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xxxdq
我心中的白居易 9月17日,游览了白居易草堂,当时以为导游说错了,白居易草堂不是在洛阳吗?后来一查才知道,洛阳那个是白园(老白的晚年栖居地),眼前这个是草堂。看看,做一名人就是好,没事瞎溜达,不但到处留情,而且到处留名。 余秋雨不说嘛:中国文化中极其夺目的一个部位可称之为贬官文化。随之而来,许多文化遗迹也就是贬官行迹。贬官失了宠,摔了跤,孤零零的,悲剧意识也就爬上了心头;贬到了外头,这里走走,那里看看,只好与山水亲热。这一来,文章有了,诗词也有了,而且往往写得不坏。过了一个时候,或过了一个朝代,事过境迁,连朝廷也觉得此人不错,恢复名誉。于是,人品和文品双全,传之史册,诵之后人。他们亲热过的山水亭阁,也便成了遗迹。地因人传,人因地传,两相帮衬,俱着声名。 老白来庐山就是这样,当时挺郁闷,本来要替人主持正义,结果招人不待见,被人弹劾了,弹劾的原因也挺搞笑:说老白他妈是掉井里死的,老白不讲究,还做诗写井赏花,有伤孝道,这样的人不配做左赞善大夫陪太子读书,应驱逐出京。中国人事就是多,吃饱了没事研究什么避讳,避这个,避那个,庐山本来好好的叫匡庐,出一赵匡胤,皇帝那匡着呢,你就不能匡了,改个名吧,结果庐山了,万幸啊,后来没人叫山,扯的有点远了,还说老白,老白到了江州,本来挺不痛快,看见一妓女,凄凄惨惨切切,跟自己差不多,一郁闷,弄出一《长恨歌》,后来到庐山一看,呵,挺好,在这定居吧,农妇,山泉,有点田,没事再做做诗:架岩结茅宇,属壑开茶园。何以洗我耳?屋头飞落泉。何以净我眼?砌下生白莲。左手携一壶,右手挈五弦;傲然意自足,箕踞于其间。兴醛仰天歌,歌中聊寄言:言我本野夫,误为世网牵。时来昔捧日,老去今归山。倦鸟得茂树,涸鱼返清源。舍此欲焉往?人间多艰险!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连皇帝都不想伺候了,大有乐不思蜀的劲头。 老白这辈子活的够潇洒,为文,堪称一代宗师,为官,虽然不太顺,好歹也做了几任地方大员,年纪嘛,活了70好几,人生70古来稀啊,这岁数在当时能申请记录,最重要的,特有桃花运,樱桃樊素嘴,杨柳小蛮腰,一个是着名歌星樊素、一个是舞蹈明星小蛮,左拥右抱的,想想,是个男人都流口水。 
白居易,是继李白、杜甫之后唐代的又一伟大诗人,世称李杜白为唐代的三大杰出诗人白居易的诗除了朴实平易的语言、高超的表达技巧、非凡的艺术魅力之外,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贴近人民,能传达出百姓的心声在《卖炭翁》中,他为社会底层的老百姓说话﹕“苦宫市也”,诉说百姓深受宫市之苦,揭露朝廷以宫市方式强行劫夺百姓资财“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这样深刻描写劳动者的矛盾心理的诗句,没有对人民的深入了解和同情,是根本写不出来的白居易最有名的是长篇叙事诗《琵琶行》和《长恨歌》,也从平民的角度,讲述一个歌女和一个帝王的故事《琵琶行》中的歌女经历了由盛到衰的生活,诗人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诗句,一下就缩短了白居易和歌女的心理距离《长恨歌》,描写当时人们最感兴趣的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故事前半篇对唐玄宗的好色荒淫,不理朝政而导致安史之乱有所讽刺,这是引起“长恨”的原因后半篇却以充满同情笔法描写唐玄宗的相思之情,使全诗的主题思想从讽刺转为同情和美化李,杨的执著爱情表达了善良百姓的善良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