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23

宏志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如何引导孩子写议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zhao8919

已采纳
你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什么?呵,你会说小时候会写,大了就不会写了。可是,宝贝拿着本子过来,说:妈妈,老师布置的这个作文怎么写呀?这个时候,你总不好说不会写了吧。哪能让儿子小看了他妈!  小雨三年级,才开始写作文。老师当然会在课上指导,可是那点时间,似乎不能让孩子回家提笔就能写,更何况万事开头难,这个时候问一下爸妈,总是可以理解的。可是,你再会写,也不能替孩子写呀,重要的是你要知道怎么引导他去写。  这次的作文题是这样的:蛋宝宝的家。啥意思呀?原来,小雨班上开始了护蛋行动。就是每人从家里拿一个鸡蛋作为他的蛋宝宝,然后每天上学都带着它,两周时间,是否可以护蛋成功。两天后,老师就布置了一篇小作文:蛋宝宝的家。  怎么写呢?小雨似乎有很多话要说,又不知如何下笔。我便抛了一个问题:对于蛋宝宝来说,它的家最重要的是什么?小雨想了一下,说:安全很重要,否则蛋会碎的。哎呀,太好了!说到我心里去了。我还在担心,万一他说不到我心里想的这一点,下一步如何引导呢?总不能直接告诉他答案呢。  我狠狠地夸奖了他一下,接着问:为了蛋宝宝的家很安全,你是怎么做的?  他说:嗯,我选了一个硬硬的纸盒,因为比较硬,所以可以保护蛋宝宝。  我赶快接:噢,这是材质上要安全。还做了哪些?  小雨:我还根据蛋宝宝选了大小合适的盒子,太大,会晃,太小,会挤到,都不安全。  我笑了:嗯,这是从大小上考虑它的安全。还有呢?  小雨:另外,为了更好地保护蛋宝宝,我还在盒子里加了泡泡纸。  我着实夸奖了他一番,对他说:原来,你为了蛋宝宝的家更安全,考虑了盒子的材质、大小,还做了保护措施。想得真周到!  好,第一步成功了。可是文章只有一是远远不够的。我又问他:蛋宝宝的家,除了安全第一外,你还想到了什么?他嗯了一会儿,没接上来,好吧,我只好给点儿启发了,问他:你看,蛋宝宝的家,珠光紫色的盒子漂不漂亮?  小雨立刻接话:噢,对,很漂亮,在阳光下还闪光呢,我知道了,它的家除了安全,还可以更漂亮。我又问他:你做了哪些装饰,让它更漂亮?他便哇哇给我讲了很多,最后他还给我说,他给蛋宝宝的家起了个名字,叫:快乐小屋。  哈,第二步成功了。可是,你有没有觉得,文章有一二还不行。你可能会说:哇,过了吧,这是小学生作文呢,没错。即使是小学生作文,也同样要有结构,甚至说要有节奏。你有没有发现:插花单数会漂亮,文章一二三才稳当。呵,先不告诉你原理,我只先向你描述感觉。其实,第三并不难,你只要问他:做完这些你心里的感受如何?这个很自然呢,比如,他会说:这下,我希望蛋宝宝在这个小屋里安全又快乐(这是小雨的原话)!你瞧,这下文章还有感情了吧。

如何引导孩子写议论文

335 评论(10)

12@45@78

小孩子写作文,首先就要让孩子养成一个比较好的缺席习惯让他在平时就要多阅读,这样读的多了才可以去积累一些素材,在写作的时候,才会写的更好。
151 评论(15)

康瀚坤

如何教小学生写作文小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但很多学生却怕写作文。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不留心生活、不善于观察、不会构思、不善表达所致。 写作的素材来源于生活,只有通过观察生活,学生的作文才能“言之有物”,内容才能充实。在实践中笔者认为,最好的训练方法就是用“问题”导向目标,即:根据作文训练的过程,确定观察的范围、对象,再按照一定的顺序和重点,精心设计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有意识地在观察中寻根溯源,边观察边思考,边记录,直到逐个弄清问题为止。有了这些问题作引导,学生会不知不觉地逐渐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掌握观察要领,从而积累大量作文素材。这样,写起文章来就会下笔自有言,写出来的文章就自然言之有物了。这就是教学的第一步观察。 构思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发展能力的过程,是学习谋篇布局的重要一步。有了观察得来的资料,还不等于能写出好文章,还必须通过巧妙的构思,精心的裁剪,才能写出好文章。但是,这对小学生来说实在不容易,因为这不仅是个“言之有序”的问题,而且还是个“言之有理”的问题,而古今中外,虽“文有规循”却“文无定法”。不过,若根据小学生模仿性强的心理特征,借用写人、写事和写物的典型文章,将抽象难懂的作文知识化难为易,还是有办法把学生引上构思之“路”的。比如,在训练写景时,可用《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作为范文,这篇文章结构总分总,先总写小兴安岭,再分别叙述小兴安岭春、夏、秋、冬的不同景色,文章结构分明,便于学生掌握。若训练写人,则引《爱迪生》一文先简介典型事例塑造人,外表内心是性格,最后赞美品质点中心。 有了上述典型文章引路,待学生入门后,再适当进行灵活布局的巧妙构思训练。这一步训练的指导思想是“先规矩而后巧妙”,具体步骤是写提纲或打腹稿。经过反复的训练,使学生逐步把握构思的一般规律,从而完成作文的构思。 同时,还要根据儿童思维发展的年龄特征确定各年段不同的习作训练形式。具体地说,教师可在低年级学生中以创造型的现象作文和童话体作文,来培养学生想象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 中年级学生以观察作文为主。教师可着重安排对动物、自然景物、建筑物以及人物的动作、对话、外貌等方面的素描训练,让学生获得丰富而鲜明的感性表象,帮助他们从五光十色的感性表象中“筛选”出典型的表象,借此培养观察的目的性、条理性、精确性。从高年级开始,要以学生的抽象思维为培养重点。其习作训练应该从观察作文转向有名确表达需要的实用型作文。教师可根据社会、家庭中人际交往的需要确定各种有趣的主题,让学生写目的明确的记叙文和说明文、各种应用文和读书笔记,以培养学生归纳推理、演绎推理的技能和发散思维能力,培养思维的针对性、逻辑性、灵活性和独创性。 对小学生来说,教师还要重视口头和文字表达的训练。它也是作文训练的重点。要把话说明白,意思表达清楚,就要鼓励学生,话该怎么说就怎么写;要指导学生把话说通,把意思写清楚。训练的步骤是:先说再写,写后就读,边读边改。通过反复训练,学生定能把话说通,把意思表达清楚,把对象写准。总之,在表达训练中,将说写结合,读改结合,采用“说、写、读、改”的模式,训练学生表达由通顺明白到准确形象到生动,在反复的锤炼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能使学生初步达到“言之有文”。至此,通过作文教学的观察、构思和表达的训练,学生写出的作文也就有“序”、有“物”、有“理”、有“文”了。在教育孩子我摸索出了以下几个行之有效的教孩子写作文的教育方法。我们的现行写作教育存在着不少误区:(1)是在教学方法上人为的为写作设置条条框框,本来孩子把平时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事情,完整、顺利、清晰地写下来就是一篇好作文,但老师在孩子写作文前却先说立意、选材、详略、开头、结尾等等一大套写作理论,还没写作文就把孩子的写作念头吓回去了,孩子放不开手脚去写; (2)是不注重孩子思维方法的教育,写作文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写思想和想法,大人写大人的思想,小孩写小孩的思想,而我们的教育以填鸭式为主,制约了孩子思维的展开;(3)是错误的估计小学生的写作能力,给小学生写作人为地限定字数。如规定孩子写的作文应该在多少字以内,作文选上也写明300百字作文,400字作文等,其实有话多写,没话少写不要限制孩子的写作字数,报纸上报道的八九岁的孩子写小说的例子不是有的是么?我女儿在四年级的时候用三天时间写了5000多字的小说,并且写得头头是道。(4)是在孩子小时候不注重教他们写作,等到了初中高中再给孩子“恶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误区写作和语言一样年龄越小学的越快; (5)教育孩子写作文要从孩子低龄时入手,因为这时的孩子一派天真,没有条条框框的限制,你想让他怎么写他就会怎么写。 一是采用例证的教育方法,培育孩子的因果逻辑思维方式。有因就有果,每一个观点都要有例证和说明来支撑是事物发展和存在的规律,培养孩子的因果逻辑分析能力,对孩子写作大有好处。举几个例子:如果说这个山多美呀,就包括树美、水美、人文景观美等等各个方面。说小明学习好,就包括小明语文好、数学好、平时考试成绩好、课堂上回答问题好等各个方面。每一个小的方面又可以是一个分观点,可以用更小的实例来支撑,例如说树美可以再从树的疏密、高矮、形状、姿态等各个方面来写,依次类推。如果注意到了这些,孩子写起作文来就会言之有物,写出来的作文内容也会丰富充实。 二是自然的教育方法,消除孩子写作状态进入的障碍。在刚开始教孩子接触作文时不要给孩子设置条条框框,不要给孩子讲立意、选材、详略等大道理。我初中时怕跑题想了好多内容不敢写出来的情景到现在还记忆犹新,我想有这种经历的不会只有我一个,因此要让孩子放手去写,尽量写得长一些、细一些、多一些。尤其是记叙文只有写得长一些、多一些,才能写得详细细致,另外也便于修改。每次写作文都是写一些概括性的句子的孩子要想使作文快速提高难度很大。 三是运用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本质,培养孩子的发散思维。联系是事物的本质,培养孩子联系的思维方法对孩子的一生都有好处。例如说让孩子写山就要使孩子联想到树、水、花、鸟、登山的人、有关山的传说等等一系列事物。如果写上学路上不光要让孩子想到上学路上发生的具体事件,还要让孩子看到上学路上的建筑变化,四季风景、人间万象等等方面,开阔孩子的思维。 运用以上方法,经过一两月的集中培训学习,一般的孩子都能够消除写作的畏惧感,写出和自己的年龄和经历相适应,语言比较流畅,内容较为丰富的作文来。但这只是写作的初步,这时的孩子只是能够运用比较平白的语言熟练表达自己的行动和观念,三四年级的学生只要方法得当很容易做到这一步,到了五六年级,就应该在孩子无意识当中让他们接除记叙文、说明文以外的散文、议论纹、诗歌等其他文体(个别的孩子三四年级也能掌握),同时还要注意训练孩子的概括归纳能力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孩子的思想深度和语言功夫。我的做法就是: 一是培养孩子形象化的语言表达方法和类比比喻的语言表达方法,引导孩子学习诗化语言。例如看到路边的树木,就可以说:树是大地的儿女,树是人类的伙伴,树是小鸟的家,树是阳光下舞蹈着的精灵等等,这样在训练孩子书面语言的同时,也增进了孩子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二是以“命题”和“看法”的方式引导孩子其他文体的写作。例如出《我对生命(生活、学习、金钱、同学、邻居等)的看法》这样的作文题,引导孩子写议论文,同时也是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三是加强孩子逻辑归纳和概念能力的训练,培养孩子的思想深度。填鸭式教育培养的孩子一个明显特征就是不会独立思考,没有自己的独立观点(这种教育模式下造成了很多成年人人云亦云,头脑简单)。例如看到树叶黄了又落到地上,就可引导孩子树立“春夏秋冬四季交替是自然规律”的观念;每天送孩子上学就要引导孩子树立“没有积累的过程就没有以后的成功的观念”等等,并让孩子尝试着用语言表达出来。以上是我对小学生写作教育的一点看法,不一定全对,但确实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愿对为孩子写作文不好而发愁的家长们有一些借鉴意义。
297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