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47

xiaoxicissy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黄土高原历史文化论文摘要怎么写

2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xinmingli

已采纳
黄土高原(Loess Plateau)位于中国中部偏北部,为中国四大高原之一,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积最大的黄土区,总面积64万平方千米,横跨中国青、甘、宁、内蒙古、陕、晋、豫7省区大部或一部,主要由山西高原、陕甘晋高原、陇中高原、鄂尔多斯高原和河套平原组成。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在黄土高原南部分布广泛,尤其在汾渭河谷地和豫西地区最为稠密。当时人们以渔猎、采集为生,说明当时黄土高原南部维持着较好的自然生态系统。商周时期中国出现了文字记载,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农业生产由原始农业向传统农业转变。商周时周人主要活动的北豳(庆阳、西峰一带)、古豳(彬县、长武一带)、周原(扶风、岐山一带)锄耕农业已发展到一定水平。夏代中国有人口1355万,周代1371万人,其中1/2左右分布在汾渭河谷和豫西地区,这两地区人口密度30-40人/平方千米。即便如此,从《诗经》中仍可看到黄土高原南部野鹿成群,虎豹出没,森林面积广大,农耕面积有限。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出现,犁耕农业逐渐代替锄耕农业,关中、汾河谷地、洛阳盆地、天水盆地农业进一步发展。战国时秦将自己的势力向渭河上游、陕北北部推进,赵则向晋北地区扩张,在这些地区建立城邑,开垦土地,发展耕作,但直到战国末农耕业主要集中在太原一龙门一天水以南地区,以北畜牧业仍占优势,整个黄土高原人口稀少,开垦指数不高。

黄土高原历史文化论文摘要怎么写

200 评论(10)

心理档案

可从成本效益原理来写:成本可分固定成本(一次性投入成本,如开垦,基础建设等)和运营维护成本。效益可以分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然后分析政府、农户的收益与成本,运用博弈论分析政府与农户间的博弈,以及政府如何运用激励政策鼓励农户积极参与。
154 评论(14)

相关问答