响不大。试想一下,面包里的酵母不是很少吗?可是,单凭这一点酵母,不是就把面包发起来了么。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应该做这个时代的酵母,让自己的酵素,在这个社会起到应有的作用。 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新世纪新时代,新国家新文明”,不要让文明下,不要让文明只在纸上出现,要让它活跃在我们当中,让文明无所不在,让我们做文明的主人,让“文明与我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