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卡巴斯基
我谈语言文字规范化――汉字的规范文字,作为记录的书写符合系统,是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自从人类发明了文字,它就在人类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促进了语言的发展,使语言更加精密和丰富,而且推动着人类文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们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汉字,它是汉族人的祖先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创造出来的。汉字具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先后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五种正式字体,真可谓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汉字是我国人民通用的文字,对它的规范是非常必要的。只是使用规范汉字,才能充分发挥汉字的交际功能,更好地为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那何为规范的汉字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汉字法》明确规定符合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汉字整理方面的字表和权威字书中规定的汉字。如“向”“书”“汉”“区”等字,若我们仍使用它们的繁体字“向”“书”“汉”“区”,就是不规范。如何才能规范汉字?我们首先掌握整理过的汉字,那就要我们认真学习《简化字总表》了,如“倪”字现已简化为“儿”。但有些字还是以“儿”作为偏旁的,这就不能用它的简化形式了,如“倪”不能写成“�”。这就涉及到类推简化范围问题。有些简化字的繁体字不止一种如“复”既是“复”又是“复”的简化;“纤”既是“纤”又是“鑯”的简化;“钟”既是“锺”又是“籦”的简化等等。可见一简多繁也是我们值得注意的。其次,掌握规范字,不用异体字。所谓异体字就是不太通行,笔画也比较多的字如“冰”的异体字是“氷”,“哲”的异体字是“喆”,“困”的异体字是“困”等等。我们要做到这点应当服从从俗,从简和书写方便这三个原则。再次,区别新旧字形如“道”与“噵”虽然后者是旧字形。最后就是要掌握异体字的规范的规范字。异体字给我们正常交往带来不便,使用它给我们语言带来不规范所以我们必须掌握异体字的规范字。错别字也是使我们语言文字不规范的另一罪魁祸首。我们要尽量避免错别字,这是要我们注意汉字的字形,字音,字义。如“狐”的形旁是“犬”用“犬”作形旁的字,原义一般同兽类有联系;“孤”的形旁是“子”用“子”作为形旁的字,原义一般同小孩有联系。汉字是我国的唯一标准语言文字,也是历史最悠久的文字,是中华民族和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我们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赋予我们对文字的规范化责任重大,我们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语言文字规范,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作出贡献 
讲普通话,写规范字 1955年,在中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上确定,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经过多年的努力,推普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在国家文明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地域之间的方言差异很大,即使在同一方言区中,也存在着方言分支,显著的方言差异极大妨碍着不同地区人们的交际、社会信息的交流及信息处理等新技术的应用。 语言和文字体现着一个国家的文化素质,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文字能力是文化素质的基本因素,推广普及普通话是各级各类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推广普及普通话有利于贯彻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方针,有利于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构建和谐社会主义。 学校是专门进行教育的机构,是传播文明的重要场所,理所当然成为应用语言文字最规范的地方,成为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基本阵地。所以,每一位教师首先要承担起学校推普工作的重担,坚持讲普通话,写规范字,用言传身教的方法使每一位学生受到教育,受到感染,号召人人使用普通话,共同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在校园内开展“啄木鸟”纠错行动,对黑板报、学习园地、作业等认真检查,发现不规范用字马上予以纠正。据解放日报报道,每当华灯初上,劳累了一天的外国人会按时到各类中文补习班学习中文,在国际上已经掀起了一股“中文热”。连外国人都争着学中文,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怎能不学好自己的民族语言呢? 请每一位有责任心的中国人都行动起来,掀起“讲普通话,写规范字”的热潮,只有这样,我们美丽的祖国才会更加繁荣,更加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