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百万
有关部门调查显示:某省公众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总体达标仅为5%,与该省的经济发展颇不相称。该调查认为:人文素养反映了一个人的基本修养与品质,体现了人们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价值观;缺乏人文素养、失落人文精神,必然会制约个人乃至社会、国家、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在建设物质家园的同时,应高度重视精神家园的建设。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些什么想法呢?请以“人文素养与发展”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见闻、经历,谈谈体验、感受,讲述故事,发表议论,展开想象,抒发感情等。 注意:1、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可不用。 2、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不少于800字。5、不得抄袭。 一、什么是人文素养 尽管之前风言今年的高考语文浙江卷的作文题可能为《生命的色彩》或为与环保有关的话题,但当“人文素养与发展”这题目最终进入人们视野时,还是给人一种顺理成章的感觉。毕竟浙江是文化大省,是教育大省,毕竟2004年是浙江单独命题的第一年,无论如何,试题的时代性特征以及地域性特征本身就是“针对性”、“有效性”的一种具体体现。更何况,前面两道押宝式作文题本身与最终试题还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作文题所引的材料来自4月11日的《钱江晚报》,这大约正是出卷的时间。所谓有关部门的调查全称应该是首届浙江省公众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调查。我这样强调唯一的意思是说命题人在命题过程中完全是遵循真实性、规范性的程序在操作的。 但就我在第一时间接受考生的反馈来看,“人文素养与发展”这看似平实的题目还是让考生备感为难:到底什么叫人文素养? 在于命题人看来,这应该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命题,是一个不需要告知具体内涵的已知命题——必须承认,这种看法是有道理的,不信问问考生,事先谁没有听说过“人文素养”这词? 但命题人唯一忽略的一点是命题人与考生间的关系本身就是类似于猫与老鼠间的关系,由于两者间的立场不同必然导致思维方式的不同,老鼠是永远猜不透猫的心思,而猫也从来不曾真正了解过老鼠。于是看似最不成问题的问题成了最大的问题。 材料上有段话是“人文素养反映了一个人的基本修养与品质,体现了人们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价值观”,很多考生将这理解成了人文素养的定义,于是他们从头到尾写的是如何保护环境,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如何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而唯有这样,才能使自己有所发展,使社会有所进步。很显然,若严格按照评分标准,这将不是扣题的作文,即便不是离题的作文。 ——问题就在于材料这段话揭示的仅仅是“人文素养”这词的意义而不曾揭示它的内涵。 事实上,命题人完全可以明白无误地告诉考生什么叫“人文素养”,最简单的方法当然是下定义:所谓人文素养,是指以人为本,以人的心灵的纯洁与美好、人格的健全与高尚为中心,以人的个性的完整与张扬、人的本质力量的实现与确认为根本,以人与自然宇宙的和谐与统一,人的“生命的生产”的有序与完善为目标的文化精神的修炼和涵养。稍微复杂的方法是将那份调查具体化地描述:比如设置了哪些问题,受调查者是怎样的回答,正确答案是什么,最后才是5%的达标率。当然最复杂的方法但让考生能最准确理解“人文素养”的方法就是将它所具有的内涵一一列出:比如对于古典文化有着相当积累,理解传统,并具有历史意识,能够“守经答变,返本开新”。 对于人的命运,人存在的意义、价值和尊严,人的自由与解放,人的发展与幸福有着深切的关注。珍视人的完整性,反对对人的生命和心灵的肢解与割裂;承认并自觉守护人的精神的神秘性和不可言说性,拒斥对人的物化与兽化,否则将人简单化、机械化。尊重个人的价值,追求自我实现,重视人的超越性向度;崇尚“自由意志和独立人格”,并对个体与人类之间的关联有相当的体认,从而形成人类意识。承认并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对于差异、不同、另类,甚至异端,能够抱以宽容的态度。能够自觉地守护和践履社会的核心价值,诸如公平与正义等等。 遗憾的是,以上三个方法的任何一个,都被我们的命题人所遗弃了。 于是,这样一个作文题,注定是一个丧失了公平性原则的试题:大幅度地向教育水准较高的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倾斜而背弃了更迫切渴望“知识改变命运”的农村以及山区孩子的利益——即便范围仅仅是浙江省,但浙江各地的教育水准就整齐划一吗? 可以设想的是,阅卷时会大量出现以下两类作文:一是以空对空谈论“人文素养”,将所有的好的词汇都融入到“人文素养”中;二是断章取义谈论“人文素养”,比如将“人文素养”应包含的内涵中的一点等同于“人文素养”的全部。 如果我的预言不幸成真的话,那只能说恶之花,结出了恶果。 二、考生审题的关键词 从话题“人文素养与发展”这格式来看,这是典型的探讨两个事物相互关系的作文。这种作文题最关键的环节在于以辨证眼光分析出事物间的内在联系。那么。人文素养、发展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呢?虽然,在“注意”中指出了立意自定,角度自选,但真正提供给考生自定自选这“联系”的空间并不广阔。 很多考生只注意了“注意1”的提示:“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可不用”就以为可以将材料扔到一边了,事实上材料还是包含了很大的玄机——材料中有这样一段话语:缺乏人文素养、失落人文精神,必然会制约个人乃至社会、国家、民族的可持续发展。这段话起码告诉我们以下几点信息:1、提高人文素养是必须的。2、提高人文素养是实现发展的基础,不提高人文素养将不能实现发展。3、这“发展”应该是可持续性发展。4、人文素养与个人的发展有关,个人的发展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发展。 由上可见,人文素养与发展间的关系容不得你去想入非非,首先是基础性,其次才是“发展”带来的反作用性。此外还得澄清“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重点必须落笔在可持续发展上。最后很可能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就是:既然是“素养”的提高,必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的天敌是“急功近利”、“政绩工程”、“出线足球”、“GDP崇拜”等等。 从这个角度讲,今年的高考作文题恰恰陷入了一个悖论——话语上的倡导“人文素养”,行动上的扼杀人文素养。 ——在我前面所列出的人文素养的内涵中有一点是:崇尚“自由意志和独立人格”,承认并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对于差异、不同、另类,甚至异端,能够抱以宽容的态度。 ——于是如果今年真的有考生说,在当今中国的应试教育底下,人文素养的残缺是必然的,马加爵的出现是必然的,追求虚无缥缈的人文素养是对自身前途的不负责,急功近利不是我的错,我不需要人文素养我需要好成绩,那么,敬爱的阅卷老师,您能拿出您的人文素养来宽容这样的“异端”吗? 三、荒谬的“注意”事项 每年高考作文题都会列出几条注意事项,但惟独今年的浙江卷最让人哭笑不得。 第一条: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可不用。纯属画蛇添足。既然是话题作文而不是材料作文,本身就包含对材料可用可不用的自由,对于这一点的解读,任何一个考生应该比“人文素养”概念的解读都要来得明白无误的多。 第二条: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这显然是对话题作文的“三自原则”(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的一种歪曲。我无法区别立意自定与角度自选之间有什么必然的差异。 第三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更让人莫名其妙。从去年开始,全国卷就取消了“除诗歌外”的限制,而仔细分析今年全国十四份高考语文卷作文题(包括浙江),也多达十份卷子表示了对诗歌的接纳,为什么作为文化大省、诗歌大省的浙江单单对诗歌如此不屑呢?的确,诗歌的评鉴会给阅卷老师带来评分的困难,但仅仅因为这困难是否就有足够充裕的理由阻止爱好诗歌的考生选择最擅长文体的权利?这是否也是“人文素养”的体现? 第四条第五条都是借鉴去年的全国卷,但“不得抄袭”去年就备受非议,今年,全国卷以及多数省份的卷子都去掉了这一条,为什么单单浙江没有先见之明呢? 
高中作文素材:沟通 思路 沟通的形式多种多样 沟通,能分享快乐,化解隔阂 沟通需要技巧 巧妙的沟通能够化解矛盾 科技的发展使得沟通的方式和手段多样化 沟通会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沟通才能了解情况,解决问题 亲友之间需要情感的沟通 良好的沟通使人际关系更加融洽 沟通需要真诚和耐心 没有沟通就不会达到和谐 名言 以诚感人者,人亦以诚而应。以术驭人者,人亦以术而待。——程颐 对人的了解是通过心,而不是通过眼睛或智力。 ——马克·吐温 所谓的耳聪,也就是倾听的意思。——爱默生 辩才是一种将真理转化为语言的能力,而所使用的语言又能让聆听者完全理解。 ——爱默生 有效的沟通取决于沟通者对议题的充分掌握,而非措辞的甜美。——葛洛夫 具有高度沟通技巧的主管,他也有可能擅长“欺上瞒下”,将真正的问题遮掩得天衣无缝。——阿奇瑞斯 当我面对一群人,或是大众传播媒体谈话时,我总是假想自己是和“一个人”进行推心置腹的谈话。——巴伯 管理者的最基本功能是发展与维系一个畅通的沟通管道。——巴纳德 协调永不嫌多。——克斯 今日的沟通与昔日沟通的最大差异:由于科技的介入,“沟通”已超越时间、空间,甚至于权力与阶级的围墙。——吉佛德 企业里的员工在经过三年的体验与洗礼之后,才能胜任回答外界电话查询的工作,因为一通电话很可能造成许多事情的影响。——希思 不论在任何时候,尽可能将讯息直接送给接受者,勿经过第三者的传送。——克派崔克 我们总是将焦点集中在内部沟通,而忘了对外与顾客的沟通。——麦克法霖 一个组织若是要以计算机作为沟通工具,必须先破除行之有年、固若金汤的官僚体系。——埃布尔亚特 沟通,沟通,再沟通。——杰克·韦尔奇 语言是人们沟通的桥梁,它能化解一切误会,让人们更亲近。——雨果 巧妙的语言拉近人的距离;鼓励的语言让自己和他人都更有自信;关爱的语言则使人间充满阳光。——卡耐基 以文常会友,惟德自成邻。——祖咏 经典素材 小罗斯福与母亲的故事 (母子沟通享受天伦之乐) 美国第32届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惟一连任四届的总统。他出身于富豪家庭,然而,罗斯福的父母并不娇惯他,而是严格地管束他,特别是罗斯福的母亲。 母亲为小罗斯福安排了很严格的作息时间表:7点起床,8点吃饭,跟家庭教师学习两三小时后休息,下午1点吃饭,午饭后又学到4点,然后自由活动。 小罗斯福游戏时总习惯于自己是赢家,为了教育他,有一次母子玩一种棋类游戏,母亲故意不让他,接连赢了儿子。小罗斯福生气了,母亲故意不去理他,并坚持让儿子道歉。结果,小罗斯福认输了。 罗斯福的家庭是民主的。小罗斯福不满意母亲制定的严格作息制度,一次他提出了抗议,要求母亲给他“自由”。母亲认真地考虑了儿子的要求,允许他“自由”一天。到了晚上,6岁的儿子满身灰尘、一脸疲惫地回来了。这一天儿子去干什么了呢?母亲没有过问。 罗斯福的母亲知道尊重孩子,满足他的合理要求。严管不等于束缚,给孩子自由活动的时间,使孩子在无拘无束中松弛一下,尽情地享受童年的欢乐,这对儿童个性的发展和良好品格的形成是有好处的。 里根妙谈沟通技巧 (沟通不需要长篇大论) 被誉为“伟大的沟通者”的美国前总统里根,言辞幽默,反应灵活,谈话既温和又能打动人心。他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言佳句,已经成为里根传奇的一部分。 某个星期天,一位年轻牧师将作生平第一次讲道,结果发现,空荡荡的教堂长椅上只坐了一个人。牧师问那人:“你觉得我该怎么办?”那人回答:我不太清楚,我只是个养牛的,但如果我到牧场发现只有一头牛,我还是会喂它。于是,牧师走向讲坛,滔滔不绝地讲道,讲完后问那人:你觉得怎么样?那人回答:“我不太清楚,我只是个养牛的,但如果我到牧场发现只有一头牛,我绝不会把全部的饲料都塞给它!” 这是里根常对幕僚讲的故事,里根认为演讲不要超过二十分钟,记者会不要超过三十分钟,长篇大论听众无法吸收。 现代企业的沟通方法(沟通可以有各种不同的方式) 现代企业都非常注重沟通,既重视外部的沟通,更重视与内部员工的沟通。沟通才有凝聚力。以下是一些知名企业值得借鉴的好做法: 讲故事:波音公司在1994年以前遇到一些困难,总裁康迪上任后,经常邀请高级经理们到自己家中共进晚餐,然后在屋外围着个大火坑讲述有关波音的故事。康迪请这些经理们把不好的故事写下来扔到火里烧掉,以此埋葬波音历史上的“阴暗”面。只保留那些振奋人心的故事,以此鼓舞士气。 聊天:奥田是丰田公司第一位非丰田家族成员的总裁,在长期的职业生涯中,奥田赢得了公司内部许多人士的深深爱戴。他有1/3的时间在丰田城里度过,常常和公司里的1万多名工程师聊天,聊最近的工作,聊生活上的困难。另有1/3的时间用来走访5000名经销商,和他们聊业务,听取他们的意见。 鼓励越级报告:在惠普公司,总裁的办公室从来没有门,员工受到顶头上司的不公正待遇或看到公司发生问题时,可以直接提出,还可越级反映。这种企业文化使得人与人之间相处时,彼此之间都能做到相互尊重,消除了对抗和内讧。 动员员工参与决策:福特公司每年都要制定一个全年的“员工参与计划”,动员员工参与企业管理。此举引发了职工对企业的“知遇之恩”,员工投入感、合作性不断提高,合理化建议越来越多,生产成本大大减少。 培养自豪感:美国西思公司创业时,工资并不高,但员工都很自豪。该公司经常购进一些小物品如帽子,给参与某些项目的员工每人发一顶,使他们觉得工作有附加值。当外人问该公司的员工:“你在西思公司的工作怎么样?”员工都会自豪地说:“工资很低,但经常会发些东西。” 冯父之死 (语言不同,难以沟通) 古代时,东瓯(今在南部沿海一带)经常发生火灾。当地人为此很烦恼,却没有办法。一位商人到了晋国,听说当地有一位叫冯父的人,善于搏虎,非常出名。由于东瓯的方言与晋国不同,当地“虎”与“火”读音一样,商人以为冯父善于对付火灾,报告国王,将其请到东瓯。冯父到东瓯后,又发生了火灾,东瓯人将冯父往火里推,结果冯父被烧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由于到异地后语言不通,沟通产生误解,导致一人葬身火海,体现了语言对人们沟通带来的巨大影响。 应用与创新 关于“沟通”条件的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沟通”的必要条件 实验目的:21世纪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纪、一个信息化的时代,生存和发展都需要沟通。本实验将测定沟通的条件,令所有人都从沟通中取得进步,得到快乐。 实验用品:大试管三支,真心溶液、虚伪溶液、钱和权溶液各一瓶,沟通颗粒若干。 实验步骤: 1.取三支大试管,向里面加入等量的“沟通”颗粒。 2.向三支试管中滴加等量的三种溶液,观察并记录其颜色变化。 实验现象: 1.加入“虚伪”溶液的试管中反应极快,溶液由灰色变为黑色,并出现沉淀,散发出令人落泪的刺激性气味气体,“沟通”颗粒由饱满变得萎缩。 2.加入“钱与权”溶液的试管中反应适中,溶液由土黄色变为黑色,并散发出一种令人头昏脑胀的气味,“沟通”颗粒渐渐稀释。 3.加入“真心”溶液的试管中,反应极慢,溶液由白色变为无色。散发出一种令人愉快的气体,“沟通”颗粒发芽,生成一种叫“朋友”的固体。 实验方程式:沟通+虚伪=极有害物质 沟通+钱与权=烦恼+有害物质 沟通+真心=快乐+朋友 实验小结:由此可见,沟通的条件是真心,而真心却又需要长时间才能体现出来,但真心沟通的,就是你真正的朋友。 实验时间:2050年10月10日 注:与“虚伪”和“钱与权”溶液反应过的剩余物必须慎重处理,否则危害极大。 语言———沟通的加速度 燕子对鸣,才能微雨双归;鸳鸯互啼,才能相对浴衣;母牛长哞,才能母子相依。而苍狼厉嗥,才能唤来群狼共御敌;雄鹰尖唳,才能威慑敌胆所猎无失。如果你在人群里失去共同语言,无可奈何地沉默,那你就是可怜的“落花人独立”。沟通需要语言,语言是沟通的加速度。 语言是出征将士的倚天长剑,是匕首,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杀手锏,如果你用对了的话。是语言,让苏秦联合六国,使强秦心惊胆战;是语言,让诸葛亮说服东吴,使八十三万曹军葬身火海;是语言,让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一鸣惊人,使亚非各国对中国刮目相看;是语言,让水均益、白岩松打动了亿万观众的心,使我们对央视有更高的评价„„语言是友谊的助推剂,语言是亲情的黏合剂,语言是关爱的爆发器,因为语言是沟通的加速度啊! 如果失去共同语言,如果人人都不会正确使用语言,难以想像地球将是怎样一个糟糕的世界,人的心灵是怎样荒芜的一片沙漠。那样的世界,是失去摩天大楼,失去良田好稻,失去四大发明,失去现代文明,失去古代辉煌的洪荒社会。那样的心灵,是失去“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共鸣,失去“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震撼,失去“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的赞赏,失去“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坚贞,失去“生死契约,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动情的不毛沙漠。语言是何等的重要!语言是何等的必需!语言能联结千古,让古代的文明在沟通中与时俱进,不断发展,铸成现今的辉煌。语言能跨越时空,让苏格拉底、柏拉图、莎士比亚、仲尼、太白和鲁迅与我们有无声的沟通,有心灵的对话。 语言在情侣的沟通中,是浪漫神奇的鹊桥;语言在师生的沟通中,是坚实耐用的阶梯;语言在父子的沟通中,是朴实无华的船桨;语言在朋友的沟通中,是忠实诚恳的邮票。语言为沟通添色加彩,沟通在语言中辉煌灿烂。 让语言成为沟通的最亲密朋友吧!正确而共同的语言,乃是沟通加速度。 沟通,带来了希望 有一座桥,连接着希望与辉煌; 有一种爱,化解了矛盾与战争。它就是沟通! ———题记 因为树上的猿跑到了地上生活,便有猿人,它们用彼此的方式沟通,便出现了分配、耕种、建造等一类动词,才有了最初的人类文化。 秦朝 “六国破灭”,秦王统一天下,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千万人之上,得天下不易。然而,一统天下的秦始皇,为了基业传万世,对百姓实行专制,于是闭目塞听,我行我素。李斯传来消息:那些儒生们总是说三道四,横加指责,有时还引经据典,以古非今。秦王听后大怒„„愚蠢而残暴地“焚书坑儒”,终没能使秦王朝传万代,因为缺少了一座通向老百姓与统治者相互沟通理解的“桥”。 两汉 中华之外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呢?遥远而神秘。一位勇敢的外交家张骞两次出使了“外土”——西域。内地精美的丝绸、铁器,先进的工业技术传到了西域。西域的骏马、蔬果、舞蹈、魔术等传入内地。此后,一条越峻岭、连沙漠,通向西亚和欧洲的贸易之桥——“丝绸之路”形成了。它连通了中土与异国的经济、文化和友谊。中国的历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唐代 繁华与开放的社会。沟通是唐太宗的广开言路、积极纳谏,于是开创了“贞观之治”。沟通是玄宗以太宗为榜样后的“开元盛世”。沟通是日本使者来华取经,鉴真东渡传法,文成远嫁吐蕃,玄奘志在西天„„ 因为有了沟通,唐朝达到繁盛的顶峰。 清代 沟通是康熙微服私访、体察民情;是“国有乾隆,国运昌盛”,是辉煌的“康乾盛世”。而清末,国门紧锁,国人自给自足,不与世界沟通。终于有一天,国门被破。英、法、俄„„能来的都来了,带着他们的坚船利炮,封闭腐朽的清政府只得签下屈辱的条约。 这是否定沟通、闭关锁国酿造的苦果。 今天 今天,中国成为一个腾飞的社会主义国家,注入了新鲜血液和思想,独立而自强。沟通是世界倡导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的主旋律,亚洲的APEC会议、东亚经合会和欧亚首脑峰会,无不是世界为了沟通和共同发展的产物。中国更是融入到了沟通的世界之中,加入WTO、2008年的奥运会和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都是中国与世界沟通的最好注解。 明天 人与人之间没有嫉恨、没有猜疑,只有友谊与沟通,只有团结友爱、共享美好,在同一片蓝天下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国家与国家之间没有鸿沟、没有战争,只有和平与沟通,只有公平竞争、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世界就是在不断的沟通中一步步走向文明与繁荣的。
换句话说就是互相帮助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我们成功。举例而言,得民心者的天下,刘邦就比项羽会搞关系。刘备就比较会弄拢人心。现代罗斯福总统会面之前都会找一下关朋友的近期资料套关系。人与人之间都是互助的,举个感人的例子,比如友谊啥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