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女排精神议论文600字

  •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26

zhongyongsun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女排精神议论文600字

2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烫倥夭973

已采纳
里约奥运会,时隔12年中国再次捧起女排世界杯的冠军奖杯。电视机前无数球迷为之心潮澎湃,激动难眠。人们为勇挑大梁的90后姑娘们叫好,更为力挽狂澜的54岁主帅郎平点赞。  正如郎平所言,作为强者,中国队注定要面对各种困难。在出征日本前夕,绝对主力、队长惠若琪因为身体原因无法随队比赛,而此前杨方旭受伤也无法参赛,这使得郎平承担了相当大的压力。但“铁榔头”深知,夺冠之路没有坦途,胜利只属于不畏敌手、勇于拼搏的强者。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年轻的中国女排用实力和勇气捍卫了荣誉,让永不言败的女排精神焕发了新的光彩。在新一代女排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女排精神的回归和升华,看到了中国人民在新世纪锐意进取、昂首前进的风貌。女排精神不仅是中国体育界的旗帜,更是全体中国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和中国女排一样,在全球市场竞争的大背景下,中国诸多领军产业正与世界商业劲旅正面交锋,小到手机、空调,大到高铁、卫星,越来越多的中国名牌跻身海外,越来越多的“老外”在享受着中国制造带来的高品质生活。  当然,通往国际市场的道路也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和困难。例如中国高铁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既有多年好友的鼎力配合,也有竞争对手的激烈竞标,还有国际买家临时变卦的政治、经济风险。如果被这些困难吓倒,中国的商品和装备产业就无法在国际竞争中强筋健骨、发展壮大,就有可能坐失改革发展的黄金机遇。  正因如此,现阶段的中国制造更需要弘扬百折不挠的“女排精神”,团结一心,迎难而上,不畏浮云遮望眼,勇敢面对竞争与挑战,这样才能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抢占先机,在世界大舞台中展现中国风采。

女排精神议论文600字

241 评论(9)

枫叶林feng

北京时间8月21日上午,在刚刚结束的里约奥运会女子排球决赛争夺中,中国女排顶住压力,以3-1取胜塞尔维亚女排,时隔12年再度获得奥运金牌。好样的,中国女排。这是中国女排完胜夺冠后,我从心底发出的赞叹。据报道,里约奥运会女排决赛的单场收视率超过了70%。连在异国的朋友,也在电视机前观看这场比赛,之后发来了一个大大的喜悦表情。这是一场让人欢欣鼓舞的比赛。赛后许久,还令观众沉浸在喜悦中。这,让我想起女排精神。这种精神曾在上个世纪80年代影响和激励着国人,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女排重新夺冠,让人赞叹女排好样的同时,也在思考女排为什么是好样的。好样的,中国女排。我赞叹她们所表现出的实力。竞赛是实力的较量。赛场上,女排姑娘展示了她们的精湛技术。传球,传得精彩;救球,起死回生。面对塞尔维亚女排的扣杀,女排姑娘却奇迹般地救起了球。这般球技,不是一日之功就可练就的,也不是简单的一句运气好就可以解释的。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女排的技术,是长期严格训练的结果,是她们艰辛付出换来的回报。我注意到一些报道,女排姑娘在训练中大多有伤痛,但她们不畏伤痛,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训练。没有日常的刻苦,就没有赛场的精彩;没有日常的寂寞,也难有赛场的辉煌。好样的,中国女排。我赞叹她们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一场比赛,既是技艺的较量,也是心理素质的较量,与强者比拼,更是如此。纵观整个里约奥运会的女排比赛,开局并不顺当。刚开始,人们担心女排进不了四强。然而,女排姑娘没有气馁。她们相信,打好每一个球才能打好每一场球。这种务实,让她们既不气馁也不浮躁,既渴望胜利又不急于求成。观看女排冠军争夺战,实在是一种享受。享受她们的自信和如虹气势。郎平教练的运筹指挥,女排精湛球技、必胜信心、坚韧不拔,让女排姑娘走出了困境,最终站在了冠军的领奖台上。好样的,中国女排。我赞叹她们的团队精神。排球比赛,需要所有队员的密切配合,需要全队的精湛球技。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可能影响整个团队水平的发挥。还有,倘若哪个球员状态不佳,就可能影响整个团队的情绪。比赛中,我看到的不只是比赛场上女排姑娘的精神面貌,还看到了赛场内舞动的五星红旗和不绝于耳的呐喊声、助威声,迸发着爱国激情。中国女排的胜利,不仅是球艺的胜利,更是团队精神的胜利。这种精神,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当前,改革正进入深水区,发展也进入关键时刻,我们要学习女排的这种精神,将之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转化为攻坚克难的精神力量。有了这种精神,我们就一定能够勇往直前,无坚不摧。社会需要女排精神。中国女排,好样的。
299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