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结先生
正好刷到这个内容了,挺有感触,不请自来。Word强大是因为他不仅可以用来写论文。以前本科毕业论文的时候也有过这个想法,那时候愤青,觉得都是形式,干嘛非要拘泥于这些东西。后来硕士博士,慢慢的会发现其实这种外观上的形式真的很重要。字体大小,格式,行间距,中英文符号等等真的规范统一了以后读起来才会更有感觉。这里插一段,据我所认识的或者听说的数学家或者数学老师里,绝大部分推算都喜欢自己在黑板上算,为啥,因为有感觉,就像你听数学课或者物理课时推导一样,老师在黑板上一步一步来,就是比在PPT里给你点一下点一下出来的效果要好。另外,每个学科的论文格式其实是不一样的,或者说不完全一样,不说别的,至少我知道的很多期刊投稿要求参考文献的格式就不一样。最后,说下到底为什么不去开发一个专门的软件,反正我觉得,是因为word太通用了,而且最关键是真的不难啊,格式不会调的话哪里不会就去百度谷歌一下,弄两次就记住了啊。觉大部分人都觉得可以没必要的事情,就不会有人专门去为了少部分人开发新的东西了(除了那些残疾人用品) 
图序(图号)指插图的序号。根据插图在文中被提及的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对插图排序,如“图1”“图2”等,并尽量把插图安排在第一次提及它的段落的后面。一篇文章中只有一幅插图时,图序可用“图1”或“图”字样。提及插图时,注意不要写成诸如“见上图”“见下图”等的形式,这种写法有时令人费解,特别当插图较多时更易造成误解,因为“上”“下”有时并不容易确指。也不要写成诸如“见第×页的图”之类的形式,这种写法也可能会引起误解,甚至导致错误,因为在重新排版时此图所在位置(页码)有可能发生变化,而文中的写法没有跟随发生变化。图题指插图的名称(或标题)。图题应能确切反映插图的特定内容,达到简短、精练(避免过于简短或冗长),常使用以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为中心词的偏正结构,要求有较好的说明性和专指性。避免使用泛指性的词语作图题:不要为追求形式上的简洁而选用过于泛指的图题,如“结构示意图”“框图”“原理图”等图题就缺乏专指性,应在其前面加相应的限定词。例如可以改为“计算机结构示意图”“分级递阶智能数字控制系统设计框图”“产品数据管理平台工作原理图”;也不要凡是图题都用“图”字结尾,如图题“应变与应力的关系曲线图”改为“应变与应力关系曲线”(其实“曲线”一词也可去掉)更恰当。扩展资料插图一般由图序、图题、图例、图注、主图等构成,线形图的主图通常包括坐标轴、标目、标值线、标值等,将图注放在了图题的下方(能减少制图文字,使制图容易,而且不易出错)。图注放在图题的上方或图中其他位置也是可以的,取决于图的美观效果和出版物的制图要求。插图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形象、直观,能起到简化、方便地表达用文字难以表达的内容和意思的作用,能代替、辅助或补充文字叙述,成为科技论著中不可缺少的表达手段。插图的科学性、准确性和规范性直接影响写作水准和出版质量,规范使用插图具有现实意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图序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图题
打开WORD,在“插入”选项卡中点击“图片”,插入图片。在“引用”功能区的“题注”分组中单击“插入题注”按钮。打开“题注”对话框,在“题注”编辑框中用户可以在其后输入被选中表格的名称。然后单击“编号”按钮。或者你也可以新建一个标签。点击“编号”按钮,可以打开“编号”对话框。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不同的编号。这样我们就可以轻松为图片添加题注了。大家要注意的是题注实际上是域,所以如果题注显示不确定的话,你可以更新域。
考生在英语考级长对话题目时,除了运用视听基本一致原则,还可利用两个原则:题文同序原则和并列排除原则。题文同序是指题目出现的顺序和答案信息在录音中出现的顺序大体一致。而并列排除是说,如果多个选项的信息在录音的一个分句中并列出现,那么这些选项就有可能是错误答案,应予以排除。
word中也可以绘制图形,但是对于不熟悉的人来说很难操作。可以用excel制图,一些数据分析还可以用matlab等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