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贵阳学院论文格式要求是多少分

  •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11

chenshideai9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贵阳学院论文格式要求是多少分

5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qswx5003

已采纳
是一个去年刚办的学校:看看他们官方网站的简介吧:贵阳学院是国家教育部2004年5月13日正式批准组建的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普通高等学校,由贵州省领导和管理,实行省市共建以贵阳市为主的办学体制。贵阳学院的建立基础是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贵阳金筑大学,两所普通专科学校分别有26年和20年的办学历史,都形成了突出的办学特色,通过调整、共建、合并方式,优势互补,组建升格为教学型多科性本科学院。是贵阳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唯一的普通高等学校。贵阳学院座落在贵阳市龙洞堡科教文化规划区,距离市中心5公里,与贵阳机场、图云关国家级森林公园毗邻,1200亩连片校园依山傍水,古木葱茏,虬枝杂草,怪石嶙峋,景致天然。规划建设遵循新一轮城市大学“园林式、生态型、数字化”的基本范式,建设风格凸显现代城市大学的特色。贵阳市人民政府计划在2008年内投入6个亿的建设资金,精心打造的贵阳学院基本建设有50余个单体项目,建筑面积将达到28万平方米。贵阳学院还拥有马王庙和文化路两个校区。贵阳学院由工学、理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法学7个学科门类近40个本科专业支撑,其中工学、理学、文学及其相应的一级学科为重点学科门类。师范教育和非师范教育并举。贵阳学院现有本专科全日制在校生1万人,教学仪器设备资产4400万元,生均4000元,配置条件优越的有数字语音室、理化实验室、科技实训基地、多媒体教室、数码琴房、计算机网络中心、CAD制图室、电子阅览室、图书借阅室、学术报告厅等,基础实验室全部通过省级评估达标,与华中科技大学联合创办的数控技术中心在设备档次、品种和数量上均处于省内领先水平。在3--5年从专科教育向本科教育的过渡中,贵阳学院相对稳定现有办学规模,着力于办学层次的提高,突出工学、理学教学仪器设备的重点配置,力争建设1--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调整部分教学仪器设备,使之配置合理,重点强化,特色突出,达到教学仪器设备资产总值7000万元,生均6000元,把办学观念从规模扩张转移到质量提升上来,旦求其强,走内涵发展之路。贵阳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00余人,其中教授11人,岗位教授20人,副教授100人,博士4人,硕士30人,贵阳市专业技术带头人11人,讲师160人。贵阳学院专业设置依据定位,从现有的教育资源实际出发,着眼需求,体现发展的前瞻性,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规范,贵阳学院各学科门类逐步开设如下专业。 工学门类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制药工程、轻化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理学门类: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方向为主)、物理学(师范方向为主)、化学(师范方向为主)、生物科学文学门类汉语言文学(师范方向为主)、新文学、音乐学(师范方向为主)、美术学(师范方向为主)、艺术设计、英语(师范方向为主)、日语管理学门类: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档案、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法学门类:法学、思想政治教育(师范方向为主)。教育学门类:(师范方向为主)学前教育、教育技术学、体育教育。经济学门类: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以上32个专业中,有13个是《贵阳市人才开发需求专业目录》中中长期紧缺且排序前30位的专业,19个是中长期需求量大且排序前40位的专业,和贵阳市二、三产业及职业岗位群对人才的需求结合得非常紧密;非师范专业20个,师范方向为主的专业12个;注重学科门类及其专业的融合,各有实验室、实习厂、网络中心、数控技术中心等教学辅助机构的支撑。根据贵州省、贵阳市经济社会的发展适时开设市场有需求、生源有保障的目录外专业。另外,其网站暂时没有有关专升本信息发布

贵阳学院论文格式要求是多少分

160 评论(15)

cylc1604

凯里学院代码是10669,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教育部为高校编排的代码有5位(此代码全国通用),各省教育考试院为高校编排代码有4位(此代码一般作填报高考志愿用,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省份代码也不一样),由于高校办学情况每年都有变动,所以高校代码也有变化。                                     学院简介:凯里学院坐落在被誉为“森林之州、歌舞之州、神奇之州”的锦绣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州府——贵州省凯里市,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公办本科普通高校,是贵州省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试点单位和贵州省“十三五”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实行“省州共建,以州为主”的管理体制。凯里学院源于1958年成立的黔东南大学,1959年更名为黔东南师范专科学校,之后几经更名。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恢复重建为黔东南民族师范专科学校,1993年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2年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黔东南州人民政府与贵州师范大学合作共建贵州师范大学凯里学院,开展本科教育;2006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普通本科高校,定名为凯里学院 。根据2021年10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占地1676亩,校舍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4亿元,馆藏纸质图书6万册、电子图书118万余册(其中镜像电子图书93万余册,硕博论文466万余册)。历史沿革凯里学院历史可追溯到1901年在镇远建立的“明德中西学堂”,其高等教育历史则应从黔东南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大学——黔东南大学算起。黔东南大学于1958年8月正式成立。1959年8月,改建为黔东南师范专科学校。1961年7月,黔东南师范专科学校改建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中学教师进修学校。同年9月搬迁至凯里,与贵州省凯里民族师范学校(1956年秋建校,后改称贵州省凯里师范学校)合并办学。1975年12月—1977年间,在贵州省凯里师范学校同时设立贵州省黔东南“五·七”师范大学。1977年,在贵州省凯里师范学校基础上举办贵阳师范学院凯里大专班。1978年4月,在贵阳师范学院凯里大专班的基础上成立黔东南民族师范专科学校。1993年6月,更名为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2年5月,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由黔东南州人民政府与贵州师范大学合作举办贵州师范大学凯里学院,与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实行"一校两牌",开展普通本科教育。2006年2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改建为本科层次的凯里学院。2017年1月,贵州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新增为“十三五”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院系概况截至2022年4月,学校设有16个学院,56个本科专业 ,8个专科专业。学科建设                                    根据2019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建有省级重点特色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重点支持学科4个、省级特色重点(支持)学科8个 。贵州省区域内一流建设培育学科(1个):民族学。省级重点特色学科(1个):材料物理与化学。省级重点学科(3个):生物学、民族学、旅游管理。省级重点支持学科(4个):音乐学、设计学、园艺学、植物学。师资力量截至2022年4月,学校有教职工942人,其中,正高职称138人,副高职称353人;博士121人,硕士499人;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1人、贵州省核心专家1人、贵州省省管专家2人、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2人、贵州省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贵州省“百”层次创新型人才1人;全国模范教师、省级“金师”(教学名师)共5人;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黔灵学者”、省甲秀文化人才、省百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对象、省千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对象等近30人;各级各类教学研究、科技创新团队13个。根据2022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在编专任教师668人,教学管理人员42人,辅导员50人,双师型教师176人。我校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者386人,比例达到78%,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94人,占07%;副高专业技术职称292人,占37%。教学建设质量工程根据2019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建有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综合改革专业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精品课程5门。教学成果2017年,该校共承担教学改革研究及建设项目133项,其中省部级以上研究目32项,结题教学改革与研究目29项,2017学年该校教师获省级以上各种奖共15项。科研机构                                    截至2022年4月,学校建有各级各类教学、科研平台17个,其中,省级特色重点实验室3个,省高校特色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院士工作站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民族古籍研究基地1个,省级民汉双语服务基地1个,省高校产学研基地4个,另有黔东南侗学重点研究基地和州级智库“黔东南发展研究院”。省级特色重点实验室(2个):发酵工艺优化研究实验室 、微介孔纳米材料制备与应用重点实验室。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贵州省苗族侗族文化传承与发展2011协同创新中心。省级产学研基地(3个):雷公山山区高效生态养羊技术示范基地、凯里市舟溪镇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凯里酸汤发酵加工关键技术研发基地。省级院士工作站(1个):凯里学院院士工作站。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个):原生态民族文化研究中心。科研成果根据2019年1月学校网站信息显示,几年来学校获立项各类科研项目共计2143项。其中,纵向项目623项、横向项目44项、校级项目1476项。纵向项目中,国家级项目31项、教育部项目21项、其他省部级项目143项、地厅级428项。发表学术论文3649篇,其中核心期刊及CSSCI收录论文共890篇,SCI、EI等国际权威学术文献收录75篇;受理及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1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44项,地厅级科研成果奖65项。学术资源馆藏资源截至2021年12月,凯里学院图书馆有纸质文献1257362册,镜像电子图书1148230册,镜像博硕论文4625450册,光盘3000余张;有“凯里学院特色馆藏文献数据库”“清水江文书全文数据库”等5个自建数据库,购买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超星学术视频数据库、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未来学堂-中小学资源及案例系统、壹教师精品示范课、CNKI中小学数字图书馆、EBSCO ASP+BSP 外文数据库等使用权数据库26个;在线使用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贵州省科技文献共享平台的各种数字资源,参与国家科技文献中心(NSTL)、CALIS等文献中心的文献传递服务。学术期刊《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创刊于2009年2月,季刊,由贵州省教育厅主管,凯里学院主办公开出版发行的民族学、人类学专业学术期刊;以发表民族学、人类学专业的文章为主,栏目设置有特稿、理论视野、学术争鸣、本土知识与生态建设、清水江流域文化、民族民间习惯法、文化与旅游经济、艺术人类学研究、民族民俗研究、传承与保护、田野调查、乡土中国等。2012年被评为“全国民族地区优秀期刊“,2014年9月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2014年11月被评为“全国地方高校精品期刊“。《凯里学院学报》是凯里学院主办并由凯里学院学报编辑部出版发行的教育类科研期刊,属省级学术刊物,双月刊;主要刊载高校教育、教学的科研成果和中小学教育教学的科研成果;是新闻出版总署首批公布的出版规范合格期刊,2012年获“第二届民族地区优秀学报(期刊);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收录期刊、CEPS中文电子期刊服务数据库。学校荣誉根据2019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先后获“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全国第一批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学校”、“全国示范院士专家工作站”、全国首批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荣誉称号;是贵州省第一批“绿色大学”、贵州省首批“特色文化学校”。2021年1月17日,凯里学院团委被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授予“全国红十字模范单位”称号。2022年4月,凯里学院团委被评为2022年“贵州省五四红旗团委”。合作交流根据2019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与黔东南州及各县市建有20多个产学研合作共建项目,与中国科学院有共建院士工作站项目,与杭州师范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建筑大学、西南民族大学、济南大学、台湾万能科技大学、大叶大学、嘉南药理大学等中国国内高校建有本科生交流项目,与美国佩斯大学、泰国苏南拉里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有国际学生交流项目和大学生夏令营项目等。
157 评论(15)

一点都不安全

10001北京大学,10002中国人民大学,10003清华大学,10004北京交通大学,10005北京工业大学,10006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0007北京理工大学。1、院校代码即院校代号,为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教育部为高校编排的代码有5位,各省教育考试院为高校编排代码有4位,由于高校办学情况每年都有变动,所以高校代码也有变化;2、一个代码代表一个学校,排列与大学实力无关系,一般都是是按成立的时间,或者按地区编号的进行编码,没有实力或者好坏区分,只是为了提高机读效率。
120 评论(10)

20040057

许多学校在网站上的东西都比较假,楼上的,提问者想听听作为学院的学生对学校的看法,这样的回答才比较真实
119 评论(9)

ningninghui

发消息给你了,你看下,看完把分留下!!呵呵希望采纳
177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