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浅谈唐诗宋词里的酒文化论文怎么写啊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72

qq764690096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浅谈唐诗宋词里的酒文化论文怎么写啊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嘻嘻哈哈渊

已采纳
百酒图在环境上,遵循“春饮宜郊,夏饮宜庭,秋饮宜舟,冬饮宜室,夜饮宜月”的原则。如张正见的《饮酒》“当歌对玉酒,匡坐酌金罍。竹叶三清泛,葡萄百味开。风移兰气入,月逐桂香来。独有刘将阮,忘情寄羽杯。”集天地人和四素于一体,只为莫负杯中美酒。魏晋文人不仅追求饮酒环境的优雅,也强调“合适”的对饮之人。沈约送别范公时,曾邀其共饮,并赋诗作别曰:“勿言一杯酒,明日难再持。”别说这小小的一杯酒,待老兄你走后想与你共饮都难再持杯了,离别的感伤不言而喻。在饮酒方式上,追求高雅的境界,必须琴瑟和鸣,诗酒共饮。嵇康说,“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志愿足矣”,想必这也是当时大多数文人的简单而理想的生活。唐诗中的酒文化诗酒结合最鼎盛的时期,当属唐朝。唐诗中的酒文化,是情、酒、诗三者的相互交融,相得益彰。唐朝国家政策开明,朝廷百官宴游,唱诗互和,以为谈佐之乐。这些共同促成了唐诗空前绝后的繁盛之势。诗人多爱饮酒,诗歌的繁盛映衬着酒文化的发展和繁荣,许多脍炙人口的千古佳作是酒后兴起而作。诗人借酒表现自己丰富而复杂的情感世界,不经意间也展现了唐代的酒文化,酒文化又反过来促进诗歌的发展,正所谓诗酒相融成一家。

浅谈唐诗宋词里的酒文化论文怎么写啊

202 评论(10)

堪堪

古代诗词中的酒文化酒与中国古代诗词的关系极为密切,诗酒结缘,似乎已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的一个传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魏晋文学,唐诗和宋词。对于古代文人而言,酒不仅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饮品,更是成为了他们精神的寄托,而酒文化也由此应运而生。与此同时,酒文化也对中国古典诗词的创作产生了十分深刻的影响,所以在很多古代诗词中都会发现一些与酒有关的美文。中国古代文人是可爱的。他们抚琴吟诗,也弄花赏月;他们激昂悲壮,也诙谐幽默;他们沉郁悲愤,也风流倜傥,留下许多趣闻佳话。他们有自己的爱好。文人爱什么?春花秋月、琴棋书画都是他们的爱好。但是,琴棋书画本是文人雅事。是广义的“文”的外延。春花秋月乃自然意象,虽然“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却不是常伴之物。除却自然之物,文人虽秉性各异,所钟爱者也有共性,如都喜欢酒。酒对于文人,不吝于又一个人生伴侣。“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这是文人爱酒的宣言。酒乃天地之间的尤物,虽也进入肚腹,但不能充饥,也不能解渴,却让很多人乐此不疲,舍之而不能。上自皇帝显贵,下至乡老村父,虽然档次不同,排场不同,却少有不爱这杯中之物的。假如没有酒,人间便少了许多佳话, 《二十四史》就会枯燥平淡许多。
139 评论(12)

bnl112890

中国古诗词中的酒文化 中国传统酒文化的特色之一就是诗与酒的不解之缘。在古代文人那里,有酒必有诗,无诗酒不雅,无酒诗不神,酒能激发诗人的创作灵感,诗能增添饮酒的高雅情调,酒和诗就像是一对姐妹花,彼此依托,相互映衬。中国是一个酿酒、饮酒的国度,也是一个赋诗、吟诗的国家,很久以前,诗与酒便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国的酒,起源于远古时期的农耕社会;中国最初的诗,大约也产生于这一时期。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有44首涉及到酒比如:“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以御宾客,且以酌醴、君子有酒,酌言献之、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可见,酒是社交宴会中的“天使”,觥筹交错之际,举觞称贺之时,美酒堪称传递心意的佳媒。东晋诗人陶渊明之前,酒中已经积淀了若干情感因子,只是作为创作素材之一种被吟咏入诗。荆轲谋刺秦王,酒酣辞行而歌《易水》;刘邦甫定天下,宴饮既醉而唱《大风》;曹操鏖兵赤壁,把酒横槊而赋《歌行》,秦汉时期,酒只是激发情绪而已。直至魏晋时代阮籍、嵇康,“也还是酒是酒,诗自诗”,两者之间没有显示必然的内在联系。陶渊明是第一个有意识地将诗与酒“攀亲结缘”,并在诗中赋予酒以独特象征意义的诗人,“忘忧物”的指称,便是他的发明。陶渊明清高自洁的大诗人。在其现存174篇诗文中,有56篇写到饮酒,约占40%!诗酒联袂,寄意遣怀,是文学史上的千秋佳话,更是酒文化窥测的不变传统。这个传统,是从陶渊明“寄酒为迹”开始的,对后世追求人性自由的文人们的心灵感受,及他们的社会生活与吟酒诗作产生深远的潜在影响。
213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