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onink
看了你的题目觉得题目有点广,不好写应该把它集中到中国某个地区(深圳、广州等地)的加工贸易,或者中国某个行业(木材、纺织等)加工贸易的发展与转型如果题目已经定好,那么下面是我个人的一点见解。[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与转型]一、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 1中国加工贸易现状 2作用二、中国加工贸易的问题 1加工贸易促使国内企业高污染生产 2加工贸易生产地域发展不平衡 3加剧国际间的贸易摩擦三、中国加工贸易的转型 1数量到质量的转变 2“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 3廉价劳动力向低成本、搞服务的转变四、结束语 总结归纳论文主旨 
摘要加工贸易与我国的改革开放紧密联系在一起,对国民经济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我国加工贸易已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当前国内和国际经济的新形势下,我国加工贸易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本文首先对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历程和工贸易方式进行分析,并对我国加工贸易未来发展进行探讨,提出了如何推动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促进境外加工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对策,以及如何扶持和加快西部地区境外加工贸易的发展的战略措施。主题词:加工贸易;加工贸易方式;国际贸易
本科毕业论文的标准格式 ⑴ 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语词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应避免使用的不常见的省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字数一般不宜超过20个题名用语 ⑵ 作者姓名和单位,两人以上,一般按贡献大小排列名次 ① 文责自负;②记录成果;③便于检索 ⑶ 摘要:是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中文摘要一般不会超过300字,不阅读全文,即可从中获得重要信息外文250实词 包括:①本研究重要性;②主要研究内容,使用方法;③总研究成果,突出的新见解,阐明最终结论重点是结果和结论 ⑷ 关键词是从论文中选取出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一般3-7个,有专用《主题词表》 ⑸ 引言回来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识布局,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预期结果和意义 ⑹ 正文 ⑺ 结论:是指全文最终的,总体的结论,而不是正文中各段小结的简单重复要求准确,完整,明晰,精练 ⑻ 致谢:是对论文写作有过帮助的人表示谢意,要求态度诚恳,文字简洁 ⑼ 参考文献表(注释),文中直接引用过的各种参考文献,均应开列,格式包括作者,题目和出版事项(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始页码)连续出版物依次注明出版物名称,出版日期和期数,起止页码 ⑽ 附录:在论文中注明附后的文字图表等 资料来源:
我给你几个题目参考吧,你可以看看。 一. 汇率问题研究 大国和浮动汇率条件下货币政策效应 汇率制度选择应考虑因素分析 我国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优点及缺陷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利弊分析 二. 利率市场化问题研究 如何提高我国存款(或贷款)利率弹性 利率市场化对国有商业银行(或中小商业银行)的影响与对策 完善我国基准利率生成机制研究 三. 金融监管与宏观调控问题研究 改革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思考 对我国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的思考 我国转变货币政策调控模式的路径选择 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巴塞尔新资本协定与中国银行业改革 四. 国际资本流动问题研究 国际资本流动与我国国际收支关系研究 国际资本流动对经济的影响机制 怎样化解巨额外汇储备给我国金融市场带来的潜在风险 论我国外汇储备的多元化应用 资本账户开放的核心条件理论 五.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关系式融资与中小企业信贷发展研究 个人征信制度及其发展完善研究 个人住房贷款风险及其防范 大学生助学贷款的风险与对策研究 试论信用卡业务的风险及其防范 邮政储蓄银行的业务发展战略研究 中小企业融资的行为特征研究 商业银行票据业务的风险及其防范 银行排队难问题的成因与对策研究 银行收费问题研究 商业银行ATM的发展策略探讨 六. 货币市场问题研究 美国债券市场发展对我国的有益启示 对国债发行规模影响因素的分析 对国债发行方式的国际比较 论我国票据市场的现状及完善措施 论我国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形成机制 七. 资本市场问题研究 推行QFII制度的风险分析 台湾QFII制度分析及给我们的借鉴 QDII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 浅析QDII境外投资方式 实施QDII和QFII的影响的比较分析 新兴证券市场开放模式的分析及启示 试论我国投资银行机构的业务创新 八.金融衍生产品与投资理财问题研究 股票期权研究 资本资产定价问题研究 试论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建立的环境与路径 关于利率变动与投资理财对策研究 关于商业银行设立基金公司问题研究 关于利率期货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关于汇率波动对期货市场的影响研究 防范股指期货风险的对策 风险度量问题研究 九公司金融管理研究 关于央企整体上市问题研究 关于深化和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研究 关于进一步促进债券市场发展问题研究 关于完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关于发展和推行资产证券化问题研究 试论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 十。金融开放与金融安全问题研究 次级债危机的成因与对策研究 开放资本市场与国家金融安全 论金融支持在西部开发中的作用及其对策 金融开放的国际比较及中国的选择 十一其他 我国政策性银行转型模式的分析研究 试析我国资产管理公司发展的模式
加工贸易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而不断壮大,自1996年以来,加工贸易在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中一直占据半壁江山。目前加工贸易涉及到我国绝大部分产业,在拉动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推动国内配套产业发展、促进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利用内外资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在加工贸易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造成我国外贸依存度过高,冲击了国内相关原料工业的发展,加剧了国际间贸易摩擦和加工贸易带来的走私问题等都给国民经济带来了负面影响。本文分析了我国加工贸易的现状及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加工贸易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从政府角度探讨了推进我国加工贸易尽快转型升级的方向。 一、加工贸易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分工不断发展,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大幅度增加,生产国际化日益扩大,加工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方式。 从广义上讲,加工贸易是外国的企业(通常是工业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企业)以投资方式把某些生产能力转移到东道国或者利用东道国已有的生产能力为自己加工装配产品,然后运出东道国境外销售。这种跨越国界的生产加工和销售成为加工贸易的显著特征。加工贸易同国际投资及国际贸易紧密相连,体现了商品和资本交换的国际化。 从狭义上讲,加工贸易是部分国家对来料或进料加工采用海关保税监管的贸易。由于一些发展中国家存在较多的关税或非关税壁垒,为了扩大对外贸易或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采取了对来料或进料方式进口的原材料、零部件由海关实行保税监管的办法。狭义的加工贸易是一种比较新的现象,其特点是出口产品中所含有的进口成分比较高,出口国主要投入劳动力对进口零件进行组装。 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中国的外贸事业长足发展,成绩显著,外贸增长迅速,外贸增长率领先于国民经济增长率,按出口贸易额计算,已排到世界第11位,这和加工贸易在我国的蓬勃发展是分不开的。日益壮大的加工贸易已经在我过的国民经济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加工贸易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加工贸易在中国20多年的发展,与改革开放进程密切相关,是外贸进出口、利用外资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20世纪70年代末至1986年。在改革开放中率先产生的“三来一补”(即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加工、补偿贸易)的贸易方式,是加工贸易的雏形。1980年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两者合计仅占4%,在整个对外贸易中比重有限。到1986年,进料加工的贸易方式开始崭露头角,与“三来一补”一起作为利用外资和扩大出口的方式之一,二者占全国进出口额的15%,已经占据一席之地。 第二阶段:自1987年至1995年。1987年党的十三大以后,以鼓励“进料加工复出口”为主要内容,以海关进口料件保税监管为政策核心,发展原材料采购和产品销售市场“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贸易方式在二十世纪80年代后期取得了成功。此后,加工贸易——作为这一贸易方式概括性很强的词汇,于20世纪90年代初应运而生并沿用至今。 第三阶段:自1996年至今。这一阶段的显著特征是,巩固和发展加工贸易取得了巨大成果。加工贸易不仅在吸收外商投资、扩大出口、增加就业和税收方面,而且在提高国内产业竞争力,促进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技术进步,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竞争与合作中发挥了更大的影响力,加工贸易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起到了“加速器”的作用。2002年,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7%,仍然是最大的贸易方式。其中,加工贸易出口占出口总额的3%,加工贸易进口占进口总额的4%。同时加工贸易出口额比进口额高出近580亿美元。这说明加工贸易在使用国内原材料、带动国内产业升级,增加出口值方面发生了显著而积极的变化。此外,在加工贸易中,进料加工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达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