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dy毛虾
会计利润与应税利润产生差异的原因及账务处理 选这个独特 而且资料好查 直接查注册会计的书,这样的具体问题可以具体写,这样不会写得空洞不实,不要写一些不具体的东西,那样很没有话写,论文答辩起来感觉也没有话说,具体的东西答起来也很有思路的。加油咯,我也是会计的。努力。 
写论文我觉得还是开题开的点越小越好展开 不能说当前什么比较热就写什么还是重在创新。。。。。。
论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摘 要]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企业的良好运营离不开良好的财务管理。本文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财务管理 中小企业 问题 对策 一、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企业筹资困难,限制了企业发展 中小企业资金来源一般是合伙投资,资金多是业主家庭自己积累或向亲朋好友借的,这使得企业的资金规模受到很大的限制。而这些企业的信息披露制度又不健全,基本上还是非公开,信息透明度差,可抵押资产又少,使得的借贷信誉都大打折扣。我国的金融机构也没有面向中小企业贷款的政策优惠,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介机构又不健全,使得中小企业以贷款形式获得融资成本高,筹资不太容易。这些使得中小企业资金短缺问题突出,导致企业规模较小,难以扩大发展。 财务管理的目标定位不系统 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经营的原动力,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中小企业的规模小,自有资金短缺,筹资困难,对于筹到资金的,又要面临还债的成本风险,企业经营中承受损失的能力有限,这使得企业经营活动偏重于短期性行为,他们总是希望尽快的回收投资,利润最大化基本上是中小企业的唯一目标。大多数中小企业的领导者缺乏长期规划,追求短期利润形成,忽略了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制定。中小企业的管理能力相对缺乏,而他们为求得尽快收会投资又需要积极地投资,能力的缺乏使得企业投资往往显得很盲目,投资方向把握不准。造成很多企业不但收不回投资,还落得倒闭的结果。 财务控制力差,监管力度差 中小企业的管理人员管理理念落后,对现代投资管理方法和资本增值方法了解不多,使得企业资金浪费严重。一是对现金管理不严,造成资金闲置或不足。财务管理人员的资本增值意识薄弱,经营活动中偏重于用现金交易,提早支取,延后结算,造成资金的闲置和浪费,损失利息收入和投资收入;二是应收账款周转缓慢,发生坏账呆账的风险加大。中小企业的竞争激烈,大多企业为了争取客户,采用赊账方式,但在催收措施上不力,造成发生呆坏账的几率加大;三是存货控制薄弱,造成资金周转缓慢。中小企业对存货的监管不力,没有规范适合的存货计划,使得存货有时占用资金较大有时又会发生存货不足的情况,影响资金运营效率;四是资产流失、浪费严重。企业定期盘存实施得也不到位,产品保管不力,资产丢失、损坏等时有发生。资金监管不力使得资金闲置、浪费严重,资金周转率低,降低了企业的获利能力。 财务管理人员思想观念落后,业务水平低下 企业管理人员大都还受制于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经营权和所有权高度统一,企业的经营者同时又是所有者,企业管理权利集中,这种管理模式势必会影响财务管理的效绩。许多中小企业管理者认识不到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对财务管理重视不起来,在机构设置上层次不清,权责不明确,财务管理混乱。同样的原因,受限于企业管理者本身管理能力不高,在对高素质高水平的财务人才聘用和培训上欠缺。财务管理人员还是老套的管理模式,现代理财方式、管理理念不了解,风险意识薄弱,业务技能不高,缺乏创新能力。这些都使得企业内部管理上职责不清,企业管理效率不高,缺乏创新。二、解决中小企业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 我国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因此要全面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多方面的积极的改进措施。不仅要注重外部环境的改善,最重要的还是企业自身内部管理体制及方式的改革和完善。 创造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的政策环境 企业的运转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资金是企业的血液。对符合条件且有发展后劲的中小企业,国家可适当放宽贷款条件,给与积极的金融支持。在此基础上,要支持设立商业性或互助性信用担保机构,完善信用方面的支持系统。缓解和分散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的金融风险,改进企业的筹资条件,使企业更容易筹到发展资金。 正确认识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和实现目标的保障条件的关系 实现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经营的最终目标,但最终目标的实现要有相关保障条件的配合。良好的财务状况是实现目标的条件和保障。但是良好的财务状况需要企业管理者协调好企业经营活动的各项关系,处理好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只有规划并实施好企业发展的长期战略,才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经营和发展。此外,企业在投资前要实事求是的做好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调查分析市场情况,确定投资产品的可能产销情况,减少投资盲目性。 改变落后的财务管理观念,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企业管理者要充分认识财务管理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作用,积极主动的学习现代管理方法。企业在招聘财务人员上,要严格遵守《会计法》规定的人员上岗资格,及对财务管理人员经常进行在职培训,使他们能够尽快的更新观念,接受先进的管理理念,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规范财务人员的行为,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人员管理体制,采用激励措施提高财务人员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并定期进行业务考核,竞争上岗。 健全财务管理资金控制制度,做好各项资金进出计划 企业应做好资金的支出安排,尽量延长资金的增值时间,对购买物资所需资金尽量采取转账方式,缩短资金的闲置时间。健全产品赊销政策,组织一支高水平、高效率的清欠队伍,开展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清欠方式加强收款力度,减少坏账损失。要尽量准确的计算物资使用数量,做好物资购进时间、数量等的计划安排,使得物资库存量、进货量、使用量衔接起来。积极地开展清仓查储,定期盘存物资,减少超储和断料的情况发生,减少资金占用损失和物资丢失问题。 参考文献: [1]何学红周海琼: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西部科技,2008,4,54~55 [2]姜娟娟: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工会论坛,2008,2,98
会计学系学生毕业论文选题(一)会计电算化专业一、会计部分1、关于会计理论结构的探讨2、中外会计报告比较及启示3、对我国具体会计准则的思考4、关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思考5、试论人力资源会计6、关于会计政策的探讨7、建立我国金融工具会计的探讨8、关于商誉的会计思考9、论会计的国家性和国际性10、关于法定财产重估增值的研究11、试论重组会计12、现代会计制度的建立与会计监督13、关于破产清算会计若干问题的思考14、关于会计管理体制的研究15、论会计目标16、关于或有事项的研究17、试论会计学科体系的构建18、关于会计工作的法律责任19、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20、上市公司信息披露21、关于会计管理体制的探讨22、会计人员职业道德23、合并会计报表研究24、企业并购会计研究25、债务重组会计研究26、会计准则和制度的经济后果研究27、关于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探讨28、试论会计信息的公开制度29、试论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30、试论会计报告披露的范围31、试论我国注册会计师制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32、关于强化会计监督的思考33、关于期货会计的探讨34、试论会计环境35、非货币交易会计研究36、现代企业治理机制下的内部控制制度37、减值会计研究38、试论新《会计法》下的会计监督体系39、新《会计法》对会计核算的要求40、试论会计法律责任41、股票期权会计研究42、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研究二、财务管理部分1、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实证研究2、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3、企业配股财务标准研究4、资本成本决策研究5、企业/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研究6、经营者薪酬计划7、管理业绩评价体系8、财务风险评价体系9、企业运营能力分析体系10、企业获利能力评价体系11、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12、企业/企业集团财务战略研究13、企业/企业集团财务政策研究14、企业/企业集团投资政策研究15、由某公司谈企业战略发展结构16、企业集团母、子公司利益冲突与协调17、企业投资决策科层结构体系研究18、金融呼唤与资本结构19、企业集团股利政策研究20、关于投资财务标准研究21、关于企业价值研究22、预算管理与预算机制的环境保障体系23、企业并购财务问题研究(题目宜具体化)24、企业/企业集团存量资产重组研究25、企业集团财务总监委派制研究26、企业/企业集团财务控制体系27、企业财务目标再认识28、企业投资结构研究29、关于财务的分层管理思想研究30、企业表外融资的财务问题31、战略(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32、自由现金流量与企业价值评估33、企业收益质量及其评价体系、34、企业信用政策研究35、企业税收筹划36、关于财务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分立研究37、关于内部转移价格研究38、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分析39、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40、上市公式财务信息质量基础分析(题目宜具体化)41、财务学科课程体系探讨三、管理会计部分1、变动成本法的研究2、管理会计的假设前提与原则3、投资决策分析方法4、关于管理会计师及其职业道德研究5、预算管理研究,业绩评价体系与方法研究6、关于均衡记账研究7、关于ABC法的研究8、责任会计的研究9、关于投资项目决策的研究10、准成本的研究11、战略管理会计研究12、关于内部转移价格的研究13、关于成本差异分析的研究14、关于敏感性分析15、关于成本控制方法四、审计部分1、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2、论市场经济下审计的只能与作用3、论审计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地位与作用4、论审计目标与审计证据的获取5、论审计与经济监督系统6、论我国生计组织体系的健全与发展7、论我国审计体制的改革与完善8、论审计的饿法制化、规范化建设9、论审计执法与处罚力度的强化10、论审计风险极其防范11、比较审计初探12、论经济效益审计13、论国有资产保值审计14、论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制度15、论财政同级审计16、对验资中有关问题的探讨17、对资产评估中有关问题的探讨18、审计工作策略探讨19、论内部控制系统审计(制度基础审计探讨)20、论审计方式方法体系的完善21、论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制度的构建22、论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23、论审计工作质量的控制与考核24、论我国审计准则体系的完善25、论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的发展与完善26、新会计法实施后企业内部审计建设27、独立审计准则研究(可选一个准则进行研究)28、注册会计师专业课程体系研究五、会计电算化部分1、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性分析2、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容错性及操作性问题3、会计电算化核算系统的子系统划分研究4、会计电算化工作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5、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方法的影响探讨6、会计电算化对传统会计职能的影响探讨7、商业进销存系统模式研究8、会计电算化的现代及发展趋势9、网络会计研究10、对计算机会计信息工作的审计(二)审计实务专业 关于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探讨 内部控制风险防范 关于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思考4 我国电算化审计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论中国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 企业内部控制若干问题研究 试析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及其审计 对风险基础审计在我国发展的思考 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造假现象及审计防范 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审计 论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制度的构建 资产评估审计的理论与实务研究 司法审计与独立审计的比较研究 风险导向基础审计的风险总量确定与审计资源配置研究 试论民间审计风险独立性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内部审计风险及其防范机制研究 对我国目前内部审计定位的思考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研究 我国审计组织体系的健全与发展 我国审计体制的改革与完善 审计风险及其防范 验资中有关问题的研究 我国审计准则体系的完善 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中国审计市场集中度研究 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环境研究 现金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审计独立性的相关研究 审计委员会功能探讨 现代企业制度下,对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构想 对内部审计风险及其防范机制的研究 IT审计程序 虚假财务报告揭露机制 国家审计体制改革 试论我国注册会计师制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论审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浅议审计重要性 论我国政府审计独立性的缺失与补救 国家审计质量衡量指标体系探析 影响国家审计质量的因素及其路径分析 审计对权力进行控制的动因分析 论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审计风暴”与审计公告制度的建立 审计文化及其构建 SOX法案与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 如何防范内部审计风险 我国审计资源整合问题 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 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质量控制 会计师事务所风险控制 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与对应 新《公司法》对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影响 试论高校内部审计风险及其防范 试论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的现状及其对策 试论我国国家审计结果公告制度 我国国家审计体制的现状及其未来发展展望 试论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在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运用 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现代企业制度与内部审计 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论市场经济下审计的职能与作用 论审计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地位与作用 论审计目标与审计证据的获取 论审计与经济监督系统 论我国审计组织体系的健全与发展 论我国审计体制的改革与完善 论审计的法制化、规范化建设 论审计执法与处罚力度的强化 论审计风险及其防范 比较审计初探 论经济效益审计 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审计 论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审计 论财政同级审计 对验资中有关问题的探讨 对资产评估中有关问题的探讨 审计工作策略探讨 论内部控制系统审计(制度基础审计探讨) 论审计方式方法体系的完善 论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制度的构建 论审计工作质量的控制与考核 论我国审计准则体系的完善 论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新会计法实施后企业内部审计建设 独立审计准则研究(选一个准则进行研究) 注册会计师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环境对审计方法和技术的影响研究 注册会计师管理制度研究 企业内部审计建设规范研究(二)投资理财专业1、试分析我国现阶段货币政策调控的作用2、论通货膨胀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3、浅论政府投资与市场投资的博弈现象4、浅析取消出口退税制对外向型上市公司的影响5、论新会计制度准则下公司理财的发展6、试分析我国目前人民币流动性过剩的解决方法7、对我国财政分权理论发展的思考8、浅议现阶段政府对股市调控政策的利弊9、论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创新趋势10、试析全面股改对我国现阶段股市发展的影响11、浅议我国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前景12、论家庭或个人理财行业在我国的发展前景13、关于当前证券投资基金热销现象背后的思考14、试分析基金重仓股对市场产生影响的利与弊15、试论我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中目前存在的问题16、浅析我国百姓金融理财发展新趋势变化17、试分析人民币连续升值对股市产生的影响18、浅议我国居民个人应如何进行投资理财规划19、我国开展资产证券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20、关于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制度的建设21、资产证券化:解决商业银行资本约束的新路径22、试分析解决保险风险证券化存在的障碍及对策23、对当前我国股市投资过热现象深层次的思考24、关于金融证券化与不动产证券化的分析25、试分析资产证券化与金融资产管理对策26、实施我国金融资产证券化的理性分析与现实选择27、未来金融创新新领域:资产证券化28、对我国推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思考29、关于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难点及对策研究30、对国有商业银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发展前景探讨31、试析保险风险证券化的社会作用及其发展32、论保险业在资本市场的创新工具——保险证券化33、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处置研究的探讨34、股权改革后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前景的探讨35、我国银行资产证券化关键环节及制度条件的思考36、针对目前市场的流动性过剩应如何解决方法问题的探讨37、试论国际投资基金在跨国流动中带来的危害及其对策 38、试分析我国当前存在的金融危机潜在威胁及其对策39、关于固定资产投资反复出现过热现象的思考及其对策40、对我国证券市场大力发展以机构投资者为主导方向的探讨41、试分析对实物资产投资与金融资产投资的各自优缺点42、对投资理财专业进行模拟实训方式的探讨及其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