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眼黑衣
公办的。山东省以前唯一的一所国字号,后来这个国字号让给了青岛海洋大学,即现在的中国海洋 
公办的,开始是归国家管,现在划给山东省了,里面有本科有专科,很多学生进去后都有专升本的
自考毕业论文是要查重的,不过并不是每篇论文都需要查重,有些学院论文查重是采用抽查的方式。其实毕业论文还是比较难写的,一般本科毕业论文都是在知网查重的。但是也有考生,整篇论文都是自己写的,但是在查重过程中却超过了学校设定的查重率要求,其实论文查重率会受论文检测系统的影响,每个学校使用的检测系统可能都是不同的,一般来说,毕业论文里面要写参考文献,但有时候学校使用的检测系统如果没收录你参考文献那篇论文的话,你的论文就很好通过了。毕业论文通过与否主要是靠个人,要保证论文的查重过关,毕业论文最好还是要原创的,如果引用他人的文章,那么需用同义词语替换才行。
你大学四年真的全玩了,当年我们班最混的也不会十门清考;赶快找你导员,看看有没有解决措施;要不谁指导的你的毕业论文,看看他能不能帮你。为什么会延迟毕业呢,难道你的清考科目毕业前考不完?
当然是公办本科了山东工商学院,原名中国煤炭经济学院,始建于1985年12月,1998年9月由原煤炭部管理改为中央与山东省共建,以山东省管理为主,2003年2月更为现名。学校坐落在“中国最佳魅力城市”——烟台,依山傍海,风景秀丽,是省级花园式单位和文明校园。学校占地2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藏文献65万册。学校下设13个二级学院,4个基础课教学部,14个科学研究院(中心、所)。学校面向全国招生,以本科教育为主,兼有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和继续教育,现有47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20000余人。学校现有教职工1175人,其中专任教师896人。专任教师中具有正高职称教师110人,副高职称教师27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89人。现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5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7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山东省教学名师、山东高校十大优秀教师等20余名。 学校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经、管、文、法、理、工多学科协调发展。现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企业管理、产业经济学、会计学、计算机应用技术、统计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等7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其中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为省级特色重点学科。学校的管理学、经济学2个学科分别名列中国大学管理学和经济学学科100强。学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着力培育具有新儒商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建有校外教学就业实习基地160余个,建有在国内同类商科实训平台中处于领先水平的商学实验中心,并获批省级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筹建)。学校是山东省最早经教育部批准的本科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是省级重点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机构。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科技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英语演讲比赛、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等国家级竞赛中屡获大奖。学校的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个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工商管理、会计学、工程管理、市场营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7个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学校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19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省级教学团队6个。2009年学校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近五年,学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项目51项,承担省部级项目444项,企业委托项目336项,科研进账经费累计4120万元;获省部级科研奖励87项,发表论文6800篇,其中639篇论文被国际“四大检索”收录,出版学术著作225部。学校编辑出版有《山东工商学院学报》《煤炭经济情报》2种学术期刊。学校的“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 为山东省“十二五”高校重点实验室,“煤炭产业发展与创新研究基地”为山东省“十二五”高校强化建设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半岛经济研究基地”为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学校的煤炭经济和半岛经济研究具有明显的行业特色和区域优势。学校设有国际交流学院,具有中外合作办学和招收外国留学生的资格,已与40余所国外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开展了教师互访、学分互认、交换生、本硕连读、带薪实习等20余个合作项目。学校先后获得山东省高校德育工作优秀高校、平安校园建设优秀高校、共青团规范化建设优秀高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先进单位、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高校和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等荣誉称号。学校坚持立足山东,面向全国,依托商科优势,服务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服务煤炭行业发展;依托齐鲁文化优势,弘扬“惟平惟准、近知近仁”校训,打造新儒商文化育人品牌,形成了“商蓝渗透,煤经融合,培养具有新儒商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特色。目前,学校正全面实施“质量立校、特色兴校、学科强校、人才名校”四大战略,为建设有特色开放式工商大学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