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酱喵
人体水盐平衡调节: 1.水盐的来源及排出 (1)来源:食物中获得水和各种无机盐。 (2)排出:通过排尿、汗液蒸发、呼气等途径排出。 2.水盐平衡调节 (1)调节机制:神经一体液调节机制。 (2)参与的激素:主要为抗利尿激素。 ①产生:下丘脑产生。 ②释放:垂体后叶释放。 ③ 作用部位:肾小管和集合管。 ④ 功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3)调节过程 ①水盐平衡调节中枢,体温调节中枢都在下丘脑,水盐平衡调节的重要激素是抗利尿激素。 ②无机盐的调节: Na+: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 K+:排泄特点: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 易错点拨: 1、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但产生渴觉的部位在大脑皮层。 2、正常人每天随饮食进入人体内的水分和排出的水分大致相等。 
微生物的形态、细胞结构及其功能,微生物的营养、呼吸、物质代谢、生长、繁殖、遗传与变异,废水与饮用水生物处理基本原理,生物修复技术及生物制剂的开发和应用。 目录: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水处理微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一、水处理微生物学的研究对象二、水处理微生物学的任务第二节 水处理微生物学在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一、在给水工程中的应用二、在排水工程中的应用第三节 微生物概述一、微生物的分类和命名二、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三、微生物的特点思考题第二章 非细胞微生物--病毒第一节 病毒的形态结构一、病毒的形态二、病毒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第二节 病毒的繁殖一、病毒的繁殖过程二、病毒的生长规律第三节 病毒在水中存活的影响因素一、物理因素的影响二、化学因素的影响三、生物因素的影响四、去除和破坏水中病毒的方法思考题第三章 原核微生物第一节 细菌一、细菌的形态二、细菌的大小三、细菌的细胞结构四、细菌的繁殖五、细菌的培养特征六、细菌的物理化学性质七、水处理工程中常见的菌属第二节 放线菌一、放线菌的形态结构二、放线菌的菌落特征三、放线菌的繁殖四、放线菌的代表属五、放线菌与细菌的比较第三节 蓝细菌一、蓝细菌的形态与细胞结构二、蓝细菌细胞的异化三、蓝细菌的繁殖方式四、蓝细菌的类群五、蓝细菌的分布与生态第四节 其他与水处理有关的菌属一、鞘细菌二、滑动细菌三、光合细菌思考题第四章 真核微生物第一节 真菌一、酵母菌二、霉菌第二节 藻类一、藻类的微生物学特征二、水处理中常见藻类第三节 原生动物一、原生动物的形态及生理特征二、原生动物的分类第四节 后生生物一、轮虫二、甲壳类动物三、线虫四、寡毛类动物思考题第五章 微生物的营养第一节 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一、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及元素组成二、微生物细胞内元素的比例第二节 微生物的营养物质一、水分二、碳源三、氮源四、无机盐五、生长因子第三节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一、光能无机营养型二、光能有机营养型三、化能无机营养型四、化能有机营养型第四节 培养基一、配制培养基的原则二、培养基的类型及应用第五节 微生物细胞获得营养的途径一、单纯扩散二、促进扩散三、主动运输四、基团转位五、膜泡运输思考题第六章 微生物的代谢第一节 微生物的酶和酶促反应一、酶的概念二、酶的分类与命名三、酶的组成四、酶的作用原理五、酶促反应第二节 微生物的产能代谢一、化能异养型微生物的产能代谢二、化能自养型微生物的产能代谢三、光能自养型微生物的能量代谢第三节 微生物的有机物质分解一、不含氮有机物的分解二、含氮有机物的分解第四节 微生物的代谢调节一、酶活性的调节二、酶合成的调节思考题第七章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第一节 微生物的纯培养一、纯培养的分离方法二、微生物生长量的测定方法第二节 微生物的生长曲线一、细菌的生长曲线二、细菌的连续培养三、细菌生长曲线在污(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思考题第八章 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一节 微生物的遗传一、遗传的物质基础二、核酸的种类和结构三、遗传信息的传递第二节 微生物的突变一、突变的实质二、突变的类型第三节 基因重组一、原核生物的基因重组二、真核微生物的基因重组第四节 遗传工程技术在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一、遗传工程技术在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二、基因工程技术在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三、PCR技术的应用思考题第九章 微生物的生态第一节 水体中的微生物一、淡水中的微生物二、海水中的微生物三、水体自净四、污染水体的微生物生态学特征第二节 微生物个体生态学一、生态因子二、生物因子三、非生物因子第三节 微生物种群的生存竞争一、种内的生存竞争二、生态位第四节 生态系统一、生态系统的结构二、生态系统的功能三、生态演替思考题第十章 饮用水生物处理基本原理第一节 水的卫生细菌学一、水中的病原微生物二、大肠菌群和生活饮用水的细菌标准三、水的卫生细菌学检验四、水中的病毒及其检验基因工程学论文(生物)
高一研究性学习论文课题:我们身边的水摘要:本文是我们五位同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果,阐述了水的组成、性质,对我们生活中的水进行了分类和比较,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它们的各自用途。最后分析了长江流域和古运河流域镇江段水质污染状况及其原因,并初步提出治理构想。关键词:水,身边的水,分类,用途,水质污染水(H2O)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是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水在生命演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水的性质1物理性质 水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在20℃时,水的热导率为006 J/s�6�1cm�6�1K,冰的热导率为023 J/s�6�1cm�6�1K,在雪的密度为1×103 kg/m3时,雪的热导率为00029 J/s�6�1cm�6�1K。水的密度在98℃时最大,为1×103kg/m3,温度高于98℃时,水的密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在0~98℃时,水不服从热胀冷缩的规律,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水在0℃时,密度为99987×103 kg/m3,冰在0℃时,密度为9167×103 kg/m3。水是良好的溶剂,大部分无机化合物和少部分有机化合物可溶于水。2化学性质 1水的热稳定性。水的热稳定性很强,水蒸气加热到2000K以上,也只有极少量分解为氢气和氧气,但水在通电的条件下会分解为氢气和氧气。2H2O 2H2↑ + O2↑2水与金属反应。很多活泼的金属能与水反应,如钠、钾、铁等。2Na + 2H2O = H2 ↑+ 2NaOH3Fe + 4H2O Fe3O4 + 4H3水与非金属反应。少部分非金属能与水反应,如氟气、氯气、碳等。Cl2 +H2O HCl + HClO4水与一些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能与水反应。如氧化钠、氧化钙、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Na2O + H2O = 2NaOHSO2 + H2O H2SO5与其它物质反应。NH3 + H2O NHH2OCaC2 + H2O → Ca(OH)2 + C2H2↑2水的分类及其应用1普通水、重水、超重水氢元素有三种核素,分别为普通氢(核中1个质子,又叫氕)、重氢(核中有1个质子,1个中子,又叫氘)、超重氢(核中1个质子,2个中子,又叫氚),它们分别与氧结合形成普通水、重水和超重水。普通水的分子式为H2O。重水又叫氧化氘或氘水,分子式是D2O。重水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液体,但它的一些物理性质跟普通水稍有差异。例如,重水的密度是1044g/cm3(25℃),而普通水是99701g/cm3(25℃)。这是重水得名的由来。重水的熔点是81℃,沸点是42℃。盐类在重水里的溶解度比在普通水里小。例如,在25℃,100g普通水中能溶解92gNaCl,而100g重水只能溶解56gNaCl。许多物质跟重水发生反应,反应比普通水慢。重水对生物有不利影响。植物种子浸在重水里不能发芽,鱼类在重水中会很快死亡。一般的普通水中含重水约015%。电解水时,由于普通氢气(H2)比重氢(D2)放出快6倍,所以电解水的残留液中重水被富集。目前生产重水的方法有电解法、精馏法和化学交换法。重水的主要用途是在反应堆中作慢化剂(又叫减速剂)和冷却剂。重水分解时产生的氘是重要的热核燃料。在化学和生物学中,重水用作示踪物质来研究反应机理等。 超重水的化学分子式为T2O,每个重水分子由两个氚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超重水在天然水中极其稀少,其比例不到十亿分之一。超重水的制取成本比重水还要高上万倍。2生活中的水1自来水 天然水经过过滤、沉淀、消毒以后的水,主要成分是水,其次有一些离子如Ca2+、Mg2+、Cl-等等。虽然自来水经过处理后,但还有微量的细菌如大肠杆菌,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溶质,因此自来水不能直接饮用。自来水的密度大于纯水的密度,没有固定的沸点。自来水在加热沸腾后可以饮用,可直接作为工业用水。2矿泉水 矿泉水是从地下深处自然涌出或经人工揭露、未受污染的地下矿水。矿泉水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如锂、锶、硒、锌、溴、钼等,生理功能强,对人体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在通常情况下,矿泉水的化学成分、流量、水温等动态在天然波动范围内相对稳定。3纯净水 纯净水是以江河湖水、自来水等为水源,采用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等处理工艺制成的。就是经过复杂深层的净化程序达到无菌纯净。纯净水是把水中各种元素最大限度的去除,只保留水分子,在去除有害物质的同时,也去除了有益的物质,因此不能长期饮用纯净水,要和矿泉水搭配喝 4磁化水 磁化水是使水经过高科技超导磁体的磁化,使水分子结构发生变化而得到的一种水。水磁化后,其物理化学性质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为电导率增大,PH值升高,密度减小,挥发性加快,溶解氧(DO)升高,难溶物质在其中的溶解度增大等。在大多数磁场下得到磁化水表面张力增大、沸点降低;在极少数磁场下,表面张力下降、沸点升高。磁化后的水的冰点变化不大。由于磁化水具有不同于普通水的结构和性质,使它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很多用途。在医疗上,它对人的高血压、糖尿病、血稠、肾结石等疾病都有一定的刺激和疗效。饮用磁化水对消除运动疲劳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在工业上使用磁化水具有抑垢防垢、灭尘、提高混凝土的强度等用途。在农业上用磁化水对农作物进行灌溉,可以激活各种生物酶,增强酶的生物活性,促进叶绿素的形成,提高光合作用,从而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用磁化水养鱼,使鱼类的生长和抗病抗寒能力得到加强。5超水 将普通水在密闭容器中加热蒸发为水蒸汽,并使水蒸汽在石英毛细管(内径在nm数量级)中凝结,这样得到的水叫超水,有人不科学地称之为纳米水。经过处理得到的超水缔合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形成一种链状六角环结构的聚合物,其颗粒直径达到nm数量级。由于超水结构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具有不同于普通水的一些性质:①其密度为普通水密度的4倍(ρ超=4ρ普);②其粘滞系数是普通水粘滞系数的15倍(η超=15η普),挥发性低;③超水的冰点为-100℃,在700℃时仍保持其特性。加热到900~1000℃时变为普通的水,并且在-100~700℃内无论加热、冷却还是长期存放,都不会改变其特性。超水活性高,能更容易地进入其它物质的分子之间,某些与普通水不相容的物质,如燃料油,能与超水很好相溶,水进入到油分子之间,改变了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分子结构更松散。按一定比例配成含有超水的燃料油,燃点低且燃烧充分,一方面可以提高燃烧率和机械效率,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大气污染,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用超水做溶剂,可以制成在低温下仍保持液态的溶液,也可以根据其挥发性低及粘滞系数大的特点,制成抗挥发和抗渗透的溶液,在工业上大有用处。6中水 中水就是将人们在生活和生产中用过的优质杂排水(不含粪便和厨房排水)、杂排水(不含粪便污水)以及生活污(废)水,经集流再生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的杂用水,其水质介于上水(清洁水)和下水(污水)之间。对于“中水”有多种解释,污水工程方面称为“再生水”,工厂方面称为“循环水”或“回用水”,有的人又称之为“复新水”,一般以水质作为区分标志。经过处理所得到的中水水质必满足如下条件:(1)满足卫生要求:其指标主要有大肠菌群数、细菌总数、余氯量、悬浮物、COD、BOD5等;(2)满足人们感观要求,无不快感觉,其衡量指标有浊度、色度、臭味等;(3)满足设备构造方面的要求,即水质不易引起设备、管道的严重腐蚀和结垢,其衡量指标有PH值、硬度、蒸发残渣、溶解性物质等。处理后的出水一般用来冲洗厕所、喷洒道路、绿化、洗车、作为冷却水的补充水等。3硬水与软水1软水 含钙离子、镁离子较少或不含钙离子、镁离子的水,一般硬度低于8度的水为软水。 2硬水 含钙离子、镁离子较多的水,一般硬度高于8度的水为硬水。硬水会影响洗涤剂的效果,硬水加热会有较多的水垢。 工业上在使用硬水之前一般要进行软化。4淡水与咸水1淡水 含较少盐份或不含盐份的水,一般作为民用水或工业用水。2咸水 含有较多盐份的水,如北方盐湖水,部分地下水和海水都是咸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