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落回廊
高中女生创造思维发展的策略与途径【摘要】女性人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宝贵人力资源。培养女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既是深化素质教育的难点,也是现代女性寻求自身解放,真正实现男女平等竞争的基础。本文从社会性别教育的视角,从理论和实践中探讨以女中学生特有的生理、心理、体能为前提,在全面发展的同时,开发女中学生的创造潜能的策略和途径。“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生生不息的灵魂。”女性的创造意识、创新能力不但决定其本人的社会价值,而且对民族的未来更有巨大的、深远的影响。然而,由于受自身生理、心理、社会偏见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女中学生的创造力在发展中遇到困难。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女生的理科成绩逐级下滑较男生明显,女生的发明创造成果较同期男生偏少。如何从女中学生的社会性别教育出发,以女中学生特有的生理、心理、体能为前提,在中学对女生进行创造教育,把性别教育与创造教育相结合,融入到学校教育的各个领域,在全面发展的同时,挖掘女高中生身上的创新潜能,以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女性创新性人才,是我们非常关注的问题。一、开发女中学生创造能力的策略 “筑境”“生情”的校园文化策略; 观众—配角—演员—主角的心理递进策略; “低起点、小步子、多情境、快反馈”的教学策略; 尊重差异、分层教学、分类达标、多元发展的评价策略。二、开发女中学生创造能力的途径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激发创造的欲望和灵感心理自由是创新能力形成的重要因素。因为“创造性才能只有在自由的氛围中才会开花结果”。教师努力在班级中建立一种平等、民主、相互尊重、友好合作的师生关系和同学的关系,引导女生的情感处于自由、宽松、积极的状态,使女生的创造性思维进入一个自由驰骋的心理空间,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让女生的心理安全感对她们创造性的开发产生积极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延缓判断原则”,对女生的正确意见积极评价,错误意见延缓评价,让女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保护求异创新、“异想天开”的积极性,让女生愉快思考、主动探索、大胆质疑,敢于标新立异;巧设问题,善设疑点,给女生一个自由发挥的天地,说己之欲说,写己之欲写,提供积极参与的思维空间,诱发潜在的创造智能。挖掘教材中的“创造性”元素对女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通过多年的教学科研,教师们挖掘了现行教材中的“创造性”元素,找出各章节教材中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切入点和进行思维训练的落脚点,将引入、提问、授课、检测、练习等各教学环节的结合点落实在教学中,教学目标和思维训练目标明确,使创造思维训练通过课堂主渠道训练由点而线,由线而面,长期坚持这种做法,有利于提高女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和水平。例如:物理、数学、化学等学科针对女生学习理科的障碍和思维特点,编印了《高中逆向思维训练问题集》,对女生进行思维训练。又如,结合文科教材的特点和女生思维的特点,设计了不同文体、不同课题,对女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和观察想象能力培养的训练方法和课型。针对女生思维的特点及弱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法探索发现法:通过典型事例,让女生体验科学家发现真理的创造性思维的轨迹,引导学生提炼出自己在同一问题中的思路和方法(一题多解、有无新意),并鼓励女生用不同的实验来验证同一个结论,进而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性学习。例如:理化生实验课鼓励女生大胆操作,主动地、积极地获取知识。在社会学科教学中鼓励女生大胆发表己见,在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大胆质疑中获得结论。发散思维训练:包括逆向、侧向思维等,逆向思维“是一种独特的创造性极强的思维形式”。古有河工用逆向思维在石狮遗失的河流的上游找到石狮的事例;近有物理学家法拉第由“电生磁”逆向想到了“磁生电”为发电机的发明指明方向,从而把人类带入了电气化时代;更有现代科学家由自然界和社会普遍存在的“对称性原理”逆向想到了物质世界、经济领域的“不对称”,从而打开了一扇扇未知世界的大门。诺贝尔经济学奖就曾奖给了三位应用发散思维而获得经济学领域的创造性研究成果的美国经济学家。这些生动的事例对打破女生思维定势,训练思维的独特性和流畅性十分有利。另外,还可运用类比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自主学习法、实践法等。例如让女生自编考试题、让女生动手制作实验器材、艺术作品,等等,对女生进行创造教育都各有裨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