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05

sharon01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医生发表论文和专利

6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废废啊

已采纳
主要两个原因:第一个是:论文和职称挂钩,论文是晋升职称的硬指标;职称和待遇又挂钩,所以很多医生为了获得更好的待遇,必须发论文;第二个是:医生是高技术行业,发表论文来分享自己的成果看看可以帮到你。

医生发表论文和专利

343 评论(13)

小树1986

首选先要准确自己要发表的期刊要求,省级,国家级,科核,北核,不同期刊审稿要求不同,尤其是医学类期刊,对作者的研究方向,工作单位等级,有的甚至需要挂省级课题才可以,总之越是含金量搞得期刊要求越高,其次一定要在投稿前去收录网站看清楚这本期刊的具体征稿要求,比如一本期刊要求作者最少是省级单位,结果你说市级单位,那肯定怎么投也投不进去的,核心期刊每过几年就要评选一次,所以也要做好工作,其次是出刊时间,很多地方晋升职称都有目录,一类二类,一级二级,或者是自己规定的省级 国家级,可是国家级,一定要把规则搞懂然后就是提前一年准备,核心要更早,因为被列入目录的期刊大家都发,肯定稿件排的靠后,其次有的期刊要求提高病例数,或者伦理委员批号,发表期刊是一个很复杂的事情,各省承认的,各省政策,收录网站,期刊不能超过不是页,林林总总非专业人士很难入门,还会有很多中介骗钱或者给你发一些不承认的非法刊物,增刊,副刊之类的,也有收了钱直接消失的,所以如果是通过投稿建议首选稳妥的操作的不要谈便宜,在稳妥的基础上比价格,一定要找正规的,有营业执照的,各省政策不同,可以联系我告诉具体省份
138 评论(13)

五陵年少

回答 选择合适的期刊必须选择单位认可的刊物等级(省级/核心);必须认准有刊号的正规期刊。等级确定以后,可在网上查找符合自己专业课题的期刊,再按期刊名称搜索官网,一般期刊官网都有论文详细要求,如《中草药》杂志官网就有他们的具体论文要求。可以直接搜索该杂志的往期论文,看别人都是如何写的,达到什么水平可以发表。4/5四、选择合适的时机在评职称规定的时间内发表,一般刊物从作者投稿到出刊,需要3个多月的时间。5/5五、按要求投送一般要求电子稿,通过E—mail发送,也有的要求在线投稿。也有的还要求纸质稿。
315 评论(9)

gxj199710

写作是以语言文字为媒介文化交流的行为,是人类各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信息记录与传播方式。作为人类凝聚思想,表达情感,加工与传递的知识的基本手段。写作是人类精神生活与实践的活动重要组成组分,同时也是创作文学作品重要的途径。写作是人类表现无穷创作力的方法之一,这些作品称为文学。作品的情节可以是虚构或纪实的,可以表现为各式长短的文章、诗词歌赋、小说、剧本、书信等。写作是人类的一种特殊的,有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的记录,是为满足人类社会活动实践的需要学习社会知识的需要而产生的。找 [心】【裁】【代】【写】 就可以的
242 评论(14)

lynnpc

首先,科研型和临床型有哪些共通点:科研型人才是通过科学的方法,运用专业的操作技术获得数据,并通过数学来阐释一种规律、相关性,通常步骤为“提出问题,(查阅文献,收集相关资料),建立假设与猜想,得出实验数据,数据分析,验证假设与猜想,(修改假设或理论),直到数据支持最终的假设或理论,得出结论;而临床型,我的理解是先观察现象,运用已学的知识,通过有机的结合得出一系列可能的假设,并通过诊断工具(例如X光,MRI,超声,听诊等)来对已有的假设进行验证、筛查,诊断结束,确诊并进入治疗阶段。可以说这两方面的人才都需要具备科学、严谨、客观、求实的基本素质。那么科研型和临床型具体有哪些不同或者各自比较独特的地方?科研型人才相对于临床型人才总体来说更擅长于实验操作,特别是需要运用到各种仪器的时候,并且科研型人才相对临床型人才做出来的实验精度总体更高,实验数据更接近真实结果。临床型研究相对于科研型研究更加针对于具体现状。例如如果你是传染病专家,你发现某个地方来的病人特别多并且症状相似,由此引起你的关注并进行调查,然后发现那里的人大多都喝井水,取样,检验(细菌,寄生虫等)得阳性慢慢的一篇论文就诞生了。而实验型更倾向于科学的更深层次的研究,例如研究某某基因对癌症是否有影响,如何影响,倘若揭示了以前没有提到过的机制那你一下子就出名了(前提是经的起验证)。问题的来源不同:对于临床型,问题的来源自然来自于具体的病例;对于科研型那研究的来源就多了,可以是项目,可以是由某篇论文的延伸,还可以来自于备受社会关注的临床问题。实验型人才做实验是越做越细,因为要往深了发展,而临床型人才是需要保持一定深度的,像液体渗透一样的方式发展。举个例子,研究皮肤,实验型首先先了解皮肤的基本结构,了解完之后例如突然对毛发感兴趣,然而不同部位的毛发它也不太一样,于是就选择了鼻毛或头发作为研究对象,然后再研究基因对毛发的影响,于是就一对一对基因的敲除找到那些基因;但是临床医生除非锁定了特定的人群否则一般不会这么做,例如有一个40岁的女性来医院就诊,经诊断为乳腺癌,问家族史得知该女性的其中一个姐姐,一个妹妹,一个外婆都因乳腺癌去世,然后该医生建议她和她剩下的兄弟姐妹等等做遗传学方面的检查,于是发现了原来乳腺癌也是可以“遗传”的。临床医生一般不会像一个锥子那样钻着学,理由是单精通一点对诊断没有特别大的帮助。好了,以上说的都是我对临床型人才和科研型人才的一些理解,当然我还“年轻”感觉说的很”low”。如有不正请指出。我对“临床医生以发表论文数量里评职称”的观点:临床医生的服务对象是人,倘若以发表论文数量作为能否评职称的依据,有可能导致医生以提升职称为目的做研究,导致盲目选择研究课题、研究质量参差不齐。这些都是小事儿,因为你做的研究质量差人家看都不会看,而且质量差或者是没新意的研究在一些著名的期刊上都是刊登不上的,而有经验、有
98 评论(11)

YingDr

1、评主治医师  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篇以上,包括2篇,前两作者  2、评副主任医师  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4篇,其中核心期刊2篇  主持承担厅局级科研课题1项(前2位)或省级科研课题1项(前3位)或国家级科研课题1项(前4位),  均不包括列题或横向课题到位经费5万以上。  3、主任医师  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5篇,其中核心期刊3篇  主持厅局级课题2项或省级课题1项或国家级课题1项,均不包括列题,或横向课题的到位经费15万以上。  不过具体要求还是要看医院的政策,有的医院会严格点,有的则比较宽松。(学术堂提供更多论文知识)
245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