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论文图片下方的文字查重怎么弄的

  •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30

冰封之月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论文图片下方的文字查重怎么弄的

5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yhw_

已采纳
论文图片底下的说明查重原因:1、目前大部分论文查重系统是不能识别图片,不能对图片进行查重的,一般情况下图片是不会被查重的,但是现在也有一些查重系统能够识别图片中的文字,对图片的文字进行查重。2、当论文中的图片不仅不会被纳入查重范围,而且论文中的某些部分重复率太高,很难简单快速地修改时,你也可以截图这些部分的内容,然后用图片替换,从而降低重复率。

论文图片下方的文字查重怎么弄的

351 评论(14)

迷雾中的风铃

首先,在写论文的过程中,就要严格规范自己,不能大段复制粘贴,只要根据自己对问题的理解,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一般重复率都会比较低。其次,在最后用中国知网查重前,可先用PaperYY、paperdog、PassPaper、PaperCheck等
194 评论(15)

扒拉扒La

论文查重是借助论文查重系统进行的,论文作者只需要把论文上传到查重系统,系统会根据论文目录进行分段查重。1、在查重报告中,标黄色的文字代表这段话被判断为“引用”,标红色的文字代表这段话被判断为“涉嫌剽窃”。 2、查重是以“连续13个字重复”做为识别标准。如果找不到连续13个字与别人的文章相同,就检测不到重复。3、论文中引用的参考文献部分也是会计算相似度的。  4、在知网的对比文库中,外文资料相对较少。5、对比文库里不包括书籍,教材等。但有一个问题要注意,当你“参考”这些书籍教材中的一些经典内容时,很可能别人已经“参考”过了,如果出现这样子的情况,那就会被检测到相似。6、检测系统对论文的分节是以“章”作为判断分节的。封面、摘要、绪论、第一章、第二章、等等这样一系列的都会各自分成一个片段来检测,每一个片段都计算出一个相似度,再通过这样每章的相似度来计算出整篇论文的总重复率。 7、当查重系统识别到你论文中有某句话涉嫌抄袭的时候,它就会对这句话的前面后面部分都重点进行模糊识别,这个时候判断标准就变得更严格,仅仅加一些副词或虚词(比如“的”、“然后”、“但是”、“所以”此类词语)是能够识别出来的。8、在查重进行中,检测系统只能识别文字部分,论文中的图片、word域代码、mathtype编辑的公式、是不检测的,因为检测系统尚无法识别这些复杂的内容格式。可以通过[全选]——[复制]——[选择性粘贴]——[只保留文字]这样步骤的操作来查看具体的查重部分。另外,在编辑公式时,建议使用用mathtype,不要用word自带的公式编辑器。 9、在论文提交到学校之前,一定要自己先到网站查一下,如果有检测出来相似度较高的片段,自己先改一改。 论文修改一次以后,不要以为就肯定能过了,因为系统会根据论文内容的不同自动调整着重检测的段落,所以有时候第一次查重的时候是正常的,一模一样的句子,第二次检测的时候会判断为“抄袭”。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只能多查多改。 10、官方检测系统不对个人开放,学生自己是无法自行到知网去检测论文的,只能通过第三方检测平台进行。论文查重的相关说明论文查重,不同学校要求也不同,当然对于硕博与本科等区别也比较大;本科院校30%以内的也有,15%的也有;硕博的10%内的也有,所以同学们在查重前咨询下学校的要求,这样才能够有把握。对于查重的原理基本上是一致的,没有区别;但是对于投稿的论文查重,建议使用跟杂志社要求的系统一致,比如知网期刊;如果需要排除作者自己的论文,那么只有查知网的才可以,其他的系统无法进行排除。对于论文查重系统,并不是什么内容都查的出的,主要看文献库是否收录了当前内容,如果没有,那么就是查不出的。对于论文查重系统来说并没有那么神秘的地方,同学们查重完成后,只要根据查重报告好好的修改,基本上都是没问题的。
215 评论(14)

Zjx_zJx

使用查重工具就好了 参考工具: PaperPaper论文查重 这是个在线的查重工具,在浏览器中搜索这个查重工具,然后打开将文件添加进去进行查重就可以了,不用下载,比较便捷的
329 评论(15)

tigerandcat

刚写的,也适合回答这个问题。绝对有参考作用,别忘了点个赞,嘿嘿!========================作为多年研发检测工具的工程(屌)丝,我给些干货。我告诉原理,希望能看懂。看懂了,方法就随便来了。查重就是找相同(重复),技术上最早来自搜索,但搜索限制在完全相同的,包含搜索词的,重复不光是完全一致或包含,包括相近或相似也是算的。所以技术采用的是比较技术,比较技术手段有很多,你可以用不同的,只要能找到就都是可以的。比较有2个突出指标,一个是触发阈值,一个是辨别敏感度。阈值,这么理解。有时你做知网检测时,发现报告为0%,很多人认为是不是假的啊,这些人基本都有抄袭的内容,所以知道自己有剽窃,认为结果不真。这个很大情况就是阈值的问题。详细的原因,太专业了,改天再说。敏感度,这么理解,有人发现同样文章,用其他工具测下来30%重复率,而知网测10%,就认为知网不行(知网不行,学术机构会用吗?!)。这个多半和敏感度有关。网上说连续13个字,就是敏感度指标之一,其实早就升级了,不仅仅是连续的才判别。你想比较技术,是简单到只是文字比对吗?核心还是pattern的相似性算法,但定义pattern,转化成结构化的字符码是最容易处理的,且可靠性精准性高。其实在实验中,图片比对、表格比对、公式已经不是问题了,找相似是很容易的,但是跳失率也高,在辨别敏感度的设定上还要调试,将来会有的。说个现在就有的,不连续的文字已经在对比了。所以不要机械的13个字,否则每隔12个字,加个字或标点,岂不是太容易过关了。那脑袋一定早就打成猪头了。所以修改也是蛮简单的,就是怎么能让pattern对不上,要么改头换面,不激发敏感辨别,要么稀释,不睬过阈值。基本算专业人员,给一些忠告:为了降重的,选什么工具都ok,多少的管点用,差别就是一分钱一分货。免费的尽量不要用,除非你的论文本身就很垃圾,没有什么价值,为什么就不说了,反正有时我们也需要测试数据的。为毕业的,不要瞎选工具,就选你们学校用的那个。去京东或淘宝就行了,这个不便宜的,不要选价格低的,假的多,淘宝货不对版更多些。也不要去网站那些,更不靠谱。
218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