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485442
古代发展史 秦汉是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时期,为使不断丰富的数学知识系统化、理论化,数学方面的专书陆续出现。现代中国历史最早的数学专著是1984年在湖北江陵张家山出土的成书于西汉初的汉简《算术书》。公元600年,隋代刘焯在制订《皇极历》时,在世界上最早提出了等间距二次内插公式,这在数学史上是一项杰出的创造。现代的史料指出,中国古代数学书《九章算术》的分数运算法则是世界上最早的文献。现代发展史现代数学的阶段,从时间来划分应从19世纪末到现在。这不仅是一个时间问题,也是研究数学方法的问题,主要是“集合论”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不仅渗透到现代数学各个分支,也渗透到一些自然科学领域。由于它的创立发展,现代数学研究的内容,方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现代数学与以往数学的区别的重要特征之一,其次,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原子能的利用,电子计算机的发明,空间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现代数学的发展,其速度之快,抽象程度之高,以及应用广泛和深入等方面远远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现代数学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新中国的数学事业经历了曲折的道路而获得巨大的进步,这种进步主要表现在:建立并完善了独立自主的现代数学研究与教育体制;形成了一批研究门类齐全,并拥有一批学术带头人的雄厚的数学研究队伍;取得了丰富的和先进的学术成果;其中达到国际水平的成果比例不断提高。目前,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为科学研究提供了物质基础,国家对数学研究也非常重视,初步加大科研的投入,在这样的良好环境里,最关键的就是培养跨世纪的人才,就是房子差一点,图书资料少一点,仍能创造第一流成果,对优秀青年数学家在工作、职称、生活及科研条件方面给予相应的优惠待遇,这样,他们就能迅速成长,也能吸引海外优秀学子回国。作为师范学校,它是一个培养人才的摇篮,而对现代数学的迅速发展,要实现使我国成为“21世纪的数学大国”的伟大目标,必须进行教育改革;作为大学教师必须掌握现代数学知识和用现代数学思想武装同学们的头脑,才能培养出适应现代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努力拼搏,中国数学必将在新世纪中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数学史》 把数学几千年的发展浓缩为这本编年史中。 从希腊人 到哥德尔,数学一直辉煌灿烂,名人辈出,观念的潮涨潮落到处清晰 可见。 而且, 尽管追踪的是欧洲数学的发展, 但并没有忽视中国文明、 印度文明和阿拉伯文明的贡献, 是一部经典的关于数学及创造这门学 科的数学家们的单卷本历史著作。 读了这本书, 让我对数学学习有了 新的认识和感悟, 也让我更深层次的了解到数学的魅力和伟大, 以及 对前人的崇敬。 数学源于人类的生活与发展。书中说, “人类在蒙昧时代就已具 有识别事物多寡的能力,从这种原始的‘数觉’到抽象的‘数’概念 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渐进的过程。”人类为了便于生活生产的需 要, 开始以手指头计数, 手指数不够了, 开始用石头计数, 结绳计数, 刻痕计数。又经过几万年的发展,随着几种文明的诞生与发展,记数 系统在各种文明中都有了表示方式。 古埃及的象形数字, 巴比伦楔形 数字,中国甲骨文数字,中国筹算数码等等。 但是, 为什么时至今日我们最习惯和擅长使用的是十进制计数的 方式呢, 难道就是因为老师们一代一代这样教出来的吗?很多人可能 就是这样认为的,或者根本并未思考过。书里写到: “十进制在今天 的普遍使用, 只不过是解剖学上一次偶然事件的结果而已: 我们中的 大多数人,生来就有 10 个手指、 10 个脚趾。”经历过扳着手指头数 数的过程, 可能十进制早已在我们的心中留下了牢固的烙印。 这就是 一个知识的自然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